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管理者全程參與到團隊歷練中去,要比說教管用得多!

文 / 蘇勇

蘇 勇

我還知道你非常重視企業文化, 我知道你有這麼幾句話——為股東創造價值, 為員工創造機會, 為社會創造效益。 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而言, 你覺得企業文化能夠起什麼樣的作用?

李東生

其實企業文化簡單講, 第一個它是企業的價值觀。 大家一種共同的認識觀念, 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追求。 第二個, 企業文化是一種工作習慣。 如果企業文化建設真的成功, 那企業文化是會深入到員工的思想深處成為一種行為習慣的。 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 企業文化的要求能夠成為員工很自然的一種反應,

那才是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 換句話說, 企業文化應該通過員工的行為習慣反映出來, 成為他們處理問題的一種自然反應, 否則就不是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

蘇 勇

那你覺得TCL推行了三十幾年的這種企業文化, 現在是否完全能夠通過員工的言行體現出來呢?

李東生

坦率地講, 還是不能夠完全體現。 因為這裡面還是會有落差的, 但企業文化作為導向, 我們倒是一貫的。 譬如說, 我們最早提出“為顧客創造價值, 為員工創造機會, 為社會創造效益”。 這是我們企業文化中最早的核心理念。 在2004年我們重組上市之後, 企業變成一個公眾公司, 我們的核心理念就稍微做了一點改動——為顧客創造價值, 為員工創造機會, 為社會承擔責任,

為股東創造效益。 這加了一個“為股東”, 前三個都是基本沒變的。 至於說企業的願景, 目標, 它按照不同的階段, 還是會有調整的, 那現在我們定義企業的目標, 就是說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我們要成為全球化的智慧產品製造和互聯網應用服務的企業集團。 所以強調了全球化, 要從中國走向全世界。 另外還是一個工業實體, 就是智慧產品製造以及互聯網應用和服務的產業集團, 這是企業的轉型。 基於實業, 但還要擴展到互聯網應用和服務。 因為我們做的這種產品本身就已經是把智慧的互聯網技術嵌入其中,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這個轉變。 願景在每一個階段它會有一點變化。

蘇 勇

對, 因為要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嘛。

李東生

對。

蘇 勇

我們去過了一些企業, 大家都覺得做實業非常困難啊, 目前可能是一個相對比較困難的時期。 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這個是不是意味著TCL又處在一個新的重生的階段?

李東生

確實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 實業界普遍感覺到經營非常困難, 這也不單是在中國, 而是全球性的。 從客觀上來講, 是由於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中國經濟的增長沒有預期的好。 這意味著市場需求沒有預期的大。 而供應呢, 又是充足的。 特別在中國, 我們大部分行業產能都是充足的, 甚至是過剩的。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 大家覺得經營壓力很大, 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從發展來看, 企業會產生分化。 能夠在這個轉變當中, 通過自身的這種轉型、升級,

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能夠創造新的發展空間的企業, 在未來, 就能夠在一個更高的水準上去發展。 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 可能會在這一輪競爭當中被淘汰掉。 這一個過程淘汰掉的企業會很痛苦, 但是在轉型中的企業, 也會很艱難。 為什麼?一些企業要被淘汰掉了, 快要消亡了, 它消亡之前肯定會做很多自救的動作, 這樣的話, 使得整個產業的競爭環境會更趨於惡劣。 譬如說價格戰, 就會有很多。 市場出現低於成本銷售的產品, 因為它活不下去了, 它要等錢發工資, 那就沒辦法, 產品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吧。 這個過程就是使得好的企業也很艱難。 但經歷過這個階段之後, 我相信實業一定會迎來下一輪的發展和一個好時期,
對於這一點, 我是堅信的。 困難是存在的, 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我同意對中國經濟L型發展這個判斷, 也許還需要撐兩年, 或者三年。 但是只要企業堅持按照自己的目標持續地努力, 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下一輪經濟的發展當中, 你就會成為贏者。

蘇 勇

這是不是意味著整個中國的製造業、中國的實業, 乃至中國的經濟, 它本身也得經歷重生這樣一個過程?

李東生

嗯, 但“重生”可能講得比較重了, 當然至少得經歷一個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過程。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 企業經受不了考驗, 就可能被淘汰掉了。

蘇 勇

好, 最後一個問題, 昨天我們去TCL惠州總部, 看到大螢幕在播放你帶領團隊走戈壁, 重走玄奘之路的短片,叫作“鷹旅戈行”。我還注意到你以前還帶著大家去過延安。

李東生

對。

蘇 勇

那你帶著團隊去做勵志活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你覺得這有沒有真正起到預期的作用?

