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故事:我是一名汽車油泥模型師

文|模界陶人 / 整理|麻小

建議時長|3min30S

說來也是有緣, 在我還沒來現在所在的這個公司之前,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片長文, 是一名80後的汽車油泥模型師,

在過了30歲而立之年, 未到40歲稱不惑之年時, 寫下了自己這數十年來的感悟, 有關於職業, 家庭, 學習等多方面, 當時一口氣讀完也是頗有感悟, 所以也想拿來與諸位分享。 恰巧一次和公司的一位做油泥的同事聊起, 他竟認識這位元80後油泥模型師, 而更巧的是, 還一直在這個公司。

經介紹, 我與這位元80後油泥模型師(公司內大多為工程師, 日常我們彼此都以“某工”為稱, 所以下文我們稱之為:張工)取得聯繫, 在表明我的意圖時, 張工表示很樂意, 如果能對更多的人的工作與生活有所借鑒和啟發, 也是很有意義的。

隨後我便整理出近4萬字的文稿, 計畫在後期分期分享給大家, 文章中涉及到一些圖片資訊也是取自網上, 文章基本和原文相同, 由於涉及到一些不便於公開的資訊, 所以稍有修改。

01-開篇:我是一個汽車油泥模型師

從27歲起就認為應該計畫開始寫紀錄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各種感受見解的日記, 雖然剛起步時很多字都不會寫, 但近十年下來還是寫了不下數百篇, 目的不是為了練習寫作當作家, 而只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好的分析瞭解自己, 僅僅只是一種自我分析的方法。 我想只有做到真正的瞭解了自己, 才能知道怎樣去瞭解他人, 瞭解職業, 瞭解公司和其他社會中生活中的許多事情,

也只有瞭解了才能知道去理解!大家不都提倡理解萬歲嗎, 這裡的關鍵是一個理解能力的問題, 我感覺培訓自己的理解能力, 就是必須通過上面所說的這麼一個漫長流程式的過程培養的。 這次想說一下己經從事了13年多的油泥模型師這個職業。

油泥模型師, 顧名思義是用油泥製作各種模型的人, 尊稱為師, 是上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從毆美傳來的一個新興職業, 是伴隨著中國的汽車工業和自主研發設計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當然這裡所指的模型是主要指做汽車模型或更早一點的摩托車模型。 製作模型的主要材料油泥, 它不是泥巴, 不含水不含土, 它含蠟含硫, 遇火會著, 在加熱到五六十度時會軟化, 可塑膠強, 可反復切削使用, 品質穩定可靠的油泥還一直依賴進口, 主要為德國油泥和日本油泥兩種, 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油泥模型師從無到有在中國的發展是怎麼樣一個過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那時全國的真正的模型師人數不超過50名,主要集中在上海大眾,通用泛亞,同濟同捷,漢風等在上海的幾個公司裡,他們形成了第一代中國自己的汽車油泥模型師,其中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的佔有大部分,為什麼?

這其中的原因或許有點偶然,陶瓷和中國的英文單詞是同一個,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早期與陶瓷專業相關,特別是陶藝雕塑在德國還是有點知名度的,所以上海大眾後來招聘中國籍的汽車模型師就專門慕名去陶院找了,96級雕塑系的熊俊成為了第一個上海大眾的中國籍模型師,而且也是第一個陶院模型師,後來就是泛亞,再後來是同濟同捷和漢風跟風更加推進一步,一二十個陶院派模型師於是被先後招聘進早期的模型界。再後來伴隨著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汽車設計公司的成立,和越來越多的汽車主機廠成立了自己的研發造型部門,對模型師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於是先後加入到了油泥模型師這個隊伍裡了,到現在中國模型師的隊伍數量可以用千為單位來計算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中國模型師隊伍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同時也為中國的汽車設計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模型師在汽車設計環節中的價值是怎樣的?客觀的說不如設計師,這也由於職業屬性和分工決定的,設計師最大的特點在於創意創新,在於須理解客戶設計需求,在於對流行趨勢的把握和對工程可行性成本等方面的兼顧,所以決定了設計師在汽車設計職責分工之中在模型師之上,也決定了對設計師的要求和能力素養更高,入職門檻相對也更高。模型師的職責是配合設計師,把他們的創意從二維平面的東西變成直觀的三維立體模型,並且在此過程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他們的創意。

但由於汽車模型是個直觀立體的實體,是每次客戶評審的焦點,最有效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展示,是一個創意最終能不能實現,到底能不能得到客戶和老闆們最終認可的最關鍵一環,所以模型在整個設計流程環節中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客戶老闆們不會盯著效果圖提過多的意見,更不會盯著電腦裡的數位模型看,因為他們對平面的或電腦三維資料裡東西是不專業的,也不是興趣點所在,因此得不到多少有效意見,而到了直觀的模型這裡,不管專業不專業都能充分的看出問題來了,美醜比例風格一目了然,以實體模型為基礎的評審是最穩定可靠的,最能反映問題和體現公司階段性勞動成果的,模型的價值就是在於此,同樣製作出了模型的模型師的價值也是在此。

那麼做一名合格的汽車油泥模型師須要具備哪些技能和素養呢?

