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原各街道名字來歷,各個充滿歷史故事

逛街時路牌林立, 大家看熟看慣太原的路名、街名、巷名、建築名, 有沒有人對太原各地命名的來源產生好奇呢?追根溯源, 從名字中瞭解太原歷史, 現將太原地名由來的說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向大家介紹太原的歷史文化。

█ 民國時期航拍的明清太原府城, dingdangmaook標注

杏花嶺 杏花嶺原先是明朝太原城內晉王王府的私家花園, 載有大量杏樹且地勢較高, 故得名杏 花嶺。 日軍佔領太原後, 砍伐所有杏樹, 開闢成空地作為操場練兵, 解放後, 利用原先操場 修建成杏花嶺體育場, 現在已成為住宅區。 所以杏花嶺以杏花為名, 卻無杏花杏樹。 位於杏花嶺區東緝虎營山西省政協院內的傅公祠。

小店 小店原是太原古鎮之一。 處宋太原府南官道與平晉城西官道交叉處, 因集市繁榮, 商賈設店, 故得名。

尖草坪 此處原來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 多生野草, 據說叫菅草, 即草菅人命的的那個菅草,

由 於是生僻字, 人們誤傳成尖草, 所以就管這一帶為尖草坪, 太鋼70年前開發此地建設工廠, 宿舍, 漸漸繁榮起來。

迎澤 明萬曆〈太原府志〉裡有當時的太原城平面圖, 太原兩個南門分別名為迎澤, 承恩(合 稱是承迎天子恩澤之意), 大約就是現在的迎澤公園一帶, 南門是正門, 是迎接皇帝的詔書 , 欽差之類的門。 太原的兩座南城們迎澤、承恩之名來自於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風歌》:南風之熏兮, 可 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首相傳是舜帝時代歌頌南風造福於運 城鹽池人民的民歌, 大意是說世間萬物都承迎南風的恩澤。 於是, 兩座南門分別被命名為迎 澤門和承恩門。

萬柏林 位於太原的汾河西岸,

俗稱河西。 民國時期, 當地廣植柏樹, 因為數量眾多, 因而被稱為萬柏林, 並逐漸演變成地名, 至今仍在萬柏林路。 太原在民國時期被劃分為內8區和外8區, 1949年以後對區劃進行了調整, 並於1954年將原第五區改稱萬柏林區。 1957年, 萬柏林區撤銷, 後改為河西區, 1997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區劃調整中, 以原河西區為基礎重新啟用了萬柏林之名。 至於萬柏林得名于閻錫山的陵墓之說, 實屬附會。

█ 明清太原府城格局與街巷

大、小王村 村東有明穎國公傅友德墓, 俗稱王墓, 故名王村。 傅墓丘大於小王村的墳墓, 稱大王村 , 後出現小王村。

後王村 清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誌》原名溝子裡村。 民國初年, 由於該村與小王村均屬大王村 管轄, 而且該村建於大、小王村之後, 故名後王村。

前、後北屯 清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誌》載名前北屯村。 據傳:明朱元璋在位時, 在此實行駐軍屯 田政策。 軍隊分駐南北兩部分, 稱南北兩屯, 北屯分為兩個自然村, 按方位名分前、後北屯 。

北營 西元979年宋太宗毀滅晉陽城,

另築平晉城。 在平晉城周圍有九營十八寨做防禦, 北營就 是其中的北部營盤。

大營盤 大營盤是因為民國初年閻錫山修建兵營在此(舊址在今**總隊), 故名大營盤。 二營盤是日軍佔領太原期間修建的軍營, 後來閻錫山在此駐紮騎兵部隊, 三營盤的原因 同二營盤, 只是按順序稱呼。

