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互聯時代管理者角色與素質要求

文 / 黃津孚 宇長春

2003年12月, 在瑞士召開的第一次“資訊社會世界峰會”上, 與會代表宣佈:“我們深信不疑, 我們正在共同邁入一個極具潛力的新時代, 一個資訊社會的新時代, 一個擴展人類溝通和交流的新時代。 ”自此經過十餘年的全球資訊化的發展, 人類已進入了智慧互聯時代。

智慧互聯是從電腦、互聯網等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開始, 由科技革命引發產業革命, 逐漸演變成一種新的社會經濟運行模式, 一種新的社會文化, 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整個世界, 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不同於工業化時代的新的歷史階段。

管理是組織生存發展的需要。 時代不同了, 管理場景變了, 管理行為、管理者的角色和素質必將應時而變。

一、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情景

與工業化時代相比, 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情景發生了以下變化:

1.宏觀環境:以智慧互聯為主線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進行;全球化雖有波折但勢不可擋,

特別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有力推動全球化的深入進行;智慧互聯帶動消費革命, 個性化趨勢明顯;智慧互聯帶動新一輪產業革命, 一個接一個行業重新洗牌, 企業間合作競爭在更大規模範圍內進行;智慧互聯也推動了國家、乃至全球公共治理的改善, 治國理政的效率提高, 人類可持續發展由計畫走向行動。

2.管理目標:企業的目標正在轉變, 由股東價值最大化轉向相關利益者合作共贏;國家管理的目標由GDP增長轉向可持續發展。

3.管理物件與組織邊界:管理的基礎是管理者對管理物件擁有權力, 而權力通常只在組織邊界內有效。 智慧互聯正在使組織邊界模糊化、柔性化。

工業化時代的企業邊界是由產權界定的;智慧互聯時代出現了所有權與佔用權、使用權靈活組合的趨勢, 出現了例如Airbnb(愛彼迎)、滴滴打車、靈活就業等所謂“共用經濟”的模式。 企業從相對封閉的組織, 變成相對開放的由若干利益相關者法人組成的“生態圈”, 這就要求管理者與利益相關者合作搞好管理。

大中型組織是一個具有社會、經濟、技術、生態和治理系統特性的複雜系統。 在科技進步加速、創新速度加快、合作與競爭範圍擴大, 互聯產生的社群權力的上升, 使管理物件更為複雜、多變、不確定, 給管理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4.被管理者:大部分管理者同時也是被管理者。 智慧互聯時代的被管理者受教育水準較高,

物質生活條件較好, 對組織有更高的期望, 價值觀存在代差。

5.管理者:智慧互聯時代參與管理的不僅是組織內各層次的主管, 還有組織內的員工、組織外的消費者、供應商, 還有例如ERP、綜合管理平臺等智慧決策系統。

二、智慧互聯時代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角色是特定場景中有關人際關係(義務、職責、權利)的社會約定和承諾。 管理者的任務和職責是為實現組織目標籌集和配置資源、建立相應秩序和營造相應的文化氛圍, 其基本手段就是計畫、組織、激勵、協調、控制和領導等管理職能。

與工業化時代相比, 智慧互聯時代管理者角色將發生以下三方面的轉變。

1.更多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如上所述, 在智慧互聯背景下, 管理者可以調度配置的資源,

不僅包括組織邊界內的客戶、管道、資金、資訊、人才等資源, 還包括供應鏈節點企業、產業企業聯盟成員、平臺客戶、簽約會員等商業生態圈的資源;管理者需要建立的秩序和營造的氛圍, 不僅包括組織邊界內的標準化、規章制度、行為規範, 而且還應包括為協調商業生態圈內合作夥伴行為的標準化、規章制度及道德規範。 和工業化時代的管理者相比, 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者, 與其說是權力邊界擴大了, 不如說責任內容更加廣泛、責任更重了。

例如:阿裡巴巴集團管理者的責任和權力不僅包括邊界以內的天貓、淘寶、螞蟻金服等直屬企業、難以計數的控股、參股公司, 還包括數以百十萬計在網路平臺上註冊經營的商戶;不僅包括2萬餘名正式員工, 還包括支付寶2.7億活躍用戶,如此等等。

2.管理者將成為人-機協同系統管理體系的設計者、管理標準制定者、解決方案的裁定者。工業化時代的管理者,常常需要親自去完成經營管理,諸如預測、決策、流程再造、成本控制的任務;而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者,面對複雜、緊迫的管理任務,常常需要依靠集體智慧,需要依靠互聯網、電腦、智慧化軟體、雲計算等智慧互聯工具。許多管理任務特別是計畫運籌、邏輯推理、過程監控等可以交由智慧化工具、智慧互聯系統完成。

