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經明義丨《禮記》:“節哀順變”的深層奧義

作者:林覺

導讀:“節哀順變”是在弔喪時, 弔唁者對逝者親屬最常說的一句慰問之語。 簡單四個字, 蘊藏著古人對禮制與人情關係的深刻洞見, 展示的是古代喪禮的基本精神。

“節哀順變”是在弔喪時, 弔唁者對逝者親屬最常說的一句慰問之語。 簡單四個字, 蘊藏著古人對禮制與人情關係的深刻洞見。 但這四個字源出何處?本義是什麼?

“節哀順變”出自《禮記·檀弓》。 原文是:“喪禮, 哀戚之至也。 節哀, 順變也。 君子念始之者也。 ”根據後代注經家的理解, 這句話是針對遭遇父母之喪的情況而說的。 人的一生, 會遭遇到許多次親屬和朋友的逝去, 但在儒家看來, 父母之喪無疑最令人痛徹心扉。 就如同父母對子女之愛傾盡所有、毫無保留一樣, 對子女而言, 父母的離去是一場最艱難的告別, 這都是人類天性的自然流露和表達。

而禮的制定, 是為了“稱情而立文”, 也就是為了讓人的自然情感能夠在儀式中得到抒發和宣洩,

因此, 才有了喪禮的出現, 讓人們能夠通過特定的儀式表達哀情。

但在“稱情”之外, 禮的制定還有另一個目的, 便是“節情”, 也就是節制人的情感過分表達。 節制不是壓抑, 而是要讓人的情感能夠在一個合適的尺度內逐步地抒發出來。

正因為父母之喪帶給子女的哀慟太過巨大, 喪禮的制定者們意識到, 如果任由失去父母的子女沉浸在悲傷之中, 不節制他們的情感, 長此以往, 生者必然會因為悲傷過度而導致身體無法承受。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 就出現過大量孝子居喪毀卒的情形。 三國曹魏時期,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 在母親下葬前的訣別時刻, 號泣一聲“完了!”, 便吐出血來, 由此傷身甚重, 衰弱了很久。 南齊的杜棲在居父喪期間, 七天不吃不喝, 整日悲哭不停, 以至於最終“吐血數升, 慟哭而絕”, 這都是非常極端的例子。

因此, 為了保護生者不被哀傷之情過度傷身, 很多喪禮的具體規定都貫穿著節制服喪者哀情的精神,

譬如, 要求子女在父母去世三日後必須飲食, 為父母服喪期不得超過三年等等。

然而, 喪禮怎麼樣才能夠在使人的哀傷之情得到釋放的同時, 還能有效地控制這種情感不傷害身體?答案是“順變”, 也就是使整個喪禮過程能夠順應人的情感變化。 古代的喪禮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在喪禮的不同階段, 用不同的禮制規定, 幫助人的哀傷之情逐漸緩解、平復, 從而最終走出喪親之痛, 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這些規定就包括了, 在死者從剛剛去世、入殮, 到出殯、下葬, 到去世一周年、兩周年等時間節點, 服喪者衣食住行相對應的調整和改變。

例如, 在父母剛去世時, 孝子應在腰間系上苴麻制的腰帶, 因為苴麻顏色深黑, 且苴麻所制的布料非常粗糙, 象徵著喪親之初孝子心中的劇痛, 而等到父母下葬後的“卒哭”祭完畢後, 按照禮制規定, 孝子應脫去苴麻帶, 改系葛麻做的帶子, 此時, 父母已葬, 孝子的哀傷之情相較于父母剛剛去世之時已略有緩解, 因此, 改用質地略為平滑的葛麻帶, 既順應了孝子情感的自然變化,也提醒服喪者,不應再過分沉浸於痛苦之中。

因此,“節哀,順變”向我們展示的是古代喪禮的基本精神,它的意思是,節制喪親者過分的哀慟之情,並通過服喪過程中不斷變化的衣食住行的規定,幫助喪親者的哀傷之情逐漸平復。而隨著古代的喪服制度淡出歷史,今天的人們在把“節哀順變”作為弔唁的慰問語時,只是取“節哀”之義,“順變”之義則鮮少為人所知了。

既順應了孝子情感的自然變化,也提醒服喪者,不應再過分沉浸於痛苦之中。

因此,“節哀,順變”向我們展示的是古代喪禮的基本精神,它的意思是,節制喪親者過分的哀慟之情,並通過服喪過程中不斷變化的衣食住行的規定,幫助喪親者的哀傷之情逐漸平復。而隨著古代的喪服制度淡出歷史,今天的人們在把“節哀順變”作為弔唁的慰問語時,只是取“節哀”之義,“順變”之義則鮮少為人所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