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資治通鑒劄記478 漢帝國第一次貨幣政策的大爭論

⑥作顧成廟。 〔服虔曰:顧成廟, 在長安城南;還顧見城, 故名之。 應劭曰:帝自為廟, 制度卑狹, 若顧望而成, 猶文王靈台不日成之, 故曰顧成也。 如淳曰:身存而為廟, 若周之顧命也。 景帝廟號德陽, 武帝廟號龍淵, 昭帝廟號徘徊, 宣帝廟號樂遊, 元帝廟號長壽, 成帝廟號陽池。 師古曰:以還顧見城, 於義無取;又, 書本不作城郭字。 應說近之。 〕【按:這是個比較特殊的制度, 後代似乎沒有。 就是帝王在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建立廟宇了。 這似乎是有活著而為神靈的意思。 當代討論這個制度的也很少。 與我們後代的太廟的制度也不一樣。

五年(丙寅, 西元前一七五年)

①春, 二月, 地震。

②初, 秦用半兩錢, 〔秦半兩錢, 重如其文。 〕高祖嫌其重, 難用, 更鑄莢錢。 〔更, 工衡翻;下同。 如淳曰:如榆莢也。 莢, 音頰。 杜佑曰:莢錢, 如榆莢, 重一銖, 半徑五分, 文曰"漢興", 即應劭所謂五分錢。 〕於是物價騰踴, 米至石萬錢【按:就是以次充好的金屬貨幣。

你還要按原先代表的面值是用, 自然價值就降低了。 增大品質次的貨幣供應量。 物價飛漲。 效果同我們今日增發紙幣, 通貨膨脹性質相仿佛。 】。 夏, 四月, 更造四銖錢;〔應劭曰:文帝以五分錢太輕小, 更作四銖錢, 文亦曰"半兩", 今民間半兩錢最輕小者是也。 〕【按:稍微增加了貨幣的重量, 在金屬貨幣這裡, 增加貨幣的重量其實就是增加貨幣的品質。 今天的說法就是增加幣值。 】除盜鑄錢令, 使民得自鑄【按:貨幣鑄造自由化。 不再是中央政府一手把控。 目的是增加貨幣供給。 貨幣手段的需要量的提升, 說明當時經濟發展了, 社會出現了大量的產品剩餘, 開始用於市場交換, 這必然導致對貨幣的需求量的上升。 這叫引起了下面賈誼的對策,
而他的貨幣政策和文帝當時實行的貨幣政策是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