例如在工業設計行業,為了吸引消費者,設計公司通過使用Web介面,為社會各方面的參與者提供例如T恤衫、錢包或汽車等商品的基本圖片,然後使用顏色、圖式和附件進行定制,以創造出大量的原創設計。這些設計可以供他人點評、打分和評比,以確定出最受歡迎的和在市場上最有可能成功的設計。美國T恤衫製造公司Threadless,將這種概念用在協同設計市場上,並且使其成為整個業務模式的核心。該公司社區的150萬名參與者,其中包含很大比例的客戶提交了設計,並且投票表決應印刷出哪種設計。通過利用社區的能量和創造性,Threadless能夠識別出早期趨勢和銷售機遇,並且獲得市場保障。設計方案得到採用,設計者將得到實物或現金獎勵。

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長達幾十年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多次嘗試解析與逆轉錄酶病毒相關的酶的晶體結構遭遇失敗,該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了一款稱為“Foldit”的蛋白質折疊遊戲,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簡單的折疊技術,嘗試處理虛擬分子。希望公民科學家説明他們得出蛋白質的準確模型。來自許多地方並具有多種教育背景的57,000多人參與了“Foldit”遊戲。結果在三周時間內,線上公民科學家遊戲玩家參與者解決了困擾科學家多年的難題,提供了對新型逆轉錄酶病毒藥物開發的重要洞察。

Versandhaus Walz是一家領先的德國零售商,門店遍佈各主要商業街,同時擁有線上網站以及郵購品牌。該公司的旗艦品牌將孕婦和嬰兒作為目標受眾。為了全方位瞭解客戶,該公司構建了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將線上環境與實體店環境融為一體,並利用雲計算支援的資料分析深入瞭解每一位元客戶,提供有關客戶購物行為的洞察,在此基礎上創建個性化的行銷方案,為每位元客戶提供適合其懷孕階段或嬰兒年齡的產品。結果客戶滿意度和消費水準得到了極大提升,其競爭地位得到加強。

在這裡,管理者的角色類似于編劇、導演或節目主持人,設計出一套管理方法,包括獎勵方法,選用恰當的智慧互聯工具,動員集體智慧解決問題。

3.高層管理者更多扮演組織領導者的角色。關於領導與管理的關係,美國著名學者約翰·科特進行了分析,領導與常規的管理計畫、組織、激勵、協調、控制不同,其作用主要體現在非常時期的重大決策,如指方向、定戰略、選將帥,以及關鍵時刻的鼓動、佈道(文化建設)、推動創新、引導變革、危機處理方面。更多採用分權、授權方式解決日常管理問題。

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堪稱組織領導者的典範。在強手佔領中國主流市場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為選擇的主營業務是通訊設備研發、製造與服務。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任正非決定採用“農村包圍城市”、以服務取勝的戰略,實現了先立足、後超越的目標,為此華為一直堅持研發投入不低於銷售收入10%的“鐵律”,至今獲得發明專利已居全球企業之首。2001年3月,正當華為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時候,任正非在企業內刊上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要求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始終保持危機感和艱苦奮鬥精神,不得有絲毫鬆懈;他在企業內大力宣導客戶第一的文化:“眼睛盯著客戶,屁股對著老闆”;他主張提拔重用年輕的有為者、價值貢獻者;他提出要跟著國家外交路線設計行銷路線,打入國際市場;在發現移動互聯成為資訊化大趨勢的時刻,任正非決定業務戰略轉型,果斷進入資訊終端智慧手機行業,2016年中國第一季度手機市場份額華為奪得第一,全球穩居前三。為一門心思搞事業,企業堅持不上市,而是實施員工持股體制;任正非在華為實施輪值CEO制度,並不過問日常經營管理事項;公司有10多萬名員工,個人財產也相當可觀,但他一直保持簡樸的作風,出差坐經濟艙,來回從不讓人接送,依靠強大影響力帶領華為攀上一個又一個事業上的高峰。

2017年6月21日,“美國中小企業論壇”在底特律召開,企業家們聽說馬雲要做報告,蜂擁而至,入場券一票難求。馬雲向台下來自全美和加拿大3000多名小企業經營者呼籲:“請將中國視作一個機遇!”因為,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渴望品質消費的消費者、先進的支付、便捷的物流。馬雲借此機會喊話:“如果你錯過中國,那麼你就一定錯過了未來。”這就是運用影響力實現領導力的另一個例子。