李東生

這種活動,就我聽到的反應和我自己的親身體驗而言,我覺得還是挺有作用的。

蘇 勇

體現在哪裡?

李東生

2006年,就是《鷹的重生》那個系列文章發表之後,沒多久我們就做了一個團隊拓展,那一次就是走延安,走黃帝陵,走壺口瀑布。這一次呢,我們是走戈壁。實際上也是我們提出“雙加轉型戰略”要落地、國際化和雙加轉型雙輪驅動戰略要落地的一次宣誓。中國企業的管理風格總會帶上很多中國文化的烙印。

蘇 勇

是。

李東生

我覺得一個好的管理方式,它一定會和中國優秀的思想文化有關聯。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按照中國化的思維去做團隊文化建設,我們也比較熟悉團隊大部分成員,瞭解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方式。這一次“鷹旅戈行”非常艱難,我們在戈壁上待了四天三夜。

蘇 勇

你親自走完全程嗎?

李東生

實際上,我沒有靠腿走完全程,但是我跟著走了全程。

蘇 勇

哦,參與了全程。

李東生

因為我這個年紀,體能是跟不上了。

蘇 勇

對對對。

李東生

是受不了。我們走得最長一天是一天走了13個小時,7點半出發,最後一個團隊到達時8點半了。我們分為13個團隊,設了一個獎,整個團隊成員都完成全程活動的,就可以獲得這個獎。在最艱難的時候,肯定有人走不太動,但為了讓自己所在的團隊有機會拿這個獎。他們堅持不放棄,“為了這個團隊,我就一定要走完全程,大家定的這個目標,我不能拖團隊的後腿。”所以那個團隊某個人進來之後,我們迎接的很多人眼淚都流出來了。他們非常艱難地走完最後一公里,那一公里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攙扶著,一步一步地挪著往前走。這種精神的培育,它是能夠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通過這種歷練的團隊精神,比通過其他各種說教要有效得多。而且這一次活動,讓我覺得特別欣慰的是,我們很多外籍高管也跟著走。

重走玄奘之路的短片,叫作“鷹旅戈行”。我還注意到你以前還帶著大家去過延安。

李東生

對。

蘇 勇

那你帶著團隊去做勵志活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你覺得這有沒有真正起到預期的作用?

李東生

這種活動,就我聽到的反應和我自己的親身體驗而言,我覺得還是挺有作用的。

蘇 勇

體現在哪裡?

李東生

2006年,就是《鷹的重生》那個系列文章發表之後,沒多久我們就做了一個團隊拓展,那一次就是走延安,走黃帝陵,走壺口瀑布。這一次呢,我們是走戈壁。實際上也是我們提出“雙加轉型戰略”要落地、國際化和雙加轉型雙輪驅動戰略要落地的一次宣誓。中國企業的管理風格總會帶上很多中國文化的烙印。

蘇 勇

是。

李東生

我覺得一個好的管理方式,它一定會和中國優秀的思想文化有關聯。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按照中國化的思維去做團隊文化建設,我們也比較熟悉團隊大部分成員,瞭解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方式。這一次“鷹旅戈行”非常艱難,我們在戈壁上待了四天三夜。

蘇 勇

你親自走完全程嗎?

李東生

實際上,我沒有靠腿走完全程,但是我跟著走了全程。

蘇 勇

哦,參與了全程。

李東生

因為我這個年紀,體能是跟不上了。

蘇 勇

對對對。

李東生

是受不了。我們走得最長一天是一天走了13個小時,7點半出發,最後一個團隊到達時8點半了。我們分為13個團隊,設了一個獎,整個團隊成員都完成全程活動的,就可以獲得這個獎。在最艱難的時候,肯定有人走不太動,但為了讓自己所在的團隊有機會拿這個獎。他們堅持不放棄,“為了這個團隊,我就一定要走完全程,大家定的這個目標,我不能拖團隊的後腿。”所以那個團隊某個人進來之後,我們迎接的很多人眼淚都流出來了。他們非常艱難地走完最後一公里,那一公里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攙扶著,一步一步地挪著往前走。這種精神的培育,它是能夠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通過這種歷練的團隊精神,比通過其他各種說教要有效得多。而且這一次活動,讓我覺得特別欣慰的是,我們很多外籍高管也跟著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