首先,要能掌握各種油泥工具的特點和性能,並且能熟練的使用它們。刮片,刮刀和勾線刀等大大小小數十件的工具是製作一款模型的標配,也是一個模型師的標配,早期是買進口的,但不是公司出錢的話真的太貴,現在是大家都知道照著進口工具自己複製了。它們的性能和特點不是天天盯著看就能知道的,而是要在反反復複的模型製作中去大膽嘗試,在反復使用過程中學習總結,逐漸熟悉它們特點性能之後,你才能掌握它們,才能知道哪些工具更加適合自己!其次要能看懂效果圖,並能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

據此去製作刮制出模型的比例,形面和各種特徵,並能達到每次的模型評審標準或要求,以及做一些如貼汽車膜或上色的模型後期美化處理工作。這方面就須要模型師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審美和耐心,這樣在製作模型形面與特徵的時候會順便許多。隨著成熟的汽車三維設計軟體的出現,製作的電腦裡虛擬的汽車數位模型就簡單多了,然後通後機床加工出來,這就大大的省略去了以前必須由模型師完成的部分工作,同時也省去模型師以前的製作模型前期工作中的部分粗獷費體力一點的傳統技能。至於素養中相對重要一點應該是身體健康,能吃苦耐勞,工作責任強,有團隊合作精神,接受過一定的美術或雕塑或汽車相關知識的學習,對模型工作有興趣等。

模型師的在英語裡的單詞也同時可以譯為雕塑家,說明這個稱呼對模型師這個職業的期望要求還是很高的,與藝術家齊平,而現在是隨著電腦三維建模與機床加工的普及,一下替代了許多以前由模型師完成的工作,只剩下了調整局部形面線形和特徵,精刮調高光以及貼膜的幾個技術含量高一點的工作環節,在設計師和新崛起的數位模型師工作的雙層影響下,油泥模型師的自我發揮空間越來越有限,工作範圍和工作量相對以前也大為減少,這樣模型師從事的工作其實就是模型工或模型匠的工作,簡單重複勞作的工作部分越來越多,其實質是不再需要更多的創造性發揮空間了,所以模型師的職業上升空間有限,一般模型工作經驗達8年以上模型師,再往後在職業上有比較大的突破越來越難了,在上海下眾,通用泛亞,上汽等背景雄厚的企業,很早的時候就招聘進了一大批才華橫溢各個名校的大學生進去從事模型師工作,是中國模型界第一批與歐美標準接軌的優秀高水準模型師精英群體,轉眼十來年過去了,仿佛是從流水線一起下來的一般,大家彼此越來越雷同同質化,曾經各自的個性與才華被消磨了,成為了一部部生產汽車的龐大機器裡的一顆顆鏍絲釘,誰都很重要但誰都可以被替代!

無論怎樣模型師的在汽車設計中的工作環節是不可替代的,只是汽車以前是奢侈品後來變成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大眾商品了,國際一流的設計師們也開始由高大上跌下神壇,這是每一個職業所必經的發展過程,有他的輝煌期也必有他的平淡期,設計師既然是如此,那麼模型師就更加不用說了。

由於目前整個汽車設計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電動車的擴張,帶動了設計研發上的投入,所以市場對模型師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這是一種數量重於品質的發展,各個公司對模型師的評價考核標準也是高低方向側重點不一,拿起一把刮刀提起一片刮片就稱為模型師的比比皆是,但是只要是能滿足市場需要和要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想絕大部分模型師也是把模型工作當作一種謀生方式,都是看工資看獎金的份上,對模型工作談不上有興趣甚至到熱愛的程度,能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責就是一名合格的油泥模型師了!而對於另外一部分相對不安份有進一步追求的人來說,有可能想最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模型師,不僅僅是合格,那麼最後說說怎麼才算優秀,怎樣才算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行行出狀元的優秀?大概羅例了這麼四條:

第一,要真心熱愛模型這份工作。

只有熱愛才會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才會具有匠心精神去製作打造每一款自己負責的模型,並且完成每個模型都有一種成就感。

第二,要勤學習多總結。

模型的製作技能不是一塵不變的,是需要不斷提升完善的,我們不能拿幾年前的技能和工作經驗應對未來的模型工作,要不斷的總結出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模型工具只是一個模型師的標配,模型師的真實水準也不只是體現在工具設備上,一個優秀的模型師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每一款模型製作完的經驗總結上,和學習更加多新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應對新模型工作的挑戰。

