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頭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雄獅:進化到無鬃毛,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猛獸記·快哉風”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雄獅:進化到無鬃毛, 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文/快哉風(原創文章, 不得轉載)

大型猛獸吃人, 往往是因為偶然的原因嘗到了人肉, 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把更容易捕捉的人類納入自己的食譜。

風哥今天來說一說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兩頭食人獅:19世紀末的非洲“察沃食人獸”(Tsavo Man-Eaters)。

圖:非洲兇猛傳說之察沃食人獸

一、

1898年, 英國殖民者在肯亞修建一條橫跨察沃河的鐵路橋, 工程完全靠人力修築, 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勞工。

察沃河景色優美如畫, 但是, 黑暗中卻有兩隻幽靈出現了。

圖:美麗的察沃夜景

在鐵路施工的九個月裡, 兩隻兇殘的雄獅在夜裡潛入工程營地, 從帳篷中拖出熟睡的工人咬死拖走, 救援人員只有在日後找到殘留的屍骨。

目擊者描述道:這兩頭獅子都是健壯的雄獅, 但它們的脖子上沒有鬃毛, 看上去非常詭異。

圖:兩頭食人獅潛入工地

工人們為了保命想盡了方法:結伴巡邏、燒篝火、搭起佈滿荊棘的圍欄, 但統統無濟於事, 這兩頭食人獅輕輕一躍就跳過荊棘圍欄, 肆無忌憚的襲擊工人, 每夜都有慘叫聲回蕩在黑夜。 短短幾個月, 28個印度工人被獅子活活吃掉。

圖:察沃河鐵路橋施工照片

鐵路工人再也無法忍受這種難以言喻的恐懼, 紛紛跳上火車逃離此地, 鐵路建設被迫停工了。 當地人敬畏的稱呼這兩頭食人獅為“黑夜幽靈”, 認為是魔鬼一般的動物。

圖:黑夜幽靈

最著急的人, 是負責鐵路建設的英國人派特森(Lt.Col. John Henry Patterson),

他發誓, 一定要擊斃這兩頭惡獅。

二、

派特森是英軍中校、工程師, 同時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並獵獲東非巨羚的人。 作為軍人和資深獵手, 他採取了很多非洲捕捉野獸的方法:食物下毒、設陷阱、下索套, 但兩頭獅子很狡猾, 從來不上當。

圖:派特森戎裝照

最終, 他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守株待兔。

派特森堅持熬夜放哨, 雖然他的崗哨看上去搖搖欲墜不堪一擊:僅靠四根搖晃的柱子支撐的簡陋崗棚, 有幾次, 他故意不收屍, 想吸引獅子前來。 他的武器很強大, 是當時英軍的兩款制式步槍:李-恩菲爾德短步槍和馬蒂尼-亨利步槍。

圖:李-恩菲爾德短步槍(上)和馬蒂尼-亨利步槍(下)

終於,在12月9日夜裡,他發現了其中一頭獅子並開槍射中了它的後腿,獅子逃走了,但很快又帶傷潛回,反過來兇悍的追蹤派特森,這次派特森用李-恩菲爾德短步槍數次擊中它。第二天早上,在附近發現它的屍體。

圖:派特森和第一頭食人獅屍體

這頭雄獅體型很大,從鼻子到尾尖約九英尺八英寸(3米),用了8個工人才把屍體帶回了營地。

20天后,第二頭食人獅被派特森同樣方法擊斃。據他在回憶錄上寫道:第二頭獅子被短槍擊中五次,仍然咆哮著站起來想反撲他,於是他換用馬蒂尼-亨利步槍又開了三槍,胸部兩槍,頭部一槍,才最終殺死它。

圖:第二頭食人獅屍體

幽靈驅散了,這下鐵路工人安心返回工地,第二年的二月份最終建成了察沃河大橋。

派特森在完成這一壯舉後,收到了監工和工人們送的一個銀碗,並附有一封感謝信:“您救了我們的命,願快樂伴您一生。”

後來,派特森將兩張獅子皮做成了地毯,1924年以5000美元賣給了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連同其頭骨被用於永久展示。

圖: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察沃食人獸”頭骨標本

三、

察沃食人獸被擊斃了,它們創造了最臭名昭著的獅子吃人記錄:據派特森統計,它們一共殺死了135個人(此記錄存疑,有人認為它們只殺死了30多個)。

不過,它們還是留有兩大疑問。

第一大疑問是:它們為何沒有鬃毛?

圖: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察沃食人獸”模型

兩頭獅子看上去很與眾不同,它們沒有非洲其他地區,比如塞倫蓋地草原雄獅威風凜凜的鬃毛。

派特森對此的解釋是:它們進化了。察沃地區比塞倫蓋地更加炎熱乾燥,雄獅的鬃毛只會影響散熱,浪費它體內的寶貴水分,使它們在捕獵、巡視領地時更加氣喘吁吁。生命服從環境,這是兩頭進化成功的獅子。

第二大疑問是:它們為什麼執著於吃人?