智慧互聯時代管理邊界擴大了,關係節點增加了,領導者更傾向于分權。IBM商業價值研究院2016年的調查表明,企業高管為了整合外部力量創新,70%計畫擴大合作網路,54%希望更多來自外部力量創新。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主張更多分權決策的(48%)多於更多集中決策(30%)。張瑞敏為首的海爾高層管理者,為順應智慧互聯趨勢,將原先集中決策、分級管理的體制,轉變為由8萬多名員工合作競爭創業的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中高層管理者主要對這些經營體制定“遊戲規則”、戰略指導,業務上提供資訊服務,日常管理交由基層完成。

三、智慧互聯對管理者素質的要求

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備工業化時代的基本素質,如法制意識、誠信意識、科學素養、責任感、人文精神等,需要強調具備以下素質。

1.德商方面:管理者須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包容開放、合作共贏意識。

2.在智商方面,管理者需要更強的學習能力、變革適應能力和更高的競爭謀略。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4年來(2012-2015)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企業高管認為技術(72%)和市場(71%)改變競爭格局的力量大於監管(55%)、宏觀經濟因素(51%)和人員技能(48%)。就最近3-5年短期價值而言,半數以上的企業高管看好雲計算、移動解決方案及物聯網的應用。

產業融合為基調的行業變革正在加速進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己的行業專長應用於其他行業,行業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比如消費電子和健康保健業的“聯姻”催生了數位運動跟蹤產品製造商Fitbit;農用化學品巨頭孟山都正在發展“數位驅動型農業生產”,通過開發即時工具幫助農戶最大程度提高作物產量;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DNA測序公司Illumina合作,開發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

3.在情商方面,要進一步樹立和發揚企業家精神,需要更強的人文情懷與協調能力。

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面對前所未有的跨界競爭,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管理者必須有更多探索者的樂趣。智慧互聯時代要求管理者具有更強的風險承擔意志力。

4.在財商方面,管理者需要更強的資料意識、客戶意識、精益經營的意識和能力。

5.在體商中,管理者需要保持年輕化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充沛的精力。

《企業管理》雜誌,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聯合會主辦。統一刊號:CN11-1099/F ,郵發代號:2-650,每月5日出版,全彩印刷;全年12期,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還包括支付寶2.7億活躍用戶,如此等等。

2.管理者將成為人-機協同系統管理體系的設計者、管理標準制定者、解決方案的裁定者。工業化時代的管理者,常常需要親自去完成經營管理,諸如預測、決策、流程再造、成本控制的任務;而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者,面對複雜、緊迫的管理任務,常常需要依靠集體智慧,需要依靠互聯網、電腦、智慧化軟體、雲計算等智慧互聯工具。許多管理任務特別是計畫運籌、邏輯推理、過程監控等可以交由智慧化工具、智慧互聯系統完成。

例如在工業設計行業,為了吸引消費者,設計公司通過使用Web介面,為社會各方面的參與者提供例如T恤衫、錢包或汽車等商品的基本圖片,然後使用顏色、圖式和附件進行定制,以創造出大量的原創設計。這些設計可以供他人點評、打分和評比,以確定出最受歡迎的和在市場上最有可能成功的設計。美國T恤衫製造公司Threadless,將這種概念用在協同設計市場上,並且使其成為整個業務模式的核心。該公司社區的150萬名參與者,其中包含很大比例的客戶提交了設計,並且投票表決應印刷出哪種設計。通過利用社區的能量和創造性,Threadless能夠識別出早期趨勢和銷售機遇,並且獲得市場保障。設計方案得到採用,設計者將得到實物或現金獎勵。

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長達幾十年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多次嘗試解析與逆轉錄酶病毒相關的酶的晶體結構遭遇失敗,該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了一款稱為“Foldit”的蛋白質折疊遊戲,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簡單的折疊技術,嘗試處理虛擬分子。希望公民科學家説明他們得出蛋白質的準確模型。來自許多地方並具有多種教育背景的57,000多人參與了“Foldit”遊戲。結果在三周時間內,線上公民科學家遊戲玩家參與者解決了困擾科學家多年的難題,提供了對新型逆轉錄酶病毒藥物開發的重要洞察。

Versandhaus Walz是一家領先的德國零售商,門店遍佈各主要商業街,同時擁有線上網站以及郵購品牌。該公司的旗艦品牌將孕婦和嬰兒作為目標受眾。為了全方位瞭解客戶,該公司構建了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將線上環境與實體店環境融為一體,並利用雲計算支援的資料分析深入瞭解每一位元客戶,提供有關客戶購物行為的洞察,在此基礎上創建個性化的行銷方案,為每位元客戶提供適合其懷孕階段或嬰兒年齡的產品。結果客戶滿意度和消費水準得到了極大提升,其競爭地位得到加強。

