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秋天去南京唯一的世界遺產,只是為看樹葉?

南京明孝陵, 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墓, 2003年它和明功臣墓以及北京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和北京共用。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 引起各界的關注, 但是在攝影愛好者的眼中, 裡面有一處才是真正的秋天攝影聖地。

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就是大條石建成的方城, 它西北100米左右就是攝影聖地。

就是這條才615米長的石象神道, 它不同於歷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 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建造為蜿蜒曲折的佈局。

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動物石像生來控制空間, 形成一派肅穆氣氛。

這可不是生肖配對, 神道上有神獸6種12對, 依次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 每種4只, 兩立兩臥。

這些石獸圖騰也不是隨便拿來用的, 都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 而且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 顯示帝王的威嚴,

它既是皇權的象徵, 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 秉性忠直, 明辨是非, 它能用角抵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 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 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 它四腿粗壯有力, 堅如磐石, 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 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 雄的叫麒, 雌的叫麟, 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 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

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在無數人的撫摸下,身上都有了包漿。

這兒出名不是因為這些神獸或圖騰,而是這些頭上的樹,美不美?

路的兩旁分佈著各種樹木:銀杏、香樟、楓樹、槭樹、烏桕等,一到深秋,各自爭奇鬥豔。

只有在11月裡的那麼幾天,這裡開始五彩斑斕,光影摩挲,號稱國內最美的秋色。

唯一遺憾的是,這裡名氣太大,所以遊人非常多。

要拍個沒人的場景是要靠運氣、技術加嗓門的。

深秋無人的神道,慢慢要存在記憶中了。

葉子被大風一吹就掉,且拍且珍惜,儘量早點到,或許還是找到依稀的感覺。

如想瞭解紫晶洞拍的其它秋葉,請點文後的 瞭解更多 。

作者簡介: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樂途專欄作家 攜程簽約旅行家攝影師 個人攝影、旅遊、體驗公眾號:caophoto

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在無數人的撫摸下,身上都有了包漿。

這兒出名不是因為這些神獸或圖騰,而是這些頭上的樹,美不美?

路的兩旁分佈著各種樹木:銀杏、香樟、楓樹、槭樹、烏桕等,一到深秋,各自爭奇鬥豔。

只有在11月裡的那麼幾天,這裡開始五彩斑斕,光影摩挲,號稱國內最美的秋色。

唯一遺憾的是,這裡名氣太大,所以遊人非常多。

要拍個沒人的場景是要靠運氣、技術加嗓門的。

深秋無人的神道,慢慢要存在記憶中了。

葉子被大風一吹就掉,且拍且珍惜,儘量早點到,或許還是找到依稀的感覺。

如想瞭解紫晶洞拍的其它秋葉,請點文後的 瞭解更多 。

作者簡介: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樂途專欄作家 攜程簽約旅行家攝影師 個人攝影、旅遊、體驗公眾號:caophot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