老軍營 是原先駐守在太原南門外的守城士兵的軍營, 因為後來有了新的軍營(大營盤), 所以稱原來的為老軍營。

義井 據清《太原縣誌》記載:元朝有個女孩叫武管嬰, 十七歲, 至正年間躲避兵荒, 她的父 親被抓了, 她便去相救, 願意用自己代替父親, 等父親釋放後, 女孩說:我有金子藏在井邊 。 眾士兵掘井果然得到金子, 爭相奪取, 女孩便趁亂投井而死。 後人為了紀念義女,就把此 井叫義女井,簡稱義井,後來成為了村名,街道名。另一說法,義井街因義井村而名。義井--據清《太原縣誌》記載,今義井村南有“三角 城”又名“徒入城”,亦稱“提胡城”,“春秋時為趙子拘禁罪犯之所”。傳說在“徒入城 ”內有一眼八角琉璃井,象似玉色。古稱玉井,後人因“玉”,“義”,兩字尾音相同,呼名義井。

柳巷

因遍值柳樹而得名。

民間另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朝皇基的開創者朱元璋,在北伐滅元的戰爭中,揮戈直指元軍的軍事要塞——太原。 駐紮太原的元軍,憑藉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優勢,以逸待勞,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將軍常遇 春,為瞭解守敵詳情,遂親自化裝成樵夫,混進太原城臥底。不料,事不機密,常遇春的行 跡被元軍探子探得。當他剛剛穿過太原城東門外的橋頭街,混進朝曦門時,就被元軍伏兵四 面包抄。常大將軍急迫之中,殺開一條血路,拐入城牆根下的一條小巷,鑽進巷北的一個破 舊小院。

這所殘頹的小院裡,只住著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婦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殘殺 ,兒子又被元軍抓夫,一去不歸。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統治者。她見這位樵夫被元兵追殺,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進了後院的柴垛中。追兵闖入院中搜尋,柳氏裝聾作啞, 將他們哄走。

常大將軍獲救後,深謝老人救命之恩。臨別時,他順手摘下院中樹上的一根柳枝,交給 柳氏說:“老媽媽,這裡不久要打仗了。為不使您老再遭戰火,請把它插在街門上,明朝大 軍見到柳枝後,便會盡心保護。”

不過幾日,明軍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見戰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鄰難逃戰劫,遂走家串 戶,告訴眾鄰,各取柳枝插於門首。由於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敵情,安排了內應坐探,明軍裡 應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軍士兵,按常大將軍的命令,看到門上插有柳枝的 院子,便格外小心保護,秋毫無犯。

戰後,眾街坊為了感謝柳氏,也為了紀念太原的光復,便把門首的柳枝,植入門前街畔 。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發芽、吐翠。插入街頭巷尾的柳枝,隨著時光的推移,長成了小 柳樹、大柳樹、老柳樹。從春到夏,從夏到秋,這條不起眼的小巷,綠柳成蔭,枝條煙娜, 涼爽愜意。於是,一個美麗的街名“柳巷”,來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五龍口

俗稱五岔口,相傳這裡原本是一片窪地,天長日久形成一潭積水,並與東山的五條溝( 即殷家溝、郝家溝、大棗溝、小棗溝、耙兒溝)相通,每逢雨季,東山這五條溝的雨水便向 窪地水潭流灌,遠處眺望酷似五條龍在張口傾吐,所以俗稱之為五龍口。後陸續遷入居民形 成小村落,亦以“五龍口”為村名。由於東山的洪水經常給太原城造成威脅,後人在五龍口北建了白龍廟,祈求龍王爺保佑 ,這就是今天的白龍廟街的來歷。(白龍廟街以明建白龍廟而名。太原解放後形成居民住宅 區。習稱街為白龍廟,有派生街巷3條。)

開化寺 開化寺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宋紹聖年間(西元1094—1096年)重修,名漢封寺。元大 德年間(西元1297—1306年)改稱延壽寺。明正統年間(西元1436—1449年)朱棡孫子朱美 堅重修。寺院坐北向南,正面迎著現在的開化寺街。門前建一牌坊,上寫“敕賜開化禪林” 六字,所以叫“開化寺”。民國初年廢除寺廟,改為市場,所以又叫開化市。

