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普角」藥有千萬種,疼痛用藥這麼選→→

藥有千萬種, 作為家中常備之一的止痛藥, 指的是可部分或完全緩解疼痛的藥物, 有中樞性止痛藥(阿片類止疼藥)和非甾體抗炎藥兩類。

服用止痛藥時應有節制, 盲目服用止痛片, 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疼痛, 但由於服用止痛藥後掩蓋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質, 不利於醫生觀察病情和判斷患病部位, 也不利於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

阿片類藥物和非甾體類抗炎藥。

那麼, 在應用中該如何選擇,

遵循的原則又有哪些呢?

正確選用阿片類藥物的原則

應用原則

阿片類藥物應用指征包括:

慢性癌痛、急性疼痛(術後疼痛等)

和慢性重度非癌痛(糖尿病引起的足痛等)。

1

儘量口服

是最安全亦有效的給藥途徑。

2

按階梯給藥

阿片類藥物根據止痛效應分為強效和弱效, 應根據疼痛程度選擇不同效應的藥物。

3

按時給藥

有些患者只在疼痛時服藥, 這不但使止痛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 更容易發生耐藥。

4

個體化給藥

結合患者情況選擇藥物品種和給藥劑量, 如腸梗阻的患者最好選擇芬太尼貼劑, 每個患者都通過劑量滴定來決定給藥劑量。

5

注意細節

及時處理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

1

便秘、噁心嘔吐

幾乎所有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的患者都會發生,

因此, 在開始給予阿片類藥物的同時, 也要預防給予止吐藥和通便藥。

2

尿瀦留

停藥後好轉。

3

呼吸抑制

亦發生于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時, 大劑量使用芬太尼時易出現, 可用納洛酮拮抗。

4

精神症狀

可引起嗜睡、譫妄、煩躁等症狀, 停藥後好轉。

溫馨提示

正確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原則

應用原則

非甾體抗炎藥的應用指征包括慢性癌痛等

各種急慢性疼痛的治療。

1

掌握應用指征、慎重使用

因近年來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應用逐漸氾濫, 引起不良反應事件增多, 需嚴格根據適應證用藥。

2

避免大劑量長期使用

選用不良反應較小的藥物種類和劑型, 非甾體類抗炎藥間不良反應的類型和程度各有不同,

如對乙醯氨基酚大劑量長期使用可導致急性重型肝炎, 布洛芬和雙氯芬酸鈉的胃腸反應較少, 阿司匹林腸溶片對胃腸道刺激也相對較小。

3

使用個體化

如對同時應用抗凝藥的患者, 選擇對血小板功能影響小的塞來昔布等, 避免造成出血傾向。

4

不同時使用2種以上非甾體類抗炎藥

以免增加毒副作用。

5

注意併發症對用藥的影響

低血容量、低白蛋白血症等可能增加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腎毒性和耳毒性。

消化道潰瘍、出血、穿孔

應預防聯合使用胃黏膜保護劑, 減少發生率, 同時酒精過量、老年人、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群慎用

2

血小板功能障礙

避免與抗凝藥同用, 但特異性的環氧化酶-2抑制劑(塞來昔布、伐地昔布等)出現該反應的風險小

3

肝腎毒性

在老年人、腎臟疾病患者中易發生。 非甾體類抗炎藥在體內的代謝時間隨年齡而延長, 因此老年人使用時, 需格外關注用藥的劑量和時間間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