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黑幫老大教你如何做人:當年流氓真君子,今日君子真流氓

你想像中的黑幫老大是什麼樣的?

▲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你能猜到上圖這個身穿長袍, 一身學者感覺的人是個黑老大嗎?

這個人叫做杜月笙, 是上海青幫頭把交椅, 老上海的“地下皇帝”, 一個讓政、商、文化各界名流拜服的人。

他成功的秘訣無他, 只因看懂了世情,

把人做到了頭。

01

頭等人, 有本事, 沒脾氣

杜月笙14歲到上海灘, 幫水果店做事, 挎著籃子到賭場裡賣水果, 練就了單手削梨的本領, 削掉的梨皮不僅薄而且不斷。 人稱“萊陽梨”。

到了30年代的上海, 杜月笙已是“青幫三百年來頭號人物”, 政界、商界、文化界黑白通吃。

多少風雲人物坐到他這把交椅後, 勢必不願提及當初落魄潦倒的景象, 朋友來到府上跟杜月笙開玩笑, 拿起梨子摁在杜月笙手心上:“削一個?”

杜月笙非但不怒, 一邊削一邊說:“這麼多年了, 我這梨削得還是利索。 ”

面上, 是梨削得利索, 裡子, 是人做到極致。

杜月笙曾有一句話, 至今流傳甚廣:

頭等人, 有本事, 沒脾氣;

二等人, 有本事, 有脾氣;

末等人, 沒本事, 脾氣大。

杜月笙在上海灘呼風喚雨, 卻不欺負下麵的人;一句話能要人的命, 卻給夠老百姓尊重;敢於跟日本人嗆聲, 卻絕不拿傭人撒氣。

全上海灘的人、包括黃包車夫都知道:杜月笙寬待身邊人, 從不頤指氣使。

02

不怕被人利用, 人家利用說明你還有用

杜月笙剛進黃金榮家時, 還是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嘍囉, 體面一點的事, 根本輪不到他。

直到一次黃金榮出差辦事, 府上做事的人都被帶去了外地。 不巧, 家裡的鴉片突然被人偷了。 杜月笙第一個站了出來, 隨後帶上槍一路追到英租界將偷東西的人找到。

立下如此大功, 林桂生卻不提賞錢。 杜月笙也沒有任何抱怨,仍專心幹好看門小弟的事。

但兩年後,林桂生把他推薦給了黃金榮。在黃金榮身邊,杜月笙依舊埋頭做事,不出兩年就成了黃金榮的心腹。

“我不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說明你還有用。”

只要能把事做好,就不怕沒有收穫,這就是杜月笙往上走的訣竅。

03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1910年,年關將近,黃金榮拿出一筆錢打賞兄弟們,收到錢的一個個都喜笑顏開。黃金榮借此讓心腹帶著杜月笙去賭場測試他是否爛賭。

次日,心腹硬拉著杜月笙去賭場,杜月笙一下午就收了2000塊大洋,這筆錢足以在上海灘置一幢豪宅。

第二天,心腹見杜月笙遲遲沒動靜,非要拉他去賭莊,杜月笙擺擺手:“不去。”說罷,一個人揣著2000塊大洋出了門。

心腹偷偷跟上去,發現杜月笙擺渡過了陸家嘴,來到金橋招呼了一幫闖江湖的兄弟,竟把2000大洋全都散給了他們。

黃金榮得知此事,感歎道:“等我死了,上海灘就是杜月笙的了。”事實證明,黃金榮判斷錯了,因為他還沒死,上海灘就是杜月笙的了。

杜月笙清楚,一個人要想往上走,最高者,是做人的格局,能耐次之。能力決定下限,格局才決定了上限。

04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1921年的戴笠,還是一個小混混。有一天,他到杜月笙開的賭場賭錢。由於賭技高明,贏了很多錢。杜月笙手下懷疑他出老千,將他帶到小房間。

“你知道這是杜月笙先生開的賭場嗎?”

“當然知道。”

“既然知道,還敢在這裡撒野?”

“你們這樣對待我,杜先生恐怕不會答應。”

“你認識杜先生?”

