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校文化建設鬚髮動老師、家長和學生參與

華商報訊“我特別反對換一個校長就換一種學校文化表述, 學校文化建設, 過程要比結果更重要, 要看你有沒有發動老師、家長、學生參與進來。 ”3月30日, 在西安市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分校召開的碑林區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會上,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凱說。 碑林區教育局領導班子、科級幹部、全區中小學校長、幼稚園園長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 餘凱分享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生長教育”辦學理念實踐與思考。 他指出, 校園文化與學校文化有所區別, 學校文化涵蓋的內容更廣一些,

學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 學校關注教育的完整性、個性化和人文性。 “學校是一個學生尋找同伴的地方, 是允許學生犯錯的地方, 是學生走向社會前的實踐基地”。

期間, 校長、園長們還參觀了大學南路小學分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展示。 在一間間教室, 孩子們正在進行開展多種社團活動, 有的表演京劇《沙家浜》唱段、有的在創作數字油畫, 有的在動手做手工……六·三班的同學正在用大小不等的紙盒子編織圍巾、帽子, 男生楊幼麒熟練地編織一頂帽子, 他還現場教教育局幹部穆大勇如何編織。

隨後, 大學南路小學校長李茵做了“以樹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分享。

碑林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何文表示,

2017年註定是西安教育不平凡的一年, 他對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要認清形勢, 高度重視;二是要看齊擔當, 穩中求進, 特別是學校要規範辦學行為, 他嚴肅地強調, 如果發現中小學校老師存在有償補課的行為, 一定會追究校長的責任;三是要抓細抓小, 務求實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