文化裡 這裡原是一片空地。一九三○年始逐漸蓋起房屋,最初住有八戶人家。其中六戶是 留日學生。因有文化的人居多,又因閻錫山的文職官員在此居住。故取名文化裡。

柳溪街 此街原為旱西三巷。解放前,此地為旱西門外的一片荒地,亂墳灘,一九五四年十 三冶金公司修建職工宿舍,形成街道。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經太原市人民委員會284號文 件命名為旱西三巷。據傳,宋天聖三年(1025年),陳堯佐做並州知州。為防汾水之患,在東 岸築了長堤。又引水圍成湖泊。並在堤旁湖畔,修建亭、台、樓、榭。栽種了柳樹,取名“ 柳溪”,因名柳溪街。

東膳所 得名於典膳所,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原是明“晉王府”管理膳食的地方 。後沿用為街名。原統稱典膳所,後來居民漸多形成不規則的小巷道,於民國二十三年 (1934)按方位分別為東、西、南、北典膳所。

北肖牆 明晉王府宮城週邊築有蕭牆。據河晏集解引鄭玄曰:“蕭之言蕭也,牆為屏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是以謂之蕭牆”,後簡作肖牆。按方位分為:“東肖牆、西 肖牆、南肖牆、北肖牆和上肖牆”。

文津巷 西為山西大學(即現太原師專),東可達文廟,是文化薈萃之區,故名文津巷,清 乾隆時,在熱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建文津閣藏《四庫全書》,從此“文津”二字為世沿 用。

半坡街 處宋建太原城內子城的西城牆遺址。宋、元時期子城被毀,西城牆圮為土坡,稱 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稱半坡街,民國有半坡東街、半坡西街,並派生有半坡 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東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條。

羊市街 古為買賣羊的集市,分東羊市、西羊市。清代稱東羊市街、西羊市街。1958年, 東羊市併入鐘樓街,西羊市街改稱羊市街,習慣上仍稱西羊市。

黃陵 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記》:“太原縣王陵城,有晉太原王司馬輔塚存。”西晉 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為國,封司馬瑰為王。咸寧三年(277年)改封司馬輔為太原王。太 康五年(284年),司馬輔亡,葬於此地,因稱王陵。王、黃音近,訛為黃陵。清《太原縣誌》 :“王陵城在汾水東舊縣東北,今名黃陵村。”

龍保街 這裡原稱錢家墳,後因墳墓增多,又稱千家墳。為取吉祥、天佑之意,改稱龍保 村,後因形成街道,故1982年市革委正式命名為龍保街。後改為龍堡村龍堡街。

東夾巷 明朝晉王朱棡在太原城築起一座方形宮城。該處原是晉王府城正門(南華門)東面 的夾道,故名東夾巷。

精營街 是明晉王朱棡的宮城所在地。這座豪華的宮殿,在清順治三年(1646)焚於大火 。雍正、乾隆間在廢墟上修建房舍,駐紮“綠營兵”,在太原的叫“精騎營”,久之,簡稱 為“精營”。清中葉後,始建民宅,形成街道。有精營中正街(併入五一路),精營西邊街, 精營東邊街,精營南橫街,精營中橫街,精營東二道街,精營西二道街。

南華門和南肖牆 朱棡於洪武十一年(1378)來到太原,即在今精營街一帶修築王府“宮 城”。“宮城”是一座方形土城,辟四門,東邊的門叫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南為南華門、 北為後宰門。明晉王府宮城週邊築有蕭牆。據河晏集解引鄭玄曰:“蕭之言蕭也,牆為屏也。君臣相 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是以謂之蕭牆”,後簡作肖牆。按方位分為:“東肖牆、西肖牆、 南肖牆北肖牆和上肖牆”。

興隆街 位於解放路與廟前街之間,並與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後,隨著手工業 、商業的發展,當時已成為商業中心,取買賣興隆通四海之意,故名。又因與原大南門街(今 解放路)並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國時改稱興隆街。