第三,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

一個模型的製作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的,是一個團隊合作協作的結果,一個優秀的模型師不光是能與一起工作的模型師同事共同分工合作,還且應能協助設計師把模型的品質做到最好,特別是由於每個模型師的製作水準和手法不同,製作出的模型品質也各不一樣,所以需要配合設計師一起把整個模型的品質調整統一,儘量超過客戶評審的標準和要求。

第四,要有成本控制意識。

雖然不是老闆,但一個優秀的模型師必須具備成本控制意識,包括製作模型的材料如油泥膠帶,包括人員的參與專案中的人工成本,都要心中有數,不造成無用的材料浪費和低效率的人工浪費,主機廠還好一點,如果是設計公司,也只有公司贏利賺錢了才能保障員工的利益。

當然如果人生的追求,是要想比做一名優秀的模型師做得更加好,那就不是上班拿工資了,可以去創業自己做老闆,那樣就是全方位綜合能力的競爭了,那就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優秀的油泥模型師能力和膽量的範圍了。

讀完如果覺得有收穫,可以分享到你的圈裡,讓更多的人看到、瞭解這個行業。

油泥模型師從無到有在中國的發展是怎麼樣一個過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那時全國的真正的模型師人數不超過50名,主要集中在上海大眾,通用泛亞,同濟同捷,漢風等在上海的幾個公司裡,他們形成了第一代中國自己的汽車油泥模型師,其中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的佔有大部分,為什麼?

這其中的原因或許有點偶然,陶瓷和中國的英文單詞是同一個,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早期與陶瓷專業相關,特別是陶藝雕塑在德國還是有點知名度的,所以上海大眾後來招聘中國籍的汽車模型師就專門慕名去陶院找了,96級雕塑系的熊俊成為了第一個上海大眾的中國籍模型師,而且也是第一個陶院模型師,後來就是泛亞,再後來是同濟同捷和漢風跟風更加推進一步,一二十個陶院派模型師於是被先後招聘進早期的模型界。再後來伴隨著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汽車設計公司的成立,和越來越多的汽車主機廠成立了自己的研發造型部門,對模型師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於是先後加入到了油泥模型師這個隊伍裡了,到現在中國模型師的隊伍數量可以用千為單位來計算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中國模型師隊伍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同時也為中國的汽車設計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模型師在汽車設計環節中的價值是怎樣的?客觀的說不如設計師,這也由於職業屬性和分工決定的,設計師最大的特點在於創意創新,在於須理解客戶設計需求,在於對流行趨勢的把握和對工程可行性成本等方面的兼顧,所以決定了設計師在汽車設計職責分工之中在模型師之上,也決定了對設計師的要求和能力素養更高,入職門檻相對也更高。模型師的職責是配合設計師,把他們的創意從二維平面的東西變成直觀的三維立體模型,並且在此過程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他們的創意。

但由於汽車模型是個直觀立體的實體,是每次客戶評審的焦點,最有效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展示,是一個創意最終能不能實現,到底能不能得到客戶和老闆們最終認可的最關鍵一環,所以模型在整個設計流程環節中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客戶老闆們不會盯著效果圖提過多的意見,更不會盯著電腦裡的數位模型看,因為他們對平面的或電腦三維資料裡東西是不專業的,也不是興趣點所在,因此得不到多少有效意見,而到了直觀的模型這裡,不管專業不專業都能充分的看出問題來了,美醜比例風格一目了然,以實體模型為基礎的評審是最穩定可靠的,最能反映問題和體現公司階段性勞動成果的,模型的價值就是在於此,同樣製作出了模型的模型師的價值也是在此。

那麼做一名合格的汽車油泥模型師須要具備哪些技能和素養呢?

首先,要能掌握各種油泥工具的特點和性能,並且能熟練的使用它們。刮片,刮刀和勾線刀等大大小小數十件的工具是製作一款模型的標配,也是一個模型師的標配,早期是買進口的,但不是公司出錢的話真的太貴,現在是大家都知道照著進口工具自己複製了。它們的性能和特點不是天天盯著看就能知道的,而是要在反反復複的模型製作中去大膽嘗試,在反復使用過程中學習總結,逐漸熟悉它們特點性能之後,你才能掌握它們,才能知道哪些工具更加適合自己!其次要能看懂效果圖,並能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

