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丕曹植奪嫡之爭:曹操親自導演的劇本

曹操親自導演的劇本

既然曹丕不但從身份上看是第一繼承人, 而且從能力上看亦是不二人選, 為什麼曹操還要大費周折, 冒著成為袁紹、劉表第二的風險, 在與劉備、孫權爭天下的緊要關頭, 忙裡偷閒在兩個親兒子之間挑起一場搶奪太子寶座的爭鬥呢?

曹操自有他的劇本。

按照曹操的劇本, 他以太子的寶座為誘餌, 試圖達到三個目的:

曹操的第一個目的是考驗滿朝文武, 看看他們究竟站在曹魏一邊, 還是站在漢室一邊。

曹操如今已經把漢室架空了, 他手下的文武, 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漢室舊臣。

曹操下一步, 就是試圖使自己的繼承人在位極人臣的階段上更上一層樓。 那麼, 讓臣下擺明立場, 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但是, 曹操不好直接問大家:你們支不支持我兒子篡位呀?因此, 曹操以選拔太子為契機, 把這個活動搞大, 逼重臣們表態。 雖然選太子貌似曹操的家事, 但是誰對曹操的家事越熱心, 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誰對曹操繼承人的篡漢大業越支持。

這是高水準的指鹿為馬的好把戲。 司馬懿看出來了。 因此他違背了“不干預君王家事”的古訓, 積極奔走, 一方面是為自己進行無本萬利的風險投資, 一旦將來曹丕掌權自己可以榮華富貴;另一方面則是做給曹操看, 表明我司馬懿堅決擁護您的子孫繼承您的事業。

曹操的第二個目的是借機抬高譙沛集團的地位。

前面提過, 譙沛集團是曹操起家的嫡系, 是以濃郁的鄉黨觀念、豪強身份和軍界權力組合起來的曹魏的重要政治派別。 可以說, 相比起世家大族的汝潁集團來, 譙沛集團才是曹操真正信得過的嫡系。

不過可惜的是,

由於階級身份和文化水準的關係, 譙沛集團多為武人, 少有能在內朝掌握機要的人物。 丁儀兄弟可謂其中的另類。 因此, 曹操借此機會抬舉曹植的地位, 也就相應抬舉了丁氏兄弟的地位。 萬一曹植繼任, 則丁氏兄弟正好借此機會上位, 將政權牢牢掌握在譙沛集團手中, 從而可以起到打壓世家大族的效果。

曹操的第三個目的, 才似乎是這場奪嫡的正題:考驗曹丕和曹植, 究竟誰更適合做太子。

可惜曹操打錯了算盤。 因為他的這個完美的劇本由於缺少了一個人的配合而顯得漏洞百出, 甚至埋下了曹魏覆亡的種子。

這個人, 就是曹植。

首先我們不妨評估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曹植的水準。 這對我們認識曹植, 以及認識這場所謂的“太子之爭”會有更大的幫助。

一、軍事水準:

曹植對自己的軍事水準非常自信。 他在若干年後給魏明帝曹叡的一份上疏(《太和二年疏》)中說:我過去跟著武帝(曹操)南征北戰, 對行軍用兵的神妙已窺堂奧;如果陛下能讓我統兵作戰, 即便不能生擒孫權活捉諸葛亮,

也當俘虜他們的高級將領, 殲滅他們的偽軍(雖未能禽權馘亮, 庶將虜其雄率, 殲其丑類)。

這並非不著邊際的吹牛, 曹植的軍事水準獲得過曹操的認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危急關頭, 曹操曾想派曹植統率大軍救援前線守將曹仁。

二、政治水準:

同樣是魏明帝時期, 當時的司馬懿已經隻手遮天、萬人之上了。 然而曹植的一封上疏, 差點將司馬懿這麼多年來的苦心經營和偌大家底全盤廢掉, 可見曹植的政治敏感度和議政能力。 這裡埋個伏筆, 按下不表。

三、學術水準:

當時有位令曹操垂青的名士邯鄲淳, “博學而有才章”。 他與曹植有過一次會面, 曹植與他聊天文(混元造化之端), 聊物理(品物區別之意),聊歷史(論羲皇以來賢聖名臣烈士優劣之差),聊比較文學和文學史(頌古今文章賦誄),聊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當官政事宜所先後),聊軍事(論用武行兵倚伏之勢)。一直聊到大家都閉嘴,沒人能接得上話為止(坐席默然,無與抗者)。邯鄲淳大開眼界,回去之後三月不知肉味,見人就贊曹植是“天人”。

由此可見,曹植乃是一個罕見的文武全才。只不過他的文學才華過於耀眼而掩蓋了其他能力而已。

解釋只能有一個:曹植不願意鬥。早在戰鬥開始前,他就認輸了。

仔細觀察之前的比試可知,面對來自父親的各種考驗和試題,相比起曹丕的積極行動來,曹植都只是被動“應付”而已,幾乎不曾有過主動出擊。為了不成為父親劇本中的傀儡演員,曹植甚至在選拔太子的關鍵時刻故意縱酒狂歡、放浪形骸,犯下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低級錯誤。

曹植應付曹操,楊修應付曹植。

楊修身為曹操的主簿,與曹丕、曹植關係都很不錯。楊修曾將一柄名劍贈予曹丕,楊修死後曹丕還睹物思人,可見二人的關係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乃你死我活的政敵。而曹植與楊修的交往,主要在於文學交流;曹植也因楊修的機敏而請求他協助自己應付一些來自父王的考驗,楊修礙于人情自然不得不爾。但是楊修察覺到太子之爭的微妙性,也一度打算脫離“曹植集團”,但是怎奈何曹植幾次三番來求教。面對曹植的純潔和天真,楊修只好一聲長歎,金盆洗手之事也不了了之。

