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家從麥當勞改叫金拱門的速食店,卻曾是美國滅亡蘇聯最強武器?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荒涼的沙漠, 無授權禁轉!

(不管叫什麼名字, 還不就是個速食店)

最近看到新聞報導, 麥當勞要改名了,

改叫“金拱門”餐廳, 這可真是應景的鄉土化名字呀, 那KFC豈不是要改名叫洋老頭速食?說句實在話, 麥當勞的東西, 小時候挺喜歡吃的。 如今出差去外地, 陌生的城市, 害怕吃不慣當地的口味, 也怕一不小心進了黑店吃到“天價蝦”之類的萬元大排檔。 有時候去這些洋速食店買份吃的填填肚子還是不錯的。

(冷戰期間, 隨時擦槍走火就會造成核戰爭)

突然想起了從前看過的一個俄國視頻, 用來調侃麥當勞的。 說的是美國與另一個強大的國家蘇聯之間, 如果發生衝突, 這種衝突隨時可能爆發核戰爭。 而你的國家將在一片蘑菇雲中化為灰燼。 那麼要如何保護那些受到核戰威脅的人民呢?身為美國總統, 必須考慮保護美國人民。 於是美國開始建設一個完善的地堡網路來應付核戰爭。 那麼好了, 如何讓普通的民眾在危機時刻到達核戰掩體就成了大問題。 因為既要讓普通民眾知道這些掩體的位置, 又要保密, 不能讓敵人知道。 這可太難辦到了。 於是有人提出了一個荒唐的“麥當勞計畫”,

用來瞞天過海。

(莫斯科麥當勞門口排隊的蘇聯民眾)

俗話說的好呀, 小隱隱於野, 大隱隱於市。 這個計畫的關鍵就是把核戰庇護所隱藏在市區人流密集的地方, 然後偽裝成民用設施。 比如麥當勞速食店之類的。 在美國, 已經建設了超過一萬五千家的麥當勞速食店。 每個附近的居民都知道最近的麥當勞在哪裡。 就算不知道的外地人, 看到巨大的金色拱門型看板, 也能確定位置。 這樣美國政府就不需要再多費時間去科普如何尋找核戰避難所的位置了。 只需要在核戰爆發的時候通過廣播告訴人們,

去最近的麥當勞躲起來。 麥當勞屆時會開放隱藏的地下掩體入口。 看看, 這是多麼“天才的解決方案”呀。 當然, 這個視頻的主要用途是惡搞美國速食店。 並非美國真的每個麥當勞地下都有核彈掩體, 那樣不用打冷戰了, 美國政府先破產。

(蘇聯第一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業)

原因就在於,蘇聯直到快要解體的時候,才開了麥當勞餐廳。蘇聯第一家麥當勞開業時間是1990年1月底,在位於莫斯科市中心普希金廣場開設,那是全世界最大的麥當勞餐廳,內設有27個點餐台,可同時容納700人。即便如此,那時候蘇聯買什麼都得排隊,麥當勞更是排隊的重災區。開業那天,原本麥當勞預計會有1000個顧客,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超過3萬人。蘇聯民眾為了能夠親口品嘗到這種以前只在電視,電影以及書本上才知道的美國速食而排起了壯觀的長龍隊。從大學教授,到看大門的保安,各個領域的蘇聯民眾排隊就餐。壯觀的隊伍長龍綿延不絕,甚至到了不得不圍繞普希金廣場環形排列的程度。大家還記得上海世博會那些諸如沙特館門口的隊伍嗎?當年的蘇聯莫斯科麥當勞門口就是這樣的情景,想想看,一月的莫斯科,寒風凜冽,到底有多冷。這麼告訴你吧,1942年1月莫斯科的天氣是零下40度呀,絕對的酷寒天氣。那些凍死凍傷凍成冰的德軍士兵不比被蘇聯紅軍打死的少多少。當年德軍中央集團軍損失50萬人,其中凍死凍傷10萬,截止到1942年3月德軍就損失了90余萬人。面對這種能在零下40度的酷寒中排隊幾小時等吃一頓麥當勞的戰鬥民族,德國人也是認栽了。

(當年德軍進攻莫斯科,遭遇嚴冬,屍橫遍野)

