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真的,看完這些,你真的還認為練太極拳會產生內氣嗎?

初學者在學拳一段時間後, 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就是一種通體舒暢的感覺。 很多人只是覺得這樣很舒服, 卻不知其原因, 其實呢這是練出內氣的初始階段。 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 我們一直在改造著我們的身體。 現在我們更多的是講內氣, 內功, 內勁, 古代人是講導引和吐納。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初學者究竟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練出內氣和內勁呢?不妨可以和以下的跡象和自身的感受進行對比以下, 這樣就會瞭解一些。

一、雙手十指發麻、發脹、發紅

這種感覺在站樁的時候 也許感覺更多一點。 我們練習太極拳的時候, 在大腦意識的支配下, 做著有規律的運動, 使我們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 慢慢地我們肌肉所產生的僵勁, 硬勁就會得到充分緩解。

肌肉放鬆之後有利於毛細血管的擴張, 從而會促進全身血液的迴圈。

特別是在“氣“達四梢的時候, 人體末端的毛細血管開放, 十指乃至手掌就會發麻、發脹、發紅。

二、呼吸緩慢並加深加長

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 要求全身放鬆, 氣沉丹田。 所以, 我們的膈肌下降, 肺活量增加, 使得呼吸加深加長, 特別是在定式時, 呼氣緩慢且深長。

三、口生津液、下腹排氣

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 要求我們舌頂上齶, 再加上我們呼吸變緩, 導致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這樣就會使我們口生津液, 下腹排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四、貫通感

陳式太極拳以丹田為中心, 以任督為主導, 以纏絲勁為統領, 連接四肢百骸。 氣息出入丹田, 內勁上下貫通, 渾然一體。 體內猶如鋪設內氣管道, 自由往來, 穿梭往復。

五, 輕靈感

太極拳經開篇就說: "一舉動, 俱要輕靈, 尤須貫串"。 在我們初練太極拳的時候, 肯定是很慢的, 會細心領悟招與招之間連接之處, 慢慢地就會快, 而快的表現即為輕靈。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練拳者出現以上現象即產生內氣, 反之如果練了一段時間還沒有如上感覺, 可能就是方法方式的問題, 需要仔細思考一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