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散文:想念的味道——家鄉雪花梨

散文:想念的味道——家鄉雪花梨

作者:郭卉

走在市場上, 會常聽見賣“趙縣雪花梨”的吆喝, 看到家鄉的物產不遠千里被擺在這裡的街頭, 我自然會投去親切的目光。 偶爾也買幾個, 品嘗過後, 覺得那味道並不能搪塞我熟知的口味和回憶的情感, 於是便很少再去問津。

我是吃著趙縣雪花梨長大的。 所以, 品評挑選, 我算是個業餘的“權威”。 “趙縣雪花梨, 是河北省趙縣特產, 又名“象牙梨”, 栽培歷史悠久, 可上溯到2000 多年以前。 早在秦漢時代始就被歷朝歷代選作貢品進貢朝廷。 趙縣雪梨因其成熟後肉質潔白無瑕,

似霜如雪, 故被稱為趙州雪花梨, 變即趙縣雪花梨, 有‘大如拳, 甜如蜜, 脆如菱’之說。 其果實以個大、體圓、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與趙州橋齊名天下。 ”——這是百度裡的介紹。 但是百度裡沒有說, 即便是趙縣雪花梨, 在那方圓幾十裡的地域裡, 也還是有著品質的區別的。 據我的味覺, 在趙縣東北方向謝莊和范莊一帶出產的雪梨, 才是趙州雪梨中的極品。

小時候, 我不知道, 我在秋冬季節幾乎天天舉在手裡, 大快朵頤的雪梨曾經是朝廷的貢品, 而且在日後有機會品嘗了別處的雪梨之後, 才感歎:最好吃的梨子, 莫過於趙縣謝莊梨。 謝莊的梨, 除了皮薄肉厚、汁多味甜之外, 那種酥脆的口感, 細膩的汁肉和特有的香味才是它的上乘之處。

媽媽常以一言概之, 謂其“冰糖味兒”。 的確, 那種入口的伶俐嘣脆, 肉質的細嫩, 在牙齒的切割下, 幾無渣滓, 都變成甜蜜醇香的汁液, 就如同融化了的冰糖。 較之謝莊梨的特質, 即使是鄰近不過十裡開外的土地生長, 也無可企及。 除了雪梨, 這裡還有一種鴨梨, 皮質更薄, 肉質更細嫩, 甜中略帶微酸, 輕微蠟質的表皮, 金黃細薄, 洗一洗, 一口咬破, 酸甜爽口。 吃到“梨嘴”處, 酸味更濃, 滿口生津, 更加清爽。

梨子吃多了, 我便學會了挑梨。 表皮細膩, 顏色金黃, “梨嘴”飽滿, 且周圍分佈著淡褐色的斑點, 梨渦大且圓的梨子, 必定好吃。 生物學中好像水果也有雌雄之說, 據說這樣的梨子是“母”的, 口感尤其甘甜細嫩。 我還學會了一手高超的削皮技法,

一個梨子貼著表皮一路削下來, 圓圓的一圈, 表皮不斷, 且削的極薄。 吃梨, 是我小時候最棒的口福。 我記得, 那時候冬天已經很冷, 家裡儲存的雪梨依然新鮮, 去上學的時候, 手裡舉一個雪梨, 一路走一路啃, 竟從不覺得寒涼。

這樣的幸福, 現在覺來, 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 這幸福來自于趙縣謝莊的表舅, 就是姥姥的侄子。 姥姥一生親人很少, 除了我們的媽媽, 還有一個侄子侄女。 敦厚, 純樸, 溫良的侄子, 也把姑母奉為至親。 謝莊與高邑相距有七八十裡, 表舅平時來的不多, 但是每到秋收過了, 農閒下來, 梨鄉的梨收穫儲存了, 表舅和妗子就騎上加重的自行車, 馱上精心挑選的上好的梨來探望姑母, 給我們送來這豐厚的福利。 每當看到我們雀躍的吃著他們梨鄉的特產,

表舅總是滿臉笑開了花。 那笑容我至今都記得, 那是一種給予的快樂, 那其中永遠都纏繞著由衷的親情。 表舅每次來都住幾天, 那是姥姥最高興的時刻, 也是我們一年甜蜜口福的開始。 那雪花梨可以從秋吃到冬, 甚至吃到來年的春天。 好像有鄉俗說, 走親訪友是忌送梨的, 因為梨與“離”諧音, 寓意不吉利。 但是我們從沒有過這樣的忌諱說道, 從不會拒絕那甘甜的贈與。 表舅每次來信兒, 都會用濃重的謝莊話說:“你們來吧, 給你們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