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朱元璋沒有這個蒙古兒子 明朝能堅持200多年嗎?

朱元璋七個兒子, 朱棣的母親是蒙古人只有朱棣雄才大略, 幹掉膿包侄子, 做了大位。 修築萬里長城:山海關到嘉峪關。 重用回族將領和大臣, 尤其是重用鄭和(回族), 下西洋, 打開中國海洋大門。 出臺政策, 要求穆斯林男人必須娶漢族女人, 這個政策使得穆斯林人口迅速擴大!

網路配圖

洪武九年(1376年), 朱棣已是17歲青年, 朱元璋準備讓他們到外地去當藩王。 就在這一年, 朱棣兄弟們一起來到安徽鳳陽老家, 那時被稱為“中都”。 這裡埋葬著他們的祖父母, 也是他們的朱元璋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 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 朱棣在這裡住了三四年, 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朱棣是個有心人, “民間細事, 無不究知” 。 他當皇帝以後, 還經常對兒子們說起他這段生活。 認為自己能南北征戰, 不畏塞外風寒, 就得益于這段經歷。 朱棣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

他回去就要準備到外地去當藩王了。

朱元璋同時對朱棣和其他的幾個子女們加強了教育, 朱棣兄弟們除了接受師傅們的教育外, 還要隨時接受朱元璋的訓誡。 朱棣從朱元璋那裡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統教育。

對此, 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確的自白:朕于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二、言笑厭其妄;三、飲食教之節;四、服用教之儉。

怨其不知民之饑寒也, 嘗使之少忍饑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勞也, 嘗使之少服勞事。 洪武十三年(1380年), 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 兩次率師北征, 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 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 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晚年, 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先後去世, 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 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