在這裡,管理者的角色類似于編劇、導演或節目主持人,設計出一套管理方法,包括獎勵方法,選用恰當的智慧互聯工具,動員集體智慧解決問題。

3.高層管理者更多扮演組織領導者的角色。關於領導與管理的關係,美國著名學者約翰·科特進行了分析,領導與常規的管理計畫、組織、激勵、協調、控制不同,其作用主要體現在非常時期的重大決策,如指方向、定戰略、選將帥,以及關鍵時刻的鼓動、佈道(文化建設)、推動創新、引導變革、危機處理方面。更多採用分權、授權方式解決日常管理問題。

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堪稱組織領導者的典範。在強手佔領中國主流市場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為選擇的主營業務是通訊設備研發、製造與服務。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任正非決定採用“農村包圍城市”、以服務取勝的戰略,實現了先立足、後超越的目標,為此華為一直堅持研發投入不低於銷售收入10%的“鐵律”,至今獲得發明專利已居全球企業之首。2001年3月,正當華為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時候,任正非在企業內刊上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要求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始終保持危機感和艱苦奮鬥精神,不得有絲毫鬆懈;他在企業內大力宣導客戶第一的文化:“眼睛盯著客戶,屁股對著老闆”;他主張提拔重用年輕的有為者、價值貢獻者;他提出要跟著國家外交路線設計行銷路線,打入國際市場;在發現移動互聯成為資訊化大趨勢的時刻,任正非決定業務戰略轉型,果斷進入資訊終端智慧手機行業,2016年中國第一季度手機市場份額華為奪得第一,全球穩居前三。為一門心思搞事業,企業堅持不上市,而是實施員工持股體制;任正非在華為實施輪值CEO制度,並不過問日常經營管理事項;公司有10多萬名員工,個人財產也相當可觀,但他一直保持簡樸的作風,出差坐經濟艙,來回從不讓人接送,依靠強大影響力帶領華為攀上一個又一個事業上的高峰。

2017年6月21日,“美國中小企業論壇”在底特律召開,企業家們聽說馬雲要做報告,蜂擁而至,入場券一票難求。馬雲向台下來自全美和加拿大3000多名小企業經營者呼籲:“請將中國視作一個機遇!”因為,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渴望品質消費的消費者、先進的支付、便捷的物流。馬雲借此機會喊話:“如果你錯過中國,那麼你就一定錯過了未來。”這就是運用影響力實現領導力的另一個例子。

智慧互聯時代管理邊界擴大了,關係節點增加了,領導者更傾向于分權。IBM商業價值研究院2016年的調查表明,企業高管為了整合外部力量創新,70%計畫擴大合作網路,54%希望更多來自外部力量創新。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主張更多分權決策的(48%)多於更多集中決策(30%)。張瑞敏為首的海爾高層管理者,為順應智慧互聯趨勢,將原先集中決策、分級管理的體制,轉變為由8萬多名員工合作競爭創業的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中高層管理者主要對這些經營體制定“遊戲規則”、戰略指導,業務上提供資訊服務,日常管理交由基層完成。

三、智慧互聯對管理者素質的要求

智慧互聯時代的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備工業化時代的基本素質,如法制意識、誠信意識、科學素養、責任感、人文精神等,需要強調具備以下素質。

1.德商方面:管理者須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包容開放、合作共贏意識。

2.在智商方面,管理者需要更強的學習能力、變革適應能力和更高的競爭謀略。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4年來(2012-2015)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企業高管認為技術(72%)和市場(71%)改變競爭格局的力量大於監管(55%)、宏觀經濟因素(51%)和人員技能(48%)。就最近3-5年短期價值而言,半數以上的企業高管看好雲計算、移動解決方案及物聯網的應用。

產業融合為基調的行業變革正在加速進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己的行業專長應用於其他行業,行業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比如消費電子和健康保健業的“聯姻”催生了數位運動跟蹤產品製造商Fitbit;農用化學品巨頭孟山都正在發展“數位驅動型農業生產”,通過開發即時工具幫助農戶最大程度提高作物產量;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DNA測序公司Illumina合作,開發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

3.在情商方面,要進一步樹立和發揚企業家精神,需要更強的人文情懷與協調能力。

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面對前所未有的跨界競爭,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管理者必須有更多探索者的樂趣。智慧互聯時代要求管理者具有更強的風險承擔意志力。

4.在財商方面,管理者需要更強的資料意識、客戶意識、精益經營的意識和能力。

5.在體商中,管理者需要保持年輕化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充沛的精力。

《企業管理》雜誌,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聯合會主辦。統一刊號:CN11-1099/F ,郵發代號:2-650,每月5日出版,全彩印刷;全年12期,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