圖:西方油畫中的“察沃食人獸”

動物學家分析道,1898年肯亞爆發了牛瘟病,使獅子的傳統獵物大量減少,迫使它們尋找新的的食物來源。而幾個世紀以來,阿拉伯商隊經常路過察沃河,死掉的奴隸就漂在河中,很可能獅子的祖先就吃過了人屍。從此,這種吃人的資訊素就遺留在它們後輩的基因裡,食物匱乏時它們就開始捕殺人類。

另外,檢查中發現第一頭獅子牙齒已經嚴重受損,這使得其喪失了捕殺自然獵物的能力。

說到底,派特森總結道:“因為人類更慢、更弱、更無防備。”

圖:“察沃食人獸”的傳奇故事無數次被小說和銀幕重現

後記:今天的察沃國家公園是肯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活躍著無數羚羊、大象、河馬和獅子,“察沃食人獸”的傳說是一大賣點:公園管理人員會滔滔不絕介紹,並拿出幾隻說不清來歷的“食人獅牙齒”供遊客觀賞。直到最近,肯亞政府還曾與美國方面談判,要求其歸還兩隻“察沃食人獸”遺骸,希望這一肯亞歷史遺產回歸故里。

圖:李-恩菲爾德短步槍(上)和馬蒂尼-亨利步槍(下)

終於,在12月9日夜裡,他發現了其中一頭獅子並開槍射中了它的後腿,獅子逃走了,但很快又帶傷潛回,反過來兇悍的追蹤派特森,這次派特森用李-恩菲爾德短步槍數次擊中它。第二天早上,在附近發現它的屍體。

圖:派特森和第一頭食人獅屍體

這頭雄獅體型很大,從鼻子到尾尖約九英尺八英寸(3米),用了8個工人才把屍體帶回了營地。

20天后,第二頭食人獅被派特森同樣方法擊斃。據他在回憶錄上寫道:第二頭獅子被短槍擊中五次,仍然咆哮著站起來想反撲他,於是他換用馬蒂尼-亨利步槍又開了三槍,胸部兩槍,頭部一槍,才最終殺死它。

圖:第二頭食人獅屍體

幽靈驅散了,這下鐵路工人安心返回工地,第二年的二月份最終建成了察沃河大橋。

派特森在完成這一壯舉後,收到了監工和工人們送的一個銀碗,並附有一封感謝信:“您救了我們的命,願快樂伴您一生。”

後來,派特森將兩張獅子皮做成了地毯,1924年以5000美元賣給了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連同其頭骨被用於永久展示。

圖: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察沃食人獸”頭骨標本

三、

察沃食人獸被擊斃了,它們創造了最臭名昭著的獅子吃人記錄:據派特森統計,它們一共殺死了135個人(此記錄存疑,有人認為它們只殺死了30多個)。

不過,它們還是留有兩大疑問。

第一大疑問是:它們為何沒有鬃毛?

圖: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察沃食人獸”模型

兩頭獅子看上去很與眾不同,它們沒有非洲其他地區,比如塞倫蓋地草原雄獅威風凜凜的鬃毛。

派特森對此的解釋是:它們進化了。察沃地區比塞倫蓋地更加炎熱乾燥,雄獅的鬃毛只會影響散熱,浪費它體內的寶貴水分,使它們在捕獵、巡視領地時更加氣喘吁吁。生命服從環境,這是兩頭進化成功的獅子。

第二大疑問是:它們為什麼執著於吃人?

圖:西方油畫中的“察沃食人獸”

動物學家分析道,1898年肯亞爆發了牛瘟病,使獅子的傳統獵物大量減少,迫使它們尋找新的的食物來源。而幾個世紀以來,阿拉伯商隊經常路過察沃河,死掉的奴隸就漂在河中,很可能獅子的祖先就吃過了人屍。從此,這種吃人的資訊素就遺留在它們後輩的基因裡,食物匱乏時它們就開始捕殺人類。

另外,檢查中發現第一頭獅子牙齒已經嚴重受損,這使得其喪失了捕殺自然獵物的能力。

說到底,派特森總結道:“因為人類更慢、更弱、更無防備。”

圖:“察沃食人獸”的傳奇故事無數次被小說和銀幕重現

後記:今天的察沃國家公園是肯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活躍著無數羚羊、大象、河馬和獅子,“察沃食人獸”的傳說是一大賣點:公園管理人員會滔滔不絕介紹,並拿出幾隻說不清來歷的“食人獅牙齒”供遊客觀賞。直到最近,肯亞政府還曾與美國方面談判,要求其歸還兩隻“察沃食人獸”遺骸,希望這一肯亞歷史遺產回歸故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