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澄海樟林東隴在清末就已經有各種新式學堂,紛紛取代私塾!

樟東記憶:民國時期樟林東隴的學校

(澄海蘇北中學 許旭綿)

樟林和東隴都是文化積澱深厚的百載商埠。 科舉時代人才輩出, 也不乏達官顯貴。 1904年慈禧太后採納張之洞、袁世凱等人的意見, 決定廢除科舉, 採用與西方接軌的學校制度。 1904年清朝最後一次官制改革, 也為科舉轉學校作了頂層設計。 後來這種制度一直影響著民國的教育。

樟林東隴在清末就已經有各種新式學堂, 紛紛取代私塾。 但直到1949年之前, 樟東仍有私塾20多家, 新式學校和舊式私塾同時並存。 老百姓稱這兩種教育為“讀新書”和“讀老書”。 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 樟東兩鄉已經有新式學校十多所。

樟林養正學堂。 由西社陳海珊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創建于樟林文廟。 後因澄海有學校與之同名, 就改名“切正學校”, 民國五年(1916年), 切正學校遷往南社翁厝池朴祖祠辦學。

(現在的樟林萃英小學)

樟林萃英高等小學校。 民國五年, 切正學校遷離樟林文廟, 文廟原址成立“萃英高等小學校”。

樟林廣智高等小學校。 由塘西陳淑瑜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創辦于樟林塘西風伯廟。

樟林樹礎初等小學校。 由西社鄭國南於民國十年(1921年)創建於三儒裡鄭家祠。

樟林廣德初等小學校。 由南社陳植生、東社許卓之諸維新派創建于南社楊家祠。

樟林私立開智學校。創辦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

樟林南社鄉公立初小。創辦于清末,由南社鄉眾組織校董會,呈請省提學司立案,民國十八年(1927年)獲得批准。

樟林私立奠國初小。創辦於清光緒七年(1882年),初為私塾,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改為小學。

(藍氏種玉堂)

樟林私立種玉初小。於民國十五年由樟林藍氏宗祠“種玉堂”創辦,以藍氏宗祠為校舍,得到藍氏海外華僑資助辦學。

樟林天主教敬德學校。由樟林天主教堂主辦,屬教會學校。

(樟林基督教堂)

樟林基督教樟光學校。由樟林基督教堂主辦,屬教會學校。

(蘇北中學老校舍)

私立蘇北初等中學校。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塘西人陳卓凡將廣智學校改建為初等中學。公推陳卓凡為董事長,聘請王鼎新為校長,第一屆入學學生221人。

東隴毓英小學堂。由東隴村舉人彭鑫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創辦于東隴李氏大宗祠內李祠(即後來的鎮三小學)。原為蒙學私塾,後改名毓英學堂。

東隴平民學校。由東隴順天善堂創辦,以樟東路順天善堂為校舍,東隴村徐厝人徐甲胄為校長。

(東隴真光小學校長許四維先生)

東隴基督教真光小學。由東隴水寨基督教堂主辦,以基督教堂為校舍,由畢業于南京神學院的潮安縣浮洋林泉村人許四維擔任校長。(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由南社陳植生、東社許卓之諸維新派創建于南社楊家祠。

樟林私立開智學校。創辦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

樟林南社鄉公立初小。創辦于清末,由南社鄉眾組織校董會,呈請省提學司立案,民國十八年(1927年)獲得批准。

樟林私立奠國初小。創辦於清光緒七年(1882年),初為私塾,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改為小學。

(藍氏種玉堂)

樟林私立種玉初小。於民國十五年由樟林藍氏宗祠“種玉堂”創辦,以藍氏宗祠為校舍,得到藍氏海外華僑資助辦學。

樟林天主教敬德學校。由樟林天主教堂主辦,屬教會學校。

(樟林基督教堂)

樟林基督教樟光學校。由樟林基督教堂主辦,屬教會學校。

(蘇北中學老校舍)

私立蘇北初等中學校。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塘西人陳卓凡將廣智學校改建為初等中學。公推陳卓凡為董事長,聘請王鼎新為校長,第一屆入學學生221人。

東隴毓英小學堂。由東隴村舉人彭鑫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創辦于東隴李氏大宗祠內李祠(即後來的鎮三小學)。原為蒙學私塾,後改名毓英學堂。

東隴平民學校。由東隴順天善堂創辦,以樟東路順天善堂為校舍,東隴村徐厝人徐甲胄為校長。

(東隴真光小學校長許四維先生)

東隴基督教真光小學。由東隴水寨基督教堂主辦,以基督教堂為校舍,由畢業于南京神學院的潮安縣浮洋林泉村人許四維擔任校長。(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