新道街 東西折南走向:東起上肖牆,西折南至府東街。新道街是清代冀寧道府,從府 門前向東、東開闢一條通向臨泉府的新道,故名“新道街”沿用至今。

東太堡 土築的小城。所謂太堡,指的是漢代王太后的堡子。漢高祖11年(西元前196年) 封其子劉恒為代王,都于晉陽。劉恒即帝位(漢文帝)後,又封其子劉參為代王,遷都清河。 1961年東太堡發現漢清河太后墓,墓中有銅鐘、鈷、鼎,並有重半兩古錢42斤。唐貞元間 (785年~805年)建太堡莊千福寺。以寺分為東西兩村。清道光《陽曲縣誌》記曰東太堡莊、 西太堡莊。民國初年稱東太堡、西太堡。乙太堡命名的村莊有東太堡村、西太堡村,街巷有 太堡街、東太堡、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條。

教場巷 南北走向:南起東華門街,北至小東門街。教場巷始名於清朝,是清駐軍“精 騎營”的演武場,分大、小教場。大教場現為省軍區宿舍。相傳小教場於清末遷入居民,形 成街道,稱教場巷。並將東華門街的一段併入(今15號以南)。解放前一度改名“工程師街” ,解放後複名教場巷。經太原市人民委員會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3號文,正式命名。工程師 街是清末修築正太、同蒲鐵路時,外籍工程師在教場巷建宅居住。因名為工程師街。

金剛堰(裡) 據道光《陽曲縣誌》記載,宋時在太原城西汾河東岸築堤護城。明清將堤壩 修築為“長、堤、永、固、汾、水、安、瀾”八段河堤,以防汾河水患。其“長”欄位河堤 始於今金剛裡一帶。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汾河決口,水淹入城內,而這段河堤卻安然如 故。人們讚譽此段工程堅固,稱為“金剛”堰。又說,築堤時以粗瓷大甕為基礎,故俗稱“ 金缸”堰,後變成金剛堰。解放後,修路時曾在此掘出瓷甕殘留物。八十年代初期,在金剛 堰一帶建成宿舍區之後,即以為名為金剛裡。

旱西關 太原古城,西有二門。一為阜城門(即旱西門),一為振武門(即水西門)。阜城門 地勢較高,汾河漲水,常從振武門流入城內。故稱振武門為水西門,稱阜城門為旱西門。門 內稱門,門外稱關,故名旱西關。

許坦 這裡原是一片水潭。因當地人的口音“水”與“許”同,“譚”與“坦”同音, 遂誤認為許坦。清光緒年間,修正太鐵路,將許坦村分為東、西兩片。

饅頭巷 這裡在宋代系開設包子鋪的地方。宋人所謂的饅頭,就是今天包子一類的食品, 故名饅頭巷

炒米巷 明朝時這裡加工食品、糧食之類的炒豆、米花,故名炒米巷。

長風街 形成於三十年代末,位於三營盤之西,曾名為三營盤西街。1982年9月,市革委命名為長風街,取“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意。三營盤,現為地城名稱。日軍侵華時,在此設置軍營,後閻錫山騎兵部隊亦駐於此。營盤為軍營之俗稱,該營盤位於二營盤之南,故以順序稱之為三營盤。

郭家巷 抗日戰爭前,陽曲紳士北郊水溝村郭氏家族在這裡建房居住,形成此巷,故名郭家巷。

天平巷 有天平東巷、天平西巷、天平南巷。三巷形狀如天平,故名。天平東巷東通麻市 街(今解放路),北折與天平西巷相通;天平南巷與天平西巷呈丁字形,折而西與半坡東街相 通。

