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成就了一代帝王,一段佳話,死後被追封為皇帝!此人是誰?

文/真真

李成器劇照


翻看歷史各朝各代的皇家史, 毋庸置疑的是一部血濃於水, 血肉相殘的血淚史。 皇位, 使親情在其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使人容易喪失理智, 但凡事都有例外, 也有人能在誘惑力巨大的皇位面前保持難得清醒。 他不但讓出了一代帝王, 一個盛世, 更成就了自己, 死後還被追封為皇帝。 此人是誰呢?

他的名字幾戶被淹沒在滾滾浪潮的歷史海洋中, 此人就是李成器。 說起李成器也許知道的人比較少, 但說起他成就的一代帝王的名字, 幾乎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 這位帝王就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李隆基, 而李成器就是李隆基的哥哥。

李成器, 唐睿宗李旦的長子, 母為睿宗元配肅明劉皇后, 少年時代的李成器才氣過人。 元年(684年), 武則天立李旦為皇帝, 年僅六歲的李成器作為長子被立為皇太子。 天授元年(690年), 武則天正式稱帝,

改國號為周, 史稱武周。 李旦結束了傀儡皇帝的生活, 被降為皇嗣, 李成器也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太子生涯, 被降稱皇孫。

唐睿宗李旦劇照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 唐中宗(唐睿宗李旦的哥哥)駕崩, 唐中宗的韋皇后立李重茂為皇帝, 並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

韋後為了效仿武則天, 獨攬大權, 欲掃除大權道路上的障礙——太尉李旦和太平公主。 而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強強聯手, 先發制人, 殺死韋後及其黨羽, 擁立李旦為帝。

李旦為帝后, 立誰為太子呢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有資格被立嗣的人有兩個, 一個是嫡長子李成器, 而且李成器在六歲時就曾被立為太子。 第二個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 他討平韋後, 擁立唐睿宗李旦有功。 立誰呢?李旦左右為難。

李成器以“國家安則先嫡長, 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 主動辭讓太子之位。 為什麼在誘惑力巨大的皇位面前, 李成器卻選擇退讓呢?這和他從小的經歷有關。 他的父親李旦六年的傀儡皇帝生涯, 每天都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幼時的李成器生活在這種恐懼之中, 在成長的過程中, 看到了宮中太多的悲劇使他更加渴望親情, 同時他也不想成為野心勃勃的姑母——太平公主問鼎最高權利的墊腳石。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李成器心甘情願的選擇了退讓, 即使在太平公主的一再的煽動下,

李成器最終也經受住了考驗。 李成器的退讓, 成就了一個盛世——“開元盛世”和一代帝王, 也成就了他自己榮耀而安寧的後半生, 最終也成就了歷史上皇家兄弟最手足情深的佳話與典範。

開元二十九年(742)冬, 李成器(此時改名為李憲)這年十一月死, 享年六十三。 唐玄宗知死訊, 號啕痛哭。 第二天, 玄宗下詔, 追懷其高尚品德, 追諡其為“讓皇帝”, 恩惠蔭及子孫, 而這一切都應歸功於李成器明智的決定。

這也許應了世人常說的那句話:有舍必有得, 有大舍必有大得。 李成器在皇位面前的清醒, 捨棄了皇位, 但避免了玄武門之變的重演, 也成就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自己的後半生, 以及兄弟手足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