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明祭|他叫張龍,他是中國國防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謹以此文悼念一群特殊的人

十八年前, 為了引進地方先進科學技術,

第一批中國國防生開始招生, 在國防生制度施行的這些年裡, 有爭議, 有質疑, 有人離開, 但更多的人選擇堅守。

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 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國防生”這三個字, 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2016年3月18號的晚上7點13分

還未滿28歲的維和烈士張龍離開了人世

一直沒有走出喪子之痛, 一夜之間就白了頭髮的張柏春, 一到墓地, 竟趴在兒子的墓碑上抖動抽搐起來, 低沉地哭泣一聲:“老兒子, 爸來看你……”話一出口的片刻, 便是如雷似鐘般的號啕大哭……

於是, 在模糊的淚眼中, 我看到了這個令人心疼心酸的父親用淚水向我顯影出兒子張龍的那一張張生命底片——

維和中的張龍

“現在誰一提俺老兒子張龍, 俺心窩這塊就難受。 俺老兒子是1988年陰曆12月初六那天生的, 就在老家吉林榆樹育民鄉這塊。 俺還有一個大兒子, 比老兒子大7歲。 農村人嘛, 當時俺和他媽就想再生一個女娃,

結果還是兒子。 俺老兒子學習可好了, 在全縣都拔尖。

可能受他哥當兵的影響, 2008年高考, 老兒子沒怎麼費勁, 就考上了黑龍江大學國防生。 那可不是, 十裡八村認識俺家的人, 都說俺家祖墳冒青氣了。

大概2013年吧, 張龍在重慶通信學院任職培訓回來, 分到16集團軍的一個紅軍團, 給定的是通信連的副連職排長。 2014年7月, 他自個主動報的名, 被選去出國維和。 ”

張龍(右3)和戰友以飲料代酒慶祝維和取得階段性成果。

“誰能料到啊!其實維和任務眼瞅著就結束了, 偏偏在2015年2月9號那天, 老兒子突然感到肚子上邊疼, 病狀就是發熱、噁心、嘔吐, 渾身無力。 那塊的醫療條件你也知道, 怎麼能跟國內比啊!折騰來折騰去, 張龍最後是被塞內加爾達卡一家什麼醫院檢查出來的, 懷疑是肝腫瘤。 老兒子多聰明啊, 他上網查詢嚇了一大跳:如果是惡性腫瘤, 發現就是晚期, 頂天只能多活幾個月。

這事攤到誰頭上誰不害怕呀!但該咋地是咋地, 俺挺佩服老兒子的, 他當一回兵沒白當。 俺後來聽維和回來的團長、營長說, 張龍挺鎮定,該幹啥幹啥。

張龍回國第一次手術留下的疤痕

維和人員都是一個蘿蔔頂幾個坑,忙不過來,不僅兵要站崗,幹部也要白天、晚上各站一班崗。看到張龍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的樣子,他戰友誰也不忍心讓他再站崗。但張龍有股子強勁:‘我不站崗的話,特別是夜崗,有的同志就要一宿站2班崗,白天還要正常參加工作,那怎麼能吃得消呢!現在馬里形勢這麼緊張,我們又處於維和結束準備啟程回國的特殊時期,更不能放鬆警惕!’要不那些小兵後來對俺回憶說:‘伯父,當時我們真不知道張龍的病情發展那麼快,他都那樣了,但一班崗沒少站,每一項工作都沒拉下。

張龍(中)和外國維和人員

“老兒子是2015年3月31號那天回國的,他是坐著輪椅被戰友抬下飛機的,整個人瘦了一大圈,他哥和他的不少戰友去接他的,誰看了誰能受得了啊!