壩陵橋 明晉王府地地址在今肖牆之內。今壩陵橋一帶當年還是荒草野地。地勢由北向南 逐漸低下。北面高於王府,為防水患,挖壕壘壩,以保王城,壩上有橋,通往王府北便門(即 後宰門),壩外一片荒無人煙。王府侍從官司員列後,陵墓葬於壩上。此為壩陵橋名稱來歷傳 說之一。關帝廟通往對面對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橋。河南許昌西門外有灞陵橋,傳說關公曾 在橋上挑過袍。故引稱三孔橋為壩陵橋。橋址在今壩陵橋小學門前。此為傳說之二。明清時 ,壩陵橋帶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一片荒涼。一九一二年始建房,遷入居民,逐漸形成街道

奶生堂 清光緒《陽曲縣誌》載:道光年間,曾設有育嬰堂,為哺養幼嬰的機構 ,故取名奶生堂。

敦化坊 原名東馬房,系明晉王朱棡妃子謝氏的陵園,西設享堂。往來弔祭乘用的馬匹圈 養之地叫馬房,孝堂東為東馬房,亦稱東馬棚。明神宗年間,居民逐漸增多。清朝的一個姓 張的進士在此修“思居別墅”(今敦化坊衛生院)時,認為“馬房”名不雅,遂以諧音改為東 化坊,後逐漸演變為“敦化坊”。

學府街 曾用名塢城東街、塢城西街、形成于五十年代初。原以塢城路為中心,分東西 兩條街,東稱塢城東街,西稱塢城西街。因山西大學座落在附近,1982年9月市革委統一命名 為學府街,意即學問薈萃之所。

師範街 這裡原為農家小道,1985年擴展為碎石路面,因原山西師範學院(今山西大學) 校址座落該街東端,故命名為師範街。另外原先省政府西門外的解放路路段即省實驗中學門口解放前也叫師範街,後來併入解 放路。在候家巷太原師院旁還有一條師範巷。

魚池街 清稱大新街。1886年汾水淹太原城,大新街積水成池。民國初年,桐旭醫院院長 南培蘭圍池養魚,名養魚池。後填池建宅,大新街更名魚池街。

皇后園 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他是漢文帝母親薄太后的駐蹕處“即今皇后園村”。又 一種說法是,王莽時期,劉秀敗走南陽,王莽兵追至現皇后園村,劉秀求一姑娘相救,姑娘 用雞籠將他蓋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雞籠仍做針線活。追兵問時,姑娘故意支走,劉秀得 救,感恩不盡,立誓說日後登基定封她為皇后。後劉秀果做了皇帝,派官員來接姑娘,姑娘 已死。劉秀封她為皇后葬于此地,在墳前植樹種花如同花園,故名。

韶九巷 據說出自《尚書》:“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簫韶為虞舜之樂,九成即大成 ,鳳凰來儀自然是吉祥和諧之象。宋代,韶九巷的位置在子城南門外,子城內設有宣詔廳, 為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當時的士大夫們把這條小巷子命名為韶九巷,很有巴結皇帝老兒的 意思,意謂皇帝的話都好比虞舜之樂,按皇帝的話辦事自然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另有一種說法是韶九巷原名是燒酒巷,後來有人覺得不雅,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享堂街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第一代晉王朱棡去世,其子濟熺繼位。他的異母弟濟 熿為了爭奪王位,與濟炫等人互相勾結,羅織罪名,不斷向朝廷誣陷“濟熹之過”,歷時8年 。明成祖朱棣聽信了他們的謊言,奪濟熺爵位,改封濟熿為晉王。濟熿即位後,驕姿橫暴, 將晉王幽禁獄中,並毒殺其母謝妃。謝妃是明朝開國功臣永平侯謝成的女兒、濟熺的生母。 宣德二年(1427年),漢王朱高煦叛亂平熄,明軍截獲了濟熿與叛兵的來往信件,明宣宗方得 知其在太原的一系列罪行,乃下詔免為庶人,關押至鳳陽,其餘所有幫兇悉論死。同時為濟 熺平反昭雪,恢復了他晉王爵位。為了紀念冤死的母親謝妃,濟熺特意在太原城東北1公里處 修建了這座享堂。古代把供奉祖宗木主或神靈偶像的地方稱為享堂。附近有村名叫“新村凹 ”,後來也改稱“享堂村”。