據此去製作刮制出模型的比例,形面和各種特徵,並能達到每次的模型評審標準或要求,以及做一些如貼汽車膜或上色的模型後期美化處理工作。這方面就須要模型師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審美和耐心,這樣在製作模型形面與特徵的時候會順便許多。隨著成熟的汽車三維設計軟體的出現,製作的電腦裡虛擬的汽車數位模型就簡單多了,然後通後機床加工出來,這就大大的省略去了以前必須由模型師完成的部分工作,同時也省去模型師以前的製作模型前期工作中的部分粗獷費體力一點的傳統技能。至於素養中相對重要一點應該是身體健康,能吃苦耐勞,工作責任強,有團隊合作精神,接受過一定的美術或雕塑或汽車相關知識的學習,對模型工作有興趣等。

模型師的在英語裡的單詞也同時可以譯為雕塑家,說明這個稱呼對模型師這個職業的期望要求還是很高的,與藝術家齊平,而現在是隨著電腦三維建模與機床加工的普及,一下替代了許多以前由模型師完成的工作,只剩下了調整局部形面線形和特徵,精刮調高光以及貼膜的幾個技術含量高一點的工作環節,在設計師和新崛起的數位模型師工作的雙層影響下,油泥模型師的自我發揮空間越來越有限,工作範圍和工作量相對以前也大為減少,這樣模型師從事的工作其實就是模型工或模型匠的工作,簡單重複勞作的工作部分越來越多,其實質是不再需要更多的創造性發揮空間了,所以模型師的職業上升空間有限,一般模型工作經驗達8年以上模型師,再往後在職業上有比較大的突破越來越難了,在上海下眾,通用泛亞,上汽等背景雄厚的企業,很早的時候就招聘進了一大批才華橫溢各個名校的大學生進去從事模型師工作,是中國模型界第一批與歐美標準接軌的優秀高水準模型師精英群體,轉眼十來年過去了,仿佛是從流水線一起下來的一般,大家彼此越來越雷同同質化,曾經各自的個性與才華被消磨了,成為了一部部生產汽車的龐大機器裡的一顆顆鏍絲釘,誰都很重要但誰都可以被替代!

無論怎樣模型師的在汽車設計中的工作環節是不可替代的,只是汽車以前是奢侈品後來變成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大眾商品了,國際一流的設計師們也開始由高大上跌下神壇,這是每一個職業所必經的發展過程,有他的輝煌期也必有他的平淡期,設計師既然是如此,那麼模型師就更加不用說了。

由於目前整個汽車設計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電動車的擴張,帶動了設計研發上的投入,所以市場對模型師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這是一種數量重於品質的發展,各個公司對模型師的評價考核標準也是高低方向側重點不一,拿起一把刮刀提起一片刮片就稱為模型師的比比皆是,但是只要是能滿足市場需要和要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想絕大部分模型師也是把模型工作當作一種謀生方式,都是看工資看獎金的份上,對模型工作談不上有興趣甚至到熱愛的程度,能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責就是一名合格的油泥模型師了!而對於另外一部分相對不安份有進一步追求的人來說,有可能想最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模型師,不僅僅是合格,那麼最後說說怎麼才算優秀,怎樣才算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行行出狀元的優秀?大概羅例了這麼四條:

第一,要真心熱愛模型這份工作。

只有熱愛才會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才會具有匠心精神去製作打造每一款自己負責的模型,並且完成每個模型都有一種成就感。

第二,要勤學習多總結。

模型的製作技能不是一塵不變的,是需要不斷提升完善的,我們不能拿幾年前的技能和工作經驗應對未來的模型工作,要不斷的總結出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模型工具只是一個模型師的標配,模型師的真實水準也不只是體現在工具設備上,一個優秀的模型師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每一款模型製作完的經驗總結上,和學習更加多新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應對新模型工作的挑戰。

第三,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

一個模型的製作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的,是一個團隊合作協作的結果,一個優秀的模型師不光是能與一起工作的模型師同事共同分工合作,還且應能協助設計師把模型的品質做到最好,特別是由於每個模型師的製作水準和手法不同,製作出的模型品質也各不一樣,所以需要配合設計師一起把整個模型的品質調整統一,儘量超過客戶評審的標準和要求。

第四,要有成本控制意識。

雖然不是老闆,但一個優秀的模型師必須具備成本控制意識,包括製作模型的材料如油泥膠帶,包括人員的參與專案中的人工成本,都要心中有數,不造成無用的材料浪費和低效率的人工浪費,主機廠還好一點,如果是設計公司,也只有公司贏利賺錢了才能保障員工的利益。

當然如果人生的追求,是要想比做一名優秀的模型師做得更加好,那就不是上班拿工資了,可以去創業自己做老闆,那樣就是全方位綜合能力的競爭了,那就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優秀的油泥模型師能力和膽量的範圍了。

讀完如果覺得有收穫,可以分享到你的圈裡,讓更多的人看到、瞭解這個行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