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麒麟閣十一功臣之蕭公望之

蕭望之(約前114年—前47年), 字長倩, 據載蕭望之是蕭何的六世孫, 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蘭陵縣蘭陵鎮)人, 後又徙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

歷任大鴻臚、太傅等官職, 為儒生, 曾主治《齊詩》, 兼學諸經, 也是漢代《魯論語》的知名傳人。

蕭望之, 據傳為漢相蕭何的六世孫, 也是西漢宣帝、元帝倚重的大臣, 經學家。 李白在詩中:“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中讚頌的“蘭陵美酒”相傳就是蕭氏家釀。 蘭陵蕭氏是山東大族, 歷數百年而不衰, 據說蕭萬長也是蘭陵蕭氏後人。

望之在太常上學的時間, 是霍光專政時期。 丞相丙吉曾將蕭望之舉薦給霍光, 但是未得重視。 過了幾年, 蕭望之弟弟犯法, 他被牽連所以連看大門的工作都丟了。 本來被安排回老家的, 但魏相讓蕭望之留在帝都做他的僚屬, 這才為後來得到重用提供了機會。 霍光死後, 蕭望之建議宣帝通過提拔一批皇親和沒有背景的儒生, 和命令各個部門提交績效報告, 來加強皇帝權威, 同時削弱霍氏家族。 宣帝面試了蕭望之之後, 任命他為自己的代表, 授權他去監督各個部門。 於是蕭望之在一年之遷升了三次, 官至二千石。

作為一名儒生, 望之無疑是很聰明的, 可以這麼說得罪霍光是無心的, 因為他們並不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人。 之後他效力于宣帝, 對一個儒生來說也是理所應當的, 而在當時政治鬥爭中並沒有站錯隊, 霍氏家族的覆滅給了蕭望之出頭的機會。

霍氏之變之後, 蕭望之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並被委派要職。 蕭望之上任的同一年, 西羌造反。 有人要求以戰爭的名義允許以錢贖罪, 但得到了蕭望之的堅決反對, 並且望之也得到了廣泛而有力的支持, 後來這個異議被否決。 三年之後蕭望之被提拔為大鴻臚, 作為九卿之一進入了帝國的權利核心並負責帝國的外交事務。

之後在帝國與河西走廊西端的烏孫國聯姻的事件中, 蕭望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皇帝取消聯姻, 原因是烏孫國政權不穩, 反復無常, 如果繼續如此, 烏孫國的事情會佔用帝國大量的資源, 並成為帝國的一大累贅, 蕭望之的意見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而在匈奴內亂期間, 有很多人認為可以趁亂攻滅匈奴, 蕭望之卻提出扶持前任單于的殘存勢力, 這樣可以達到以匈治匈的效果。 同樣, 蕭望之的意見也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但是一個朝中要員長期深得皇帝寵愛,勢必會招到小人乃至政敵的黑手,蕭望之也不例外。宦官弘恭和石顯利用“莫須有”的手段,誣告蕭望之,蕭望之憤而飲鴆自殺。後來漢元帝知道後大為後悔,飯也不吃,哭了好一陣,但人死不能複生,只好照顧其後代,提拔了他的好幾個兒子。

傳言,蕭望之在被人污蔑入獄之後,心中非常德不忿,最終自殺於獄中,時年67歲。蕭望之死後,蘭陵蕭氏就將他的屍體運回蘭陵進行安葬,這才有了現在的蕭望之墓。

但是一個朝中要員長期深得皇帝寵愛,勢必會招到小人乃至政敵的黑手,蕭望之也不例外。宦官弘恭和石顯利用“莫須有”的手段,誣告蕭望之,蕭望之憤而飲鴆自殺。後來漢元帝知道後大為後悔,飯也不吃,哭了好一陣,但人死不能複生,只好照顧其後代,提拔了他的好幾個兒子。

傳言,蕭望之在被人污蔑入獄之後,心中非常德不忿,最終自殺於獄中,時年67歲。蕭望之死後,蘭陵蕭氏就將他的屍體運回蘭陵進行安葬,這才有了現在的蕭望之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