“煩你通報一聲,說有位戴先生想見他。”

一會兒功夫,杜月笙就來了。可是,他完全不認識戴笠。但他看了戴笠一眼,就斷定: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杜月笙立即支了500大洋,交到戴笠手裡。兩天后,杜月笙又派人把戴笠請到杜公館,交給他一封信:“我給蔣先生寫了封推薦信,你去報考黃埔軍校吧。”

戴笠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6年後,戴笠重返上海灘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見杜月笙,結拜為異姓兄弟。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正是憑著這句話,他“發掘”了戴笠、章士釗等大才,這些大才,後來都成了“通天”的人脈。

05

禮賢下士,人品才是最高學歷

杜月笙年少失學、胸無點墨,所以一直對文化人心懷敬畏。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居蘇州講學,本來對杜月笙不屑一顧不屑一談,不料侄兒在上海租界與人發生糾紛,他只好出面請杜月笙幫忙。

杜月笙不但迅速“擺平”了糾紛,還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臨別之際,他悄悄塞了一張兩千銀票在茶杯底下,以表達對大師的欣賞和崇敬。自此以後,二人開始“訂交”。

“講義氣,重禮節,能禮賢下士。”這是章太炎對杜月笙的評價。像對待章太炎一樣,杜月笙結交了楊度、章士釗等一大幫文化名流。

他重金聘請先生教自己識字讀書知歷史,並開始勤練書法,就連簽名都很漂亮。

他還革新衣著,一改傳統幫派中那種身著短打、卷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不論天氣多熱,最上面一顆紐扣從不解開。還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講話也不帶粗口,總是溫文爾雅。

正因徹底改變了黑幫老大形象,他才得以進入上流社會,成為“中國版教父”。

他沒有文憑,但人品就是最高的文憑。

06

不過河拆橋,更不落井下石

從水果店當店員,到正式進了青幫,杜月笙最初靠的是拜陳世昌為“老頭子”。陳世昌在青幫中輩分很低,杜月笙其實並未從他那裡得到什麼。但杜月笙發達後卻把陳世昌養了起來。

陳世昌有個很不成器的兒子,和別人辦錢莊虧得一塌糊塗,債主追得急,陳世昌只好請杜月笙解困,杜月笙二話沒說,立即送去二萬五千大洋。沒多久,陳世昌兒子敗光了二萬五千大洋。又遭追債,杜月笙立馬又送去兩萬大洋。

林桂生年輕時倍受黃金榮寵愛,不料後來黃金榮喜歡上了戲子露蘭春,便強行與林桂生離了婚。林桂生從此沒了生活保障,活得清苦。受過知遇之恩的杜月笙一生感激林桂生,便專門置辦宅院,把林桂生當作長輩供養起來。

黃金榮後來為爭奪露蘭春,怒打了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結果被盧筱嘉下入大牢,要處以極刑。

此時,杜月笙完全可以不聞不問,黃金榮一死,他就是名正言順的青幫老大了。但是他沒有,他讓盧督軍占了自己公司幹股,才救出了黃金榮。

“受人之惠,不忘於心。”

“不能過河拆橋,更不能落井下石。”

這便是有情有義的杜月笙。

07

只幹雪中送炭,不做錦上添花

9.18事變發生後,少帥張學良沒放一槍丟了東北。在全中國人的心裡,張學良是個罪人。無奈之下,張學良只好躲到上海灘。還沒想好投靠誰,杜月笙先敞開了大門。

就在張學良入駐杜月笙家不久,斧頭幫老大王,人稱“暗殺大王”的王亞樵便在福煦路大門口放了一顆不會炸的空彈,和有一封信,信上說:“請賣國賊離開上海,否則,第二顆炸彈送來。”

但杜月笙派人放話給王亞樵:“張學良是我的門客,他若有罪,請法律來處理。”並以替張學良戒鴉片為理由,將他留駐府上。”王亞樵最終無可奈何,放了張一馬。

大總統黎元洪被趕下臺時,人人喊打,輾轉到上海,杜月笙帶著保鏢親自迎接

黃炎培生活拮据,杜月笙差人每月送去500大洋

梅蘭芳續須“抗日”,賣畫為生,杜月笙多次接濟

人們常說,整個上海灘沒有人沒受過他的恩惠。杜月笙見人有難,不管事多大,背景多複雜,寧可自己出錢,也願意幫人渡過一劫。黑白兩道,都知道杜月笙喜歡說三句話:

“你個事情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妥,好!再見。”

“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正因為如此,杜月笙才跟整個上海灘都有過硬的交情。感于杜月笙的義氣,黎元洪的秘書饒漢祥,特地撰寫一副對聯贈給杜月笙: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08

做事要刀切豆腐兩面光

1930年,法商水電公司員工大罷工,整個法租界無水無電,亂成一團。法工董局總董只好拜會吳鐵城市長,吳市長找到杜月笙:“這件事由中國人來解決,可以給法租界一個教訓。”

杜月笙撥通電話:“工人薪金要加一倍。”

法工董局總董答:“不行,只能增加75%。”

杜月笙說:“好,那就說定了。”

杜月笙召集罷工領袖,讓他們提條件,有些要求加薪30%,有些要求加薪40%。

杜月笙說:“你們要求太低,我已替你們講好增加75%,你們滿意嗎?”

