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曝出隱形眼鏡黑色網路銷售鏈:利潤高達10餘倍/圖

製圖/李曉軍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非法經營案,被告人王某和卓某等人在兩年內通過淘寶、QQ等平臺對外非法銷售隱形眼鏡及護理液。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隱形眼鏡及護理液屬於三類醫療器械,必須獲得該類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以及相應生產、經營資質證書才能進行生產經營。 然而,在暴利的誘惑下,即使沒有相關證書,王某、卓某等人仍選擇鋌而走險。

2016年7月29日,公安機關在卓某等人租借的倉庫中查獲隱形眼鏡114萬餘片,護理液13萬餘瓶,涉案物品價值達2796萬元人民幣。

卓某在被警方抓獲後,坦白了其從事隱形眼鏡非法經營中的利益鏈:他們進口的主要品牌的進價在0.6美元到1.05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4元到7.2元;而售價則為45元至100元人民幣不等。

記者經過計算發現,其中的差價在10倍以上。

“我所銷售的產品沒有中文標籤、註冊證編號,是不能在大陸銷售的。

”被告人卓某對於自己的不法事實供認不諱。

卓某對於合法銷售隱形眼鏡的幾個必要條件相當熟知:“國內銷售隱形眼鏡,需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三級資質,還要在國家食藥監局備案,獲得國食藥監械(進)字的註冊號。 ”

卓某等人是如何運作的呢?根據卓某的交代和警方的調查,記者掌握了如下情況:首先,卓某等人先從國外進貨。

他交代說:“neo(隱形眼鏡品牌)是從英國進口的,從英國運到上海港,再從海關物流運到我的公司;bebe(隱形眼鏡品牌)等隱形眼鏡是通過韓國發往香港,再從香港發到上海。 ”為了通關,卓某和多家醫療器械公司簽訂了協定,借用他們的許可證。

在銷售方面,卓某供述稱,其在天貓上註冊了一家店鋪。

卓某等人設置了障眼法,以此來規避天貓方面對醫療器械銷售的監管。

據記者瞭解,他們通過QQ、百度搜索等平臺招聘代理,即所謂的下家。 下家通過批發,從而賺取中間差價。

浦東新區檢察院認為,卓某、王某、李某3人違反醫療器械經營相關管理規定,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並以涉嫌非法經營罪提起公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