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關羽失荊州還讓劉備損失了哪四位重要人才?

孫吳攻打荊州是必然, 但手段不一定是偷襲, 在關羽北伐期間後方空虛, 以至於孫吳找到了最好的機會, 最終乘虛而入得以打下荊州, 但這個過程的執行是有賴於關羽本人的失誤和孫吳的優秀執行力。 那在這個過程中, 劉備不僅丟了荊州這個重中之地, 還讓他損失了四位重要人才, 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是誰?

1.潘浚

潘浚字承明, 荊州本地人, 自幼跟隨名師學習, 頗有才名。 劉表發現不到三十歲的潘浚, 就被任命為荊州的江夏從事, 後又升任湘鄉縣令。 劉備取得荊州後, 任命潘浚為治中從事, 主管文書文吏,

約為副州長級別。 級別雖然不算低, 但權力其實不大。 劉備取得取得巴蜀, 稱漢中王, 潘浚就在沒有得到提拔。

作為一個文官, 潘浚沒有多少機會接觸核心高層人員, 也就不能為其提供良謀賢策, 自然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一直是默默無聞,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

東吳襲取荊州, 關羽兵敗, 荊州官吏紛紛投降。

潘浚卻稱病不起, 沒有歸降孫權。 後來是孫權親自去潘浚家請他出山, 潘浚痛哭流涕, 認為自己是敗軍之將, 心中委屈不願投降, 孫權親自為他擦淚, 並說一番感人的話勸慰他, 潘浚這才答應歸順東吳。

跳槽到孫權手下後, 卻屢立奇功, 威名赫赫, 最終官階至吳國高官太常。

2.郝普

江東名將呂蒙閃亮登場。 呂蒙率領兩萬精兵開向荊州南部, 在攻打之前, 先派人傳書, 希望能夠主動投降。

在劉備治下六年的長沙郡、桂陽郡竟然望風而降, 呂蒙完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拿下了兩個郡。

在劉備集團中, 佔據高位的是荊州士林集團, 但是這些人大都來自襄陽和江陵地區, 而很少是偏遠的荊南四郡。

關羽做了荊州統帥後, 對治下士兵百姓較好, 但獨對那些士大夫卻愛理不理, 於是在東吳進攻荊州時, 才會在短時間內土崩瓦解。

呂蒙進攻零陵, 倒是遇上了一些抵抗。 零陵郡的太守叫郝普拒絕投降, 總算給劉備掙了一點面子。

可是郝普是個實在人, 面對頗有謀略的呂蒙, 被耍得團團轉。 呂蒙告訴郝普, 現在劉備遠在益州, 正被夏侯淵包圍, 關羽也被困在南郡, 而自己一方孫權親自到達零陵, 兵鋒所指, 勢在必得。 希望郝普不要學人家做忠臣, 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老母親。 郝普一看, 奢望劉備來救援自己肯定沒希望了, 只得投降了。

3.習珍習宏

蜀漢武將習珍, 襄陽人。 劉備依附劉表的時候, 歸附劉備, 早期追隨劉備四處征戰, 赤壁之戰後, 劉備南下奪取荊州四郡, 習珍有功被任命為零陵北部都尉, 加裨將軍之職, 歸屬於關羽麾下, 蜀漢忠心大將,甯死不降孫權,怒斥孫權,我寧做漢鬼,不做吳臣,從而忠義之名名垂千古。

關羽敗走麥城,關羽率數十騎出逃,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關羽被殺,荊州諸軍紛紛叛蜀應吳的時候,而習珍卻選擇保城不投降。

這個時候,習珍的弟弟習宏卻想出一條方案,那就是暫時假意投降,了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立大功報效於漢室。

根據《校補襄陽耆舊記》記載:“珍弟曰:“驅甚崩之民,當乘勝之敵,甲不堅密,士不素精,難以成功。不如暫屈節於彼,然後立大效以報漢室也。”珍從之。乃陰約樊胄等舉兵,為權所破。珍舉七縣,自號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習珍的反叛讓孫權大怒,只好在派潘叡前來征討,吳軍所到的地方都被攻下,最後習珍率領剩下的數百人,登山自守,堅持一月有餘後彈盡糧絕而死。

習珍兄弟倆忠於劉備,忠於蜀漢,他用自己的行動,尤其是用自己的寶貴生命,為官員們樹立了忠君報國的典範。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蜀漢忠心大將,甯死不降孫權,怒斥孫權,我寧做漢鬼,不做吳臣,從而忠義之名名垂千古。

關羽敗走麥城,關羽率數十騎出逃,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關羽被殺,荊州諸軍紛紛叛蜀應吳的時候,而習珍卻選擇保城不投降。

這個時候,習珍的弟弟習宏卻想出一條方案,那就是暫時假意投降,了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立大功報效於漢室。

根據《校補襄陽耆舊記》記載:“珍弟曰:“驅甚崩之民,當乘勝之敵,甲不堅密,士不素精,難以成功。不如暫屈節於彼,然後立大效以報漢室也。”珍從之。乃陰約樊胄等舉兵,為權所破。珍舉七縣,自號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習珍的反叛讓孫權大怒,只好在派潘叡前來征討,吳軍所到的地方都被攻下,最後習珍率領剩下的數百人,登山自守,堅持一月有餘後彈盡糧絕而死。

習珍兄弟倆忠於劉備,忠於蜀漢,他用自己的行動,尤其是用自己的寶貴生命,為官員們樹立了忠君報國的典範。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