老兒子從機場被直接送到長春208住的院,最終確診是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就是俺老百姓說的肝惡性腫瘤。4月3號那天,醫生對張龍進行了第一次大手術,從他體內取出6.7斤重那麼大個腫瘤。手術2個月後出院進入觀察期,8月,到醫院例行複查時,發現肝腫瘤復發,而且是多發轉移,醫生對俺家人私下說了,就是人已經不行了!老兒子自個心裡明鏡似的,他沒回國前就有心理準備,所以他反過來還安慰他那些戰友。

病中的張龍

當時,醫生特別交待俺家護理的人和他戰友說:‘病人現在疼得鑽心,要靠止痛藥才能起作用,所以有時病人情緒會失控,大喊大叫,甚至六親不認,你們思想要有準備,一定要有耐心。’但是,疼得滿頭大汗的老兒子卻常請求醫生護士:‘我不打止痛藥不行嗎!因為一打上它,人就有依賴性了!我是軍人,忍一忍就挺過去了。’疼得實在受不了啦,他就以‘我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為由,把陪護的人吱走,自個大被一蒙,在被窩裡疼得直叫喊。俺加上他2個戰友,還有他對象,一直侍候到老兒子走,他沒有一次因為疼得不行叫喊發火,給他治療的醫生護士都說:‘張龍意志力太堅強了!’”

“老兒子一直在堅持,當然希望出現奇跡了,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他自個天天看打的藥名,感到自己挺不住了。所以,從2016年過大年那天,他就開始交待後事了

張龍的父母在醫院護理兒子

3月16號那天,就是老兒子走的前兩天,老兒子都用了吃奶的勁說:‘你們都出去一下吧,讓我爸進來給我揉揉腿。’其實是老兒子要跟俺說話。老兒子非常吃力地說:‘爸呀,兒跟你說一件事,你得答應兒,兒走後,爸你可不能找部隊麻煩!什麼愛哭的孩子有奶吃!什麼部隊不答應條件,家長就不簽字!爸,你不要聽信別人說這些亂七八糟的話。部隊是有政策和紀律的,現在部隊又正在軍改,工作千頭萬緒,千萬別給部隊添亂了。而我們團又是紅軍部隊,有光榮傳統,部隊讓我們怎麼辦,爸你就怎麼辦。我從軍一回,沒給爸爸丟臉吧?爸,這事你能答應兒子不?’

現在,聽老兒子這麼一說,作為父親,俺哪受得了啊!用不好聽的話說,人都要死了,想的還是部隊。俺當時就哭出了聲:老兒子啊,你就放心吧!爸雖然是種地的農民,但基本覺悟還有,要不,能送你哥和你當兵去嗎!能同意你去維和嗎!只不過啊,你這病在國外給耽誤了,爸有點想不通……現在老兒子都這麼說了,是不放心老爸,所以,爸聽老兒子的!爸要犯渾,那老兒子在哪都會怨恨老爸的。老兒子,你就放心吧!老兒子聽俺這麼一說,沒再言語,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張龍的未婚妻小楠精心護理

3月17號,老兒子已被折磨得說不出話來,但意識還算清醒,他用眼神示意他物件小楠拿來筆紙,大夥幫他抬起胳膊,老兒子花了好一陣子工夫,才在紙條上歪歪扭扭地寫下兩行字,一行是:‘爸,對不起,你讓我走,太疼了,我放棄,你們也好解脫。一行是:‘楠(指物件)下輩子再在一起……’看到這些字,俺家裡的人和他戰友,沒一個不哭。

“俺老兒子死了都有兩個月了吧,2016年5月31號,在馬里維和的戰士申亮亮,不是犧牲了嗎,消息傳回國,我老兒子也被上級定為‘因公犧牲’。

今年春節前,老兒子部隊的周政委派了2個幹部到俺家,一個是副主任的頭說:‘團黨委決定2017年春節走訪慰問的第一個物件,就是你家!團裡剛剛開了年終總結表彰大會,張龍同志還被授予2016年‘感動團隊獎’了!今天,正好是張龍的生日,一會,我們把獎狀、獎盃和生日蛋糕拿到墓地……’那天,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也派人給俺家送來了慰問金。俺當時真想給部隊來人跪下,你說人都死快小一年了,部隊還沒忘他,還惦記俺們,俺心一暖,眼淚就不聽使喚了……

張龍墓地

俺說的這些,就是俺老兒子留在這個世上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俺這個當父親活著的一種念想吧……”

還有這麼一群無畏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國防生”三個字,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2014年夏天,來自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百餘名國防生隨海軍“鄭和”艦開始首次航海實習。不知在這7天的實習中,他們是否聽到過東華理工大學2005級國防生劉剛的名字。2011年6月20日,隸屬東海艦隊某部的他,在執行重大測量任務時,被巨浪挾裹著重重撞擊到崖壁礁石上不幸犧牲。據說在戰友將他的遺體從大海打撈起來時,他依然把測量杆緊緊抱在懷裡……

