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樹齡達347歲!廣州現存最老“木棉王”在中山紀念堂

文/ 黃國聲

廣州現存最老的木棉樹, 據測算為中山紀念堂東側那一株, 樹齡達347歲。 此樹不但高齡, 而且樹冠開張, 面積達到800平方米, 開花繁密, 盡顯豪雄氣派, 引來滿城觀賞, 蓋有由來。 從前廣州本有許多古老木棉, 現在仍存多少, 未有統計, 有待人們細尋。

在中山紀念堂這棵“木棉王”, 是“中國最美古樹”之一

例如海珠石上就曾有古木棉樹。 海珠石(今沿江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面)原是孤立珠江中的一塊巨石, 民國時開建新堤馬路時才填江使之與北岸相連。 此前, 清初在此石上建有炮臺, 四周圍以城牆, 周圍環種木棉, 則樹齡當亦古老。 咸豐六年, 英軍攻打廣州, 炮轟海珠炮臺, 引起焚燒, 最後只剩下兩株矗立在新堤路邊。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其中一株無故自燃, 另一株不知何時也沒了。

由於城市發展, 除越秀山外, 市區內古老木棉樹恐已不多, 只能求之郊外了。

例如波羅廟前也曾有十多株, 屈大均有《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雲“南海祠前十余樹, 祝融旌節花中駐”, 大均是清初時人, 那時他即說這些是“古木棉”, 則樹齡當在三百年以上。 康熙廿三年王士禛奉旨南來, 到波羅廟祭南海神, 即曾觀賞過, 倘存至今日, 實為奇寶。 梁中民先生著《花埭百花詩箋注》, 說尚存六株, 樹齡達千年。

其後, 著名學者杭世駿來廣東任端溪書院山長, 曾到廣州遊覽, 在所著《嶺南集》中有《詠木棉花三首》, 中有“海珠寺裡尋常見, 黃木灣邊寂寞紅”之句, 即指此二處的木棉樹(海珠寺在海珠石上, 黃木灣即波羅廟所在)。

今人民公園原為清代廣東巡撫衙門, 衙門內的西園也有許多木棉樹。 咸豐年間著名學者徐灝在巡撫署當幕客(即師爺),

時任巡撫勞崇光以有此美景, 應予詠贊, 讓徐作詩詞詠之。 徐遂填《滿江紅》詞, 詞前有小序雲“撫署西園紅棉數十株, 皆大十圍, 高百尺, 花時光豔奪目, 他處無此多且盛也。 勞辛皆(崇光)中丞命為賦之。 ”既言樹有數十株, 則其數之多可冠全城了。 民國後拆除巡撫衙門, 改建公園, 樹亦不知何時被毀淨盡。

木棉據說有個別名叫“紅玉蘭”, 見於何夢瑤《匊芳園詩鈔》, 此名不知來源, 也未見其他典籍提到過。 但木棉花和紅玉蘭風馬牛不相及, 紅玉蘭與“高情薄紈素, 大氣郁風雷”的木棉形象完全搭不上界, 當屬無稽之談。 況以柔美之名來稱木棉, 未免唐突豪雄, 實在匪夷所思。

中山紀念堂這棵三百多高齡的“木棉王”, 每年春天依舊盛開

據聞現在市政當局擬擇地建木棉樹觀賞叢林, 這是很好的設想。 因為栽種成林比單株孤植更能顯其壯麗氣勢, 倘能成事, 必將成為廣州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讓人們盡情觀賞市花的雄姿。

來源|羊城晚報

責編|陳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