全場高呼:“滿意”。

杜月笙又說:“但罷工期間的工錢不給,可以嗎?”

有一人高喊:“這一點不能同意。”

杜月笙說:“我已經答應了資方,不能變更。罷工期間的工資,由我來貼。”這一貼,就支付了30萬大洋。

杜月笙為何能在上海呼風喚雨?秘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

“做事要刀切豆腐兩面光。”

1931年,杜氏家祠落成典禮,前來祝賀的社會名流震驚上海。

魯迅、黃侃的老師——國學泰斗章太炎親自撰寫這個《高橋杜氏祠堂記》,並寫道:“杜之先生帝堯,夏時有列累……”。

前來送匾額、對聯、賀詞的也各個都是大人物:

“孝思不匱”——國民主席蔣介石賀。

“好義家風”——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學良賀。

“明望之後”——國防部部長林輝賀。

“世德揚芬”——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賀。

“慎終追遠”——實業部部長孔祥熙賀。

……

文化界,戲曲界,政界,商界,杜月笙樣樣通吃!

做人做到這份上,也算是做到極致了。

杜月笙也沒有任何抱怨,仍專心幹好看門小弟的事。

但兩年後,林桂生把他推薦給了黃金榮。在黃金榮身邊,杜月笙依舊埋頭做事,不出兩年就成了黃金榮的心腹。

“我不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說明你還有用。”

只要能把事做好,就不怕沒有收穫,這就是杜月笙往上走的訣竅。

03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1910年,年關將近,黃金榮拿出一筆錢打賞兄弟們,收到錢的一個個都喜笑顏開。黃金榮借此讓心腹帶著杜月笙去賭場測試他是否爛賭。

次日,心腹硬拉著杜月笙去賭場,杜月笙一下午就收了2000塊大洋,這筆錢足以在上海灘置一幢豪宅。

第二天,心腹見杜月笙遲遲沒動靜,非要拉他去賭莊,杜月笙擺擺手:“不去。”說罷,一個人揣著2000塊大洋出了門。

心腹偷偷跟上去,發現杜月笙擺渡過了陸家嘴,來到金橋招呼了一幫闖江湖的兄弟,竟把2000大洋全都散給了他們。

黃金榮得知此事,感歎道:“等我死了,上海灘就是杜月笙的了。”事實證明,黃金榮判斷錯了,因為他還沒死,上海灘就是杜月笙的了。

杜月笙清楚,一個人要想往上走,最高者,是做人的格局,能耐次之。能力決定下限,格局才決定了上限。

04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1921年的戴笠,還是一個小混混。有一天,他到杜月笙開的賭場賭錢。由於賭技高明,贏了很多錢。杜月笙手下懷疑他出老千,將他帶到小房間。

“你知道這是杜月笙先生開的賭場嗎?”

“當然知道。”

“既然知道,還敢在這裡撒野?”

“你們這樣對待我,杜先生恐怕不會答應。”

“你認識杜先生?”

“煩你通報一聲,說有位戴先生想見他。”

一會兒功夫,杜月笙就來了。可是,他完全不認識戴笠。但他看了戴笠一眼,就斷定: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杜月笙立即支了500大洋,交到戴笠手裡。兩天后,杜月笙又派人把戴笠請到杜公館,交給他一封信:“我給蔣先生寫了封推薦信,你去報考黃埔軍校吧。”

戴笠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6年後,戴笠重返上海灘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見杜月笙,結拜為異姓兄弟。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正是憑著這句話,他“發掘”了戴笠、章士釗等大才,這些大才,後來都成了“通天”的人脈。

05

禮賢下士,人品才是最高學歷

杜月笙年少失學、胸無點墨,所以一直對文化人心懷敬畏。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居蘇州講學,本來對杜月笙不屑一顧不屑一談,不料侄兒在上海租界與人發生糾紛,他只好出面請杜月笙幫忙。

杜月笙不但迅速“擺平”了糾紛,還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臨別之際,他悄悄塞了一張兩千銀票在茶杯底下,以表達對大師的欣賞和崇敬。自此以後,二人開始“訂交”。

“講義氣,重禮節,能禮賢下士。”這是章太炎對杜月笙的評價。像對待章太炎一樣,杜月笙結交了楊度、章士釗等一大幫文化名流。

他重金聘請先生教自己識字讀書知歷史,並開始勤練書法,就連簽名都很漂亮。

他還革新衣著,一改傳統幫派中那種身著短打、卷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不論天氣多熱,最上面一顆紐扣從不解開。還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講話也不帶粗口,總是溫文爾雅。