2013年7月17日,西南財經大學2006級國防生曹頓山,在新疆伊犁地區執行任務時,因搶救落水戰友不幸犧牲。得知這一消息,全體西財國防生,不管身在何方,不管現役或者退役,都集體為他默哀。一年後的清明節,財大學子為其種下一棵桂花樹,在學校光華園網站上,無數人為英雄點燭、獻花……

2016年11月6日,長安大學首屆國防生趙洪虎在網上刊發了一篇悼文,祭奠他七年前在國外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學張宏發,他在文章開頭寫道:

有一天,聽說他愛過的女孩結婚了。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想寫點什麼,但腦海裡還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怎麼寫,該從哪裡說起……

在長安大學國防生的集體記憶中,犧牲的烈士除了張宏發,還有長眠於雅魯藏布江底的黃凱。

……

允文允武 獻身國防

雖死猶生

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烈士們的精神

國防生,為國防生,為國防死。

前路漫漫,願與諸君共勉。

美術編輯 | 李藝萌

審校 | 陳昶宇

刊期:613期

投稿請發送至:zhedagfs@163.com

國防鷹工作室

張龍挺鎮定,該幹啥幹啥。

張龍回國第一次手術留下的疤痕

維和人員都是一個蘿蔔頂幾個坑,忙不過來,不僅兵要站崗,幹部也要白天、晚上各站一班崗。看到張龍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的樣子,他戰友誰也不忍心讓他再站崗。但張龍有股子強勁:‘我不站崗的話,特別是夜崗,有的同志就要一宿站2班崗,白天還要正常參加工作,那怎麼能吃得消呢!現在馬里形勢這麼緊張,我們又處於維和結束準備啟程回國的特殊時期,更不能放鬆警惕!’要不那些小兵後來對俺回憶說:‘伯父,當時我們真不知道張龍的病情發展那麼快,他都那樣了,但一班崗沒少站,每一項工作都沒拉下。

張龍(中)和外國維和人員

“老兒子是2015年3月31號那天回國的,他是坐著輪椅被戰友抬下飛機的,整個人瘦了一大圈,他哥和他的不少戰友去接他的,誰看了誰能受得了啊!

老兒子從機場被直接送到長春208住的院,最終確診是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就是俺老百姓說的肝惡性腫瘤。4月3號那天,醫生對張龍進行了第一次大手術,從他體內取出6.7斤重那麼大個腫瘤。手術2個月後出院進入觀察期,8月,到醫院例行複查時,發現肝腫瘤復發,而且是多發轉移,醫生對俺家人私下說了,就是人已經不行了!老兒子自個心裡明鏡似的,他沒回國前就有心理準備,所以他反過來還安慰他那些戰友。

病中的張龍

當時,醫生特別交待俺家護理的人和他戰友說:‘病人現在疼得鑽心,要靠止痛藥才能起作用,所以有時病人情緒會失控,大喊大叫,甚至六親不認,你們思想要有準備,一定要有耐心。’但是,疼得滿頭大汗的老兒子卻常請求醫生護士:‘我不打止痛藥不行嗎!因為一打上它,人就有依賴性了!我是軍人,忍一忍就挺過去了。’疼得實在受不了啦,他就以‘我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為由,把陪護的人吱走,自個大被一蒙,在被窩裡疼得直叫喊。俺加上他2個戰友,還有他對象,一直侍候到老兒子走,他沒有一次因為疼得不行叫喊發火,給他治療的醫生護士都說:‘張龍意志力太堅強了!’”

“老兒子一直在堅持,當然希望出現奇跡了,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他自個天天看打的藥名,感到自己挺不住了。所以,從2016年過大年那天,他就開始交待後事了

張龍的父母在醫院護理兒子

3月16號那天,就是老兒子走的前兩天,老兒子都用了吃奶的勁說:‘你們都出去一下吧,讓我爸進來給我揉揉腿。’其實是老兒子要跟俺說話。老兒子非常吃力地說:‘爸呀,兒跟你說一件事,你得答應兒,兒走後,爸你可不能找部隊麻煩!什麼愛哭的孩子有奶吃!什麼部隊不答應條件,家長就不簽字!爸,你不要聽信別人說這些亂七八糟的話。部隊是有政策和紀律的,現在部隊又正在軍改,工作千頭萬緒,千萬別給部隊添亂了。而我們團又是紅軍部隊,有光榮傳統,部隊讓我們怎麼辦,爸你就怎麼辦。我從軍一回,沒給爸爸丟臉吧?爸,這事你能答應兒子不?’