因此,真正努力試圖利用這個機會有所作為的,是與曹丕結下樑子的丁儀兄弟。丁儀不但積極為曹植出謀劃策,還利用職務之便害死了公開支持曹丕的崔琰,可謂機關算盡。可惜的是,與曹操一樣,丁儀完全沒有料到曹植對於爭奪太子之事非但毫無興趣,甚至還有意避之。丁儀發現這一點時早已經騎虎難下,唯有把自己大好的政治前途白白搭在曹植身上。

權力欲望極強的曹操、曹丕和丁儀,都難以理解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他沉醉于美好的文學世界而不願自拔;他興之所至,會主動請纓願為百夫長、長驅蹈匈奴;他任性起來,會醉臥沙場君莫笑、鬥酒十千恣歡謔。他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對曹丕爪下的那只腐鼠根本不屑一顧。

他就是曹植,一個徹底的浪漫主義者,一個與濁世格格不入的性情中人。

前不見屈原,後不見李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天才曹植在這個時代是孤獨的。

曹丕終於坐上了太子的寶座,他喜不自禁地摟著身邊人的脖子說:“您知道我有多高興嗎?”被摟的這個人叫辛毗,辛毗覺得曹丕的反應不大對勁,回去講給女兒聽。女兒聽完,說:“魏國的國祚,大約長不了吧?”

同樣察覺到這一點的,可能還有司馬懿。何以從曹丕身上看出魏國的國祚短促?如果不處理好眼下的各種危機,恐怕連曹操都要死於非命吧。

因為劉備的兵鋒銳進於西,關羽的軍勢耀武于南,甚至連首都也爆發了一場由醫生引發的叛亂。

本文摘自《老謀子司馬懿》,作者:秦濤

重慶出版社出版·華章同人(授權刊發)

《老謀子司馬懿》並不是為了給司馬懿翻案;作者秦濤只是從歷史真實;從人性出發;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司馬懿。

聊物理(品物區別之意),聊歷史(論羲皇以來賢聖名臣烈士優劣之差),聊比較文學和文學史(頌古今文章賦誄),聊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當官政事宜所先後),聊軍事(論用武行兵倚伏之勢)。一直聊到大家都閉嘴,沒人能接得上話為止(坐席默然,無與抗者)。邯鄲淳大開眼界,回去之後三月不知肉味,見人就贊曹植是“天人”。

由此可見,曹植乃是一個罕見的文武全才。只不過他的文學才華過於耀眼而掩蓋了其他能力而已。

解釋只能有一個:曹植不願意鬥。早在戰鬥開始前,他就認輸了。

仔細觀察之前的比試可知,面對來自父親的各種考驗和試題,相比起曹丕的積極行動來,曹植都只是被動“應付”而已,幾乎不曾有過主動出擊。為了不成為父親劇本中的傀儡演員,曹植甚至在選拔太子的關鍵時刻故意縱酒狂歡、放浪形骸,犯下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低級錯誤。

曹植應付曹操,楊修應付曹植。

楊修身為曹操的主簿,與曹丕、曹植關係都很不錯。楊修曾將一柄名劍贈予曹丕,楊修死後曹丕還睹物思人,可見二人的關係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乃你死我活的政敵。而曹植與楊修的交往,主要在於文學交流;曹植也因楊修的機敏而請求他協助自己應付一些來自父王的考驗,楊修礙于人情自然不得不爾。但是楊修察覺到太子之爭的微妙性,也一度打算脫離“曹植集團”,但是怎奈何曹植幾次三番來求教。面對曹植的純潔和天真,楊修只好一聲長歎,金盆洗手之事也不了了之。

因此,真正努力試圖利用這個機會有所作為的,是與曹丕結下樑子的丁儀兄弟。丁儀不但積極為曹植出謀劃策,還利用職務之便害死了公開支持曹丕的崔琰,可謂機關算盡。可惜的是,與曹操一樣,丁儀完全沒有料到曹植對於爭奪太子之事非但毫無興趣,甚至還有意避之。丁儀發現這一點時早已經騎虎難下,唯有把自己大好的政治前途白白搭在曹植身上。

權力欲望極強的曹操、曹丕和丁儀,都難以理解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他沉醉于美好的文學世界而不願自拔;他興之所至,會主動請纓願為百夫長、長驅蹈匈奴;他任性起來,會醉臥沙場君莫笑、鬥酒十千恣歡謔。他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對曹丕爪下的那只腐鼠根本不屑一顧。

他就是曹植,一個徹底的浪漫主義者,一個與濁世格格不入的性情中人。

前不見屈原,後不見李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天才曹植在這個時代是孤獨的。

曹丕終於坐上了太子的寶座,他喜不自禁地摟著身邊人的脖子說:“您知道我有多高興嗎?”被摟的這個人叫辛毗,辛毗覺得曹丕的反應不大對勁,回去講給女兒聽。女兒聽完,說:“魏國的國祚,大約長不了吧?”

同樣察覺到這一點的,可能還有司馬懿。何以從曹丕身上看出魏國的國祚短促?如果不處理好眼下的各種危機,恐怕連曹操都要死於非命吧。

因為劉備的兵鋒銳進於西,關羽的軍勢耀武于南,甚至連首都也爆發了一場由醫生引發的叛亂。

本文摘自《老謀子司馬懿》,作者:秦濤

重慶出版社出版·華章同人(授權刊發)

《老謀子司馬懿》並不是為了給司馬懿翻案;作者秦濤只是從歷史真實;從人性出發;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司馬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