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和珅 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

“五十年來夢幻真, 今朝撒手遠紅塵。 他時應泛龍門合, 認取香煙是後身。 ”這是曾經富可敵國的和珅在獄中寫的一首絕命詩, 而後三尺白綾了紅塵。 今天, 小編在這裡與眾位看官, 聊聊這位和珅和大人。

和珅 原名善保, 字致齋。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五月二十八, 滿洲正紅旗鈕祜祿氏和珅出生在北京驢肉胡同(今西城區西四頭條)。 父親為時任福建副都統常保。 因其父為官清正廉明, 使得兒時的和珅家裡並不富裕。 三歲喪母, 父親常年在外為官, 後媽百般刁難, 逆境中成長的和珅發奮圖強, 九歲考入咸安宮官學。 通讀四書五經, 精通滿、蒙、漢、藏四種語言。 出色的學習能力和出眾外表, 使得和珅被當時的大學士馮英廉看中, 把十五歲的孫女馮氏嫁給了十八歲的和珅。 從此, 和珅的人生開始了質的飛躍。 乾隆三十四年, 二十一歲的和珅做起了乾隆的保鏢兼秘書。

打小窮日子過多了, 讓和珅年紀輕輕就學會了察言觀色, 深得領導歡心。 讓領導舒心, 成了和珅做事的首要考慮。 九年後, 二十七歲的和珅一年之內連升五級, 正月授戶部侍郎、三月升軍相大臣、四月兼內務府總管、八月兼鑲黃旗副都統、十二月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 賜紫禁城騎馬。 此時的和坤, 可以說是“官運亨通”詮釋到了極致。 直至後來官至一等公爵。 這與和坤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 和坤又何嘗不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