既然蘇聯人的核彈沒有把美國炸個底朝天,美國也就沒施行在每個麥當勞的地下都修建核彈掩體這樣的荒唐計畫。那麼美國人就主動把麥當勞開到蘇聯去。麥當勞公司為了去蘇聯開麥當勞和蘇聯政府的談判的談判從1976年開始洽談,其間數次瀕臨破裂。直到1988年4月,正式協定終於簽署協定,在莫斯科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持續了整整12年的談判就為開一家速食店,真是不簡單呀。麥當勞先是在莫斯科郊外(多麼熟悉的名字)投資了4000萬美元。建立了一個食品加工和配送的工廠,甚至還包括一個小型實驗室。然後從27000多位申請者中篩選出605名員工。還有教會蘇聯人如何按照麥當勞的標準種植蔬菜和飼養肉牛。

(蘇聯民眾把戈巴契夫的人像立在莫斯科麥當勞門口抗議政府)

人們通常不會去懷念那些從未擁有過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一旦擁有過,那就再也不願放手了。計劃經濟時代的莫斯科沒有繁榮的經濟,麥當勞是當時的普通蘇聯人能夠消費得起、又可以邊吃邊聊的地方。再看看其它地方,那些國營餐廳和咖啡廳不是貴得離譜,就是“高貴冷豔”,讓普通民眾望而卻步。但是,幾個月後,蘇聯政府就找藉口關閉了麥當勞餐廳。這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或許蘇聯解體,裡面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沒想到,這個賣炸土豆條和“肉夾饃”的金拱門餐廳還有這段歷史。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蘇聯第一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業)

原因就在於,蘇聯直到快要解體的時候,才開了麥當勞餐廳。蘇聯第一家麥當勞開業時間是1990年1月底,在位於莫斯科市中心普希金廣場開設,那是全世界最大的麥當勞餐廳,內設有27個點餐台,可同時容納700人。即便如此,那時候蘇聯買什麼都得排隊,麥當勞更是排隊的重災區。開業那天,原本麥當勞預計會有1000個顧客,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超過3萬人。蘇聯民眾為了能夠親口品嘗到這種以前只在電視,電影以及書本上才知道的美國速食而排起了壯觀的長龍隊。從大學教授,到看大門的保安,各個領域的蘇聯民眾排隊就餐。壯觀的隊伍長龍綿延不絕,甚至到了不得不圍繞普希金廣場環形排列的程度。大家還記得上海世博會那些諸如沙特館門口的隊伍嗎?當年的蘇聯莫斯科麥當勞門口就是這樣的情景,想想看,一月的莫斯科,寒風凜冽,到底有多冷。這麼告訴你吧,1942年1月莫斯科的天氣是零下40度呀,絕對的酷寒天氣。那些凍死凍傷凍成冰的德軍士兵不比被蘇聯紅軍打死的少多少。當年德軍中央集團軍損失50萬人,其中凍死凍傷10萬,截止到1942年3月德軍就損失了90余萬人。面對這種能在零下40度的酷寒中排隊幾小時等吃一頓麥當勞的戰鬥民族,德國人也是認栽了。

(當年德軍進攻莫斯科,遭遇嚴冬,屍橫遍野)

既然蘇聯人的核彈沒有把美國炸個底朝天,美國也就沒施行在每個麥當勞的地下都修建核彈掩體這樣的荒唐計畫。那麼美國人就主動把麥當勞開到蘇聯去。麥當勞公司為了去蘇聯開麥當勞和蘇聯政府的談判的談判從1976年開始洽談,其間數次瀕臨破裂。直到1988年4月,正式協定終於簽署協定,在莫斯科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持續了整整12年的談判就為開一家速食店,真是不簡單呀。麥當勞先是在莫斯科郊外(多麼熟悉的名字)投資了4000萬美元。建立了一個食品加工和配送的工廠,甚至還包括一個小型實驗室。然後從27000多位申請者中篩選出605名員工。還有教會蘇聯人如何按照麥當勞的標準種植蔬菜和飼養肉牛。

(蘇聯民眾把戈巴契夫的人像立在莫斯科麥當勞門口抗議政府)

人們通常不會去懷念那些從未擁有過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一旦擁有過,那就再也不願放手了。計劃經濟時代的莫斯科沒有繁榮的經濟,麥當勞是當時的普通蘇聯人能夠消費得起、又可以邊吃邊聊的地方。再看看其它地方,那些國營餐廳和咖啡廳不是貴得離譜,就是“高貴冷豔”,讓普通民眾望而卻步。但是,幾個月後,蘇聯政府就找藉口關閉了麥當勞餐廳。這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或許蘇聯解體,裡面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沒想到,這個賣炸土豆條和“肉夾饃”的金拱門餐廳還有這段歷史。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