現在,聽老兒子這麼一說,作為父親,俺哪受得了啊!用不好聽的話說,人都要死了,想的還是部隊。俺當時就哭出了聲:老兒子啊,你就放心吧!爸雖然是種地的農民,但基本覺悟還有,要不,能送你哥和你當兵去嗎!能同意你去維和嗎!只不過啊,你這病在國外給耽誤了,爸有點想不通……現在老兒子都這麼說了,是不放心老爸,所以,爸聽老兒子的!爸要犯渾,那老兒子在哪都會怨恨老爸的。老兒子,你就放心吧!老兒子聽俺這麼一說,沒再言語,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張龍的未婚妻小楠精心護理

3月17號,老兒子已被折磨得說不出話來,但意識還算清醒,他用眼神示意他物件小楠拿來筆紙,大夥幫他抬起胳膊,老兒子花了好一陣子工夫,才在紙條上歪歪扭扭地寫下兩行字,一行是:‘爸,對不起,你讓我走,太疼了,我放棄,你們也好解脫。一行是:‘楠(指物件)下輩子再在一起……’看到這些字,俺家裡的人和他戰友,沒一個不哭。

“俺老兒子死了都有兩個月了吧,2016年5月31號,在馬里維和的戰士申亮亮,不是犧牲了嗎,消息傳回國,我老兒子也被上級定為‘因公犧牲’。

今年春節前,老兒子部隊的周政委派了2個幹部到俺家,一個是副主任的頭說:‘團黨委決定2017年春節走訪慰問的第一個物件,就是你家!團裡剛剛開了年終總結表彰大會,張龍同志還被授予2016年‘感動團隊獎’了!今天,正好是張龍的生日,一會,我們把獎狀、獎盃和生日蛋糕拿到墓地……’那天,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也派人給俺家送來了慰問金。俺當時真想給部隊來人跪下,你說人都死快小一年了,部隊還沒忘他,還惦記俺們,俺心一暖,眼淚就不聽使喚了……

張龍墓地

俺說的這些,就是俺老兒子留在這個世上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俺這個當父親活著的一種念想吧……”

還有這麼一群無畏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國防生”三個字,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2014年夏天,來自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百餘名國防生隨海軍“鄭和”艦開始首次航海實習。不知在這7天的實習中,他們是否聽到過東華理工大學2005級國防生劉剛的名字。2011年6月20日,隸屬東海艦隊某部的他,在執行重大測量任務時,被巨浪挾裹著重重撞擊到崖壁礁石上不幸犧牲。據說在戰友將他的遺體從大海打撈起來時,他依然把測量杆緊緊抱在懷裡……

2013年7月17日,西南財經大學2006級國防生曹頓山,在新疆伊犁地區執行任務時,因搶救落水戰友不幸犧牲。得知這一消息,全體西財國防生,不管身在何方,不管現役或者退役,都集體為他默哀。一年後的清明節,財大學子為其種下一棵桂花樹,在學校光華園網站上,無數人為英雄點燭、獻花……

2016年11月6日,長安大學首屆國防生趙洪虎在網上刊發了一篇悼文,祭奠他七年前在國外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學張宏發,他在文章開頭寫道:

有一天,聽說他愛過的女孩結婚了。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想寫點什麼,但腦海裡還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怎麼寫,該從哪裡說起……

在長安大學國防生的集體記憶中,犧牲的烈士除了張宏發,還有長眠於雅魯藏布江底的黃凱。

……

允文允武 獻身國防

雖死猶生

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烈士們的精神

國防生,為國防生,為國防死。

前路漫漫,願與諸君共勉。

美術編輯 | 李藝萌

審校 | 陳昶宇

刊期:613期

投稿請發送至:zhedagfs@163.com

國防鷹工作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