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鍋包肉怎麼做 推薦三種好吃做法

對於鍋包肉的家常做法, 大家應該都好好的練習下怎麼做, 這樣長廚藝又能享受到好吃的美食, 幹嘛不做呢?下面就跟本文一起來認真的瞭解下, 相信大家都能很好將鍋包肉做出來!

鍋包肉的家常做法

做法一

材料:豬裡脊肉300克, 薑絲適量, 雞蛋清1個, 精鹽0.5小匙, 料酒1大匙, 醬油0.5匙, 醋2匙, 白糖1.5大匙, 味精1小匙, 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裡脊肉切成厚片, 用精鹽、料酒、雞蛋清、水澱粉醃制一下。

2、把鹽、醬油、白糖、醋、味精、水澱粉放入碗裡, 調成芡汁!

3、鍋內放入沙拉油、大約燒至四五成熱, 下入裡脊肉片, 炸至定形後撈出。

4、待油溫升至七八成熱, 再下鍋複炸至色呈金黃且外表酥脆, 撈出。

5、鍋內留少許底油, 倒入剛才調好的芡汁, 攪拌均勻。

6、加入薑絲、炒出香味, 再下入炸好的肉片, 翻炒幾下, 起鍋裝盤。

做法二

材料:豬裡脊肉, 雞蛋, 蔥, 薑, 香菜, 胡蘿蔔, 白糖, 白醋, 生抽, 鹽, 水澱粉。

做法:

1、豬裡脊肉切大片, 厚約2-3毫米, 不能太薄, 太薄就炸幹了。

2、蔥、薑、香菜、胡蘿蔔切絲, 根據個人口味將適量白糖+白醋+生抽+鹽調成汁。

3、水澱粉加少許蛋清調成適當稠度的麵糊, 以肉片很容易均勻地裹上一層麵糊, 但又不是太厚為准。

4、鍋中油五六成熱時, 一片片下入裹好麵糊的肉片,

中火炸熟, 撈出。

5、將火調至大火, 放入炸過的肉片, 大火炸至焦脆、上色, 我炸得還不是太焦, 一般飯店炸得比這個還要焦一些, 我喜歡稍軟一點的口感。

6、鍋中留少許底油, 放入蔥、薑、香菜、胡蘿蔔絲翻炒均勻。

7、放入炸好的肉片翻炒均勻, 淋入調汁, 大火快速翻炒出鍋即可。

做法三

食材:裡脊肉500克, 胡蘿蔔半根兒, 番茄醬加2勺, 玉米澱粉20克, 白醋、白糖、鹽各適量。

做法:

1、裡脊肉洗乾淨後縱向切成薄片, 胡蘿蔔去皮後切成絲備用。

2、將玉米澱粉與溫水混合後, 將肉片一一沾上均勻的沾上澱粉, 沾上澱粉後的肉片放入五成熱的油鍋中, 煎大約半分鐘, 待肉片變硬挺了, 撈出, 把握好油溫。

3、所有肉片都炸好後, 油鍋繼續加熱, 到7、8成熱的時候, 將所有的肉片一同倒入鍋中, 肉片變成金黃色撈出。

4、另起油鍋, 倒入一點兒油, 然後倒入胡蘿蔔絲, 用小火炒。 然後放入番茄醬、白醋、白糖、鹽和少量清水的混合汁。 再放入炸好的肉片炒均勻, 然後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鍋包肉是哪裡的菜

是一道東北菜,

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 成菜後, 色澤金黃, 口味酸甜。 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 把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 通常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 裹上炸漿, 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 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豬裡脊肉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等, 而且肉質較嫩, 易消化。 另外, 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 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豬肉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 潤肌膚, 利小便和止消渴。 (參考網站:心食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