正因徹底改變了黑幫老大形象,他才得以進入上流社會,成為“中國版教父”。

他沒有文憑,但人品就是最高的文憑。

06

不過河拆橋,更不落井下石

從水果店當店員,到正式進了青幫,杜月笙最初靠的是拜陳世昌為“老頭子”。陳世昌在青幫中輩分很低,杜月笙其實並未從他那裡得到什麼。但杜月笙發達後卻把陳世昌養了起來。

陳世昌有個很不成器的兒子,和別人辦錢莊虧得一塌糊塗,債主追得急,陳世昌只好請杜月笙解困,杜月笙二話沒說,立即送去二萬五千大洋。沒多久,陳世昌兒子敗光了二萬五千大洋。又遭追債,杜月笙立馬又送去兩萬大洋。

林桂生年輕時倍受黃金榮寵愛,不料後來黃金榮喜歡上了戲子露蘭春,便強行與林桂生離了婚。林桂生從此沒了生活保障,活得清苦。受過知遇之恩的杜月笙一生感激林桂生,便專門置辦宅院,把林桂生當作長輩供養起來。

黃金榮後來為爭奪露蘭春,怒打了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結果被盧筱嘉下入大牢,要處以極刑。

此時,杜月笙完全可以不聞不問,黃金榮一死,他就是名正言順的青幫老大了。但是他沒有,他讓盧督軍占了自己公司幹股,才救出了黃金榮。

“受人之惠,不忘於心。”

“不能過河拆橋,更不能落井下石。”

這便是有情有義的杜月笙。

07

只幹雪中送炭,不做錦上添花

9.18事變發生後,少帥張學良沒放一槍丟了東北。在全中國人的心裡,張學良是個罪人。無奈之下,張學良只好躲到上海灘。還沒想好投靠誰,杜月笙先敞開了大門。

就在張學良入駐杜月笙家不久,斧頭幫老大王,人稱“暗殺大王”的王亞樵便在福煦路大門口放了一顆不會炸的空彈,和有一封信,信上說:“請賣國賊離開上海,否則,第二顆炸彈送來。”

但杜月笙派人放話給王亞樵:“張學良是我的門客,他若有罪,請法律來處理。”並以替張學良戒鴉片為理由,將他留駐府上。”王亞樵最終無可奈何,放了張一馬。

大總統黎元洪被趕下臺時,人人喊打,輾轉到上海,杜月笙帶著保鏢親自迎接

黃炎培生活拮据,杜月笙差人每月送去500大洋

梅蘭芳續須“抗日”,賣畫為生,杜月笙多次接濟

人們常說,整個上海灘沒有人沒受過他的恩惠。杜月笙見人有難,不管事多大,背景多複雜,寧可自己出錢,也願意幫人渡過一劫。黑白兩道,都知道杜月笙喜歡說三句話:

“你個事情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妥,好!再見。”

“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正因為如此,杜月笙才跟整個上海灘都有過硬的交情。感于杜月笙的義氣,黎元洪的秘書饒漢祥,特地撰寫一副對聯贈給杜月笙: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08

做事要刀切豆腐兩面光

1930年,法商水電公司員工大罷工,整個法租界無水無電,亂成一團。法工董局總董只好拜會吳鐵城市長,吳市長找到杜月笙:“這件事由中國人來解決,可以給法租界一個教訓。”

杜月笙撥通電話:“工人薪金要加一倍。”

法工董局總董答:“不行,只能增加75%。”

杜月笙說:“好,那就說定了。”

杜月笙召集罷工領袖,讓他們提條件,有些要求加薪30%,有些要求加薪40%。

杜月笙說:“你們要求太低,我已替你們講好增加75%,你們滿意嗎?”

全場高呼:“滿意”。

杜月笙又說:“但罷工期間的工錢不給,可以嗎?”

有一人高喊:“這一點不能同意。”

杜月笙說:“我已經答應了資方,不能變更。罷工期間的工資,由我來貼。”這一貼,就支付了30萬大洋。

杜月笙為何能在上海呼風喚雨?秘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

“做事要刀切豆腐兩面光。”

1931年,杜氏家祠落成典禮,前來祝賀的社會名流震驚上海。

魯迅、黃侃的老師——國學泰斗章太炎親自撰寫這個《高橋杜氏祠堂記》,並寫道:“杜之先生帝堯,夏時有列累……”。

前來送匾額、對聯、賀詞的也各個都是大人物:

“孝思不匱”——國民主席蔣介石賀。

“好義家風”——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學良賀。

“明望之後”——國防部部長林輝賀。

“世德揚芬”——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賀。

“慎終追遠”——實業部部長孔祥熙賀。

……

文化界,戲曲界,政界,商界,杜月笙樣樣通吃!

做人做到這份上,也算是做到極致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