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鬼穀子的人生智慧——葉權鋒談(四)

《鬼穀子》說:“欲聞其聲反默, 欲張反斂, 欲高反下, 欲取反予。 欲開情者, 象而比之, 以牧其辭。 ”我們想聽別人說話就用沉默來逗引他, 想讓對方開口講話, 自己反而閉口不談, 想讓對方情緒高漲而誇誇其談, 自己反而低沉。 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 就先給予他點什麼。

有時, “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 處理問題既需要果斷, 也要善於忍耐, 等待最適宜的時機, 一代明君康熙除去鼇拜的故事, 再次說明了進退潛規則的好處。

根據祖宗的慣例, 康熙滿14歲那年舉行了親政大典。 可是親政後的康熙帝, 仍然沒有實權, 鼇拜繼續大權獨攬。 皇帝與權臣之間的矛盾, 終於在如何對待蘇克薩哈的問題上公開化了。

蘇克薩哈是順治皇帝臨終時指定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一, 一向為鼇拜所妒忌。 在一次朝會上, 鼇拜對康熙帝說:“蘇克薩哈心懷不軌, 意圖謀反, 我已下令將他抓了起來。

請皇上同意將蘇克薩哈立即正法。 ”

此時康熙儘管對鼇拜的做法不滿, 可自知實力太差, 遠不是鼇拜的對手, 所以只好忍耐。 雖然表面上一個要殺, 一個不准殺, 誰也不肯讓步, 但實際上還是鼇拜勢力更大。 鼇拜一氣之下, 袖子一拂, 揚長而去。 滿朝文武, 人人惶恐, 沒人敢說話。 鼇拜一回到家, 馬上傳令絞殺蘇克薩哈, 同時誅殺了他的一家人。

康熙聽到蘇克薩哈被處死的消息後, 氣得兩眼冒火, 決心要除掉這個欺君擅權的鼇拜。 但是, 康熙心裡清楚, 鼇拜羽翼豐滿, 並且掌握著朝廷的軍政大權, 親信黨羽遍及朝廷內外。 而且其身高力大, 武藝高強, 平時出入總是戒備森嚴。 康熙帝深知要除掉鼇拜絕非一件易事, 弄不好, 會激起兵變, 那麼, 他這皇帝的位子也就別想再坐了。

經過一夜的冥思苦想, 康熙帝最後定下了剷除鼇拜的計策。

第二天鼇拜上朝時, 康熙帝不露聲色, 也不再提蘇克薩哈的事情, 仿佛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昨天那場爭執。

鼇拜心裡卻暗自得意:“皇上到底是個小孩子,

你一厲害, 他就軟下來了。 ”其實他哪裡知道, 這是康熙帝高明的地方, 先忍一步為的是最終的勝利。

沒過幾天, 康熙帝給鼇拜晉爵位, 加封號, 又給鼇拜的兒子加官晉爵, 鼇拜心裡美滋滋的。

康熙一面故作軟弱無能, 穩住鼇拜, 一面挑選了十幾個機靈的小太監, 在宮內舞刀弄棒, 練習角力摔跤。 康熙帝自己也加入摔跤隊伍, 與小太監們對陣取樂。 消息傳到宮外, 大家認為只不過是小皇帝變著法子鬧著玩罷了。 鼇拜進宮奏事, 見一夥小太監們練習摔跤, 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 也認為是小皇帝瞎折騰, 鬧著玩。

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機智, 沉默忍耐, 康熙確實有過人之處。 所以從表面上看, 朝中大事一切照舊, 鼇拜還是那樣為所欲為,

康熙對鼇拜還是那樣信賴, 鼇拜漸漸放鬆了戒備。 練習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監們, 技藝逐漸純熟。 康熙見時機已到, 決定向鼇拜下手。

一天, 康熙派人通知鼇拜, 說是有要事商量, 請他立即進宮。 鼇拜直奔宮中, 康熙此時正和小太監們摔跤玩, 鼇拜上前, 正要與康熙打招呼, 十幾個小太監打打鬧鬧地到了鼇拜身邊。 說時遲, 那時快, 他們一擁而上, 拉胳膊扯腿地將毫無防備的鼇拜扳倒在地。 等鼇拜很快反應過來, 感到大事不妙, 急得掙扎反抗時, 十幾個小太監已牢牢地將他制伏在地, 哪裡肯讓他脫身。 他們拿來準備好的繩索, 將鼇拜捆了個結結實實。

康熙正顏厲色地對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鼇拜說:“你欺淩幼主,圖謀不軌,飛揚跋扈,濫殺無辜。今日下場,是你罪有應得。你鼇拜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嚴懲,絕不寬待。”

鼇拜自知難逃一死,緊緊地閉著雙眼,一句話也不說,只能像待宰的羔羊那樣,任人宰割!

這正像老子的“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老子這句話體現出卓越的辯證思想。為了捉住敵人,事先要放縱敵人。這是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計謀。

這個歷史故事給我們展示了進退規則中暗含的玄機。故事中的康熙皇帝少年時期便明白了進退潛規則,給我們的啟示就更大了,退有時是為了更好的進,特別是當我們的力量還處在弱勢的地位時,更應該多一些隱忍,等待機會成熟之時才大顯身手,達到極佳的效果。

康熙正顏厲色地對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鼇拜說:“你欺淩幼主,圖謀不軌,飛揚跋扈,濫殺無辜。今日下場,是你罪有應得。你鼇拜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嚴懲,絕不寬待。”

鼇拜自知難逃一死,緊緊地閉著雙眼,一句話也不說,只能像待宰的羔羊那樣,任人宰割!

這正像老子的“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老子這句話體現出卓越的辯證思想。為了捉住敵人,事先要放縱敵人。這是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計謀。

這個歷史故事給我們展示了進退規則中暗含的玄機。故事中的康熙皇帝少年時期便明白了進退潛規則,給我們的啟示就更大了,退有時是為了更好的進,特別是當我們的力量還處在弱勢的地位時,更應該多一些隱忍,等待機會成熟之時才大顯身手,達到極佳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