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有一個人,和他的愛妻都摯愛海棠花

來源中國軍網

海棠依舊念總理

■洪文軍

清明時節, 海棠花開。

有一個人, 和他的愛妻都摯愛海棠花……親們還記得嗎?

——題記

這盛世,

如你所願。 自前年“9·3”勝利日天安門大閱兵至今, 這句話不時被人們提及。 致敬致哀周恩來總理, 一圖勝千言。 你看, 他深邃的眼神中帶著深深的憂慮, 更有對中華盛世的期待……

一個月前的3月5日, 是周總理誕辰119周年紀念日。 很多網路新媒體平臺發佈的相關悼念文章被廣為轉發, 廣大網友踴躍跟帖評論, 表達對總理的緬懷之情。

又逢清明時節。 尊崇先烈們, 思念周總理!

海棠花又開。 遙想中南海西花廳前海棠依舊, 不禁想到了周總理的“大有大無”, 周總理的堅韌堅忍, 周總理一次次力挽狂瀾……

今天, 且不說周總理對党、國家、人民的大愛情懷,

讓我們感悟他的親情與愛情, 讓我們觸摸這位偉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你聽, 他為父親去世哭得多麼悲痛。 1942年6月, 周恩來患上了膀胱膿腫, 住進了歌樂山中央醫院。 經過住院進一步檢查, 決定動手術。 可是就在這時, 他的父親突然中風, 很快就去世了。 考慮到周恩來刀口未痊癒, 又是孝子, 大悲大痛不利於身體且不說, 還肯定會跑出醫院奔喪……於是董必武和鄧穎超商量後, 把周老太爺去世的消息瞞了周恩來。 3天后, 周恩來聞聽噩耗後悲聲大哭……他拖著未曾痊癒的病體, 當天上山為父親守靈一夜。

周總理雖然沒有子女, 他對烈士子女卻是細緻入微地關愛, 親情在他心中也佔有相當的空間, 分量很重。

他對侄女周秉德的成人成長成才, 傾注了大量心血。 作為周總理胞弟最小的女兒, 周秉德是總理最為疼愛的侄女。 但是, 周總理對她一直嚴格要求, 堅決不許搞“特殊化”, 還讓她去條件艱苦的內蒙古牧區, 一呆就是多年。 “伯父說過, 要把我們像小土豆一樣散到群眾中去。 ”

周總理重親情, 而不徇私情。 對親屬嚴格要求, 規矩很嚴:

一、晚輩不能丟下工作專程進京看望他, 只能在出差路過時才可以去看看。

二、外地親屬進京看望他, 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 住宿費由他支付。

三、一律到國務院機關食堂排隊就餐, 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費, 沒工作的由他代付。

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購票入場, 不得享用招待券。

五、不許請客送禮。

六、不許動用公車。

七、凡個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 不要別人代勞, 自我服務。

八、生活要艱苦樸素。

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說出與他的關係, 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謀私利, 不搞特殊化。

周總理深知, 自己是全國人民的總理。 周總理喜愛海棠花, 其中一個原因是, 海棠花不是孤芳自賞, 而是“群花”, 開得花團錦簇。 或許, 在周恩來心目中, 這正是人民、群眾、集體共同的進步、喜悅。

“春天到了, 百花競放,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 走了12年了, 離開了我們, 他不再回來了。 ”這是周總理的“小超”在懷念文章《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中的文字。

鄧穎超在文中說起當年的一個細節:周總理在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時候, 西花廳的海棠花正在盛開, 因為總理不能看到那年盛開著的美好的花朵,鄧穎超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壓在書本裡頭,經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總理:“我想你在那樣繁忙的工作中間,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這樣也是一種享受。”

觀賞西花廳的海棠花,我們也感悟了周恩來對鄧穎超的深愛。

“望你珍攝,吻你萬千!”這是時年54歲的周總理對鄧穎超的愛情絮語。

你看,63歲的周恩來在給鄧穎超的書信中,還在討論“情書”……聽來想來為之深深感動。

海棠依舊念總理,這裡只鱗片爪地講述周總理的親情愛情故事,我們深知這只是總理大愛情懷的一隅,卻也感受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偉人風範。

因為總理不能看到那年盛開著的美好的花朵,鄧穎超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壓在書本裡頭,經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總理:“我想你在那樣繁忙的工作中間,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這樣也是一種享受。”

觀賞西花廳的海棠花,我們也感悟了周恩來對鄧穎超的深愛。

“望你珍攝,吻你萬千!”這是時年54歲的周總理對鄧穎超的愛情絮語。

你看,63歲的周恩來在給鄧穎超的書信中,還在討論“情書”……聽來想來為之深深感動。

海棠依舊念總理,這裡只鱗片爪地講述周總理的親情愛情故事,我們深知這只是總理大愛情懷的一隅,卻也感受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偉人風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