黑龍潭 得名於青龍王廟。此處原先是一片低窪的潮濕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 退積於此。光緒十二年的水患,使這裡變為水鄉澤國。水患之後,積水無法退去,加之後來 經年雨水的退積,這裡便成為太原城中最大的積水湖。後來人們給這片積水湖取下了名字, 南面的這一片叫做“凱撒河”,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龍池(後改黑龍攤)”,而將連通兩片 之水的狹窄河道,稱之為“黃河套”

上肖牆 南北走向:南起西肖牆,北至北肖牆。上有牆一帶,地勢較高,從西華門和新 道街往北形成上坡,故稱此段路為上肖牆。

南內環街 是合併了大營盤東、西街的統稱,根據市政府規劃,要在城市周邊次第建設 內環街,中環街,外環街,所以命此名

校尉營 金朝大定(西元1161——1189年)年間,史純以忠顯校尉兼陽曲知縣,做過好事 ,取得人們的紀念,因此有校尉營一名,校尉營另外是明代晉王府警衛隊即校尉營房駐地, 故名。有東校尉營,南校尉營,西校尉營,中校尉營。

康寧巷 1912年,有位姓康的醫生住此,掛牌行醫,因醫術較高求治者多數康復,深得居 民信任,他們認為與康醫生為鄰,可以永保福壽康寧,所以取名康寧巷。(附近還有個福壽巷 )

綠柳巷 1912年河北人遷來此地居住,廣植柳樹,綠柳成蔭,故名綠柳巷。

三橋街 由於年代久遠,它的名稱來歷含義,民間有多種神話般的傳說:唐代晉王李克 用有一次路過此處,在井邊歇腳(井,即八寶琉璃井,在上三橋54號院,人稱“井兒院”), 見井內有三座金橋。

七府墳 不是得名于七個知府,而是晉王的七兒子廣昌王府的墳地!

俗稱五岔口,相傳這裡原本是一片窪地,天長日久形成一潭積水,並與東山的五條溝(即 殷家溝、郝家溝、大棗溝、小棗溝、耙兒溝)相通,每逢雨季,東山這五條溝的雨水便向窪地 水潭流灌,遠處眺望酷似五條龍在張口傾吐,所以俗稱之為五龍口。後陸續遷入居民形成小 村落,亦以“五龍口”為村名。由於東山的洪水經常給太原城造成威脅,後人在五龍口北建了白龍廟,祈求龍王爺保佑 ,這就是今天的白龍廟街的來歷。

西二道巷 精營西邊街都是清朝形成的街道,一開始就叫上述名字。

北倉巷 明代太原城中設有北、南兩座大盈倉,習稱北倉、南倉。清代又增設有常平倉, 義倉。以北倉而名的街巷,清代稱南倉門街,民國時分作倉門北街、倉門街、倉門東街。今 稱有東倉巷、北倉巷。以南倉命名的街道,民國以來有南倉巷。以常平倉命名的有小倉巷、 小倉東巷、小倉西巷。此外太原還有新倉巷,倉園河。

寧化府 明代為朱棡第五子甯化王朱濟煥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稱寧化王府,民國稱寧化 府、寧化東巷。今稱寧化府正巷、寧化府東巷。

萬壽宮 得名於在此的皇廟。皇廟清代又稱萬壽宮,系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棡受封晉王后 ,于明洪武三年(西元1371年)所建,是舊時逢新帝登基、萬壽節、元旦、國喪供皇子、皇孫 和地方文武百官朝賀、祭祀的場所。該建築占地1.1萬餘平方米,全部為黃琉璃瓦罩頂,廟坐 北朝南,三重院佈局,中軸線上照壁、宮門、前殿、中殿、後殿,兩側為東西廂房。宮門為 磚砌黃琉璃筒瓦歇山頂牌樓式建築。照壁寬22米,高約10米,正南有5個大型琉璃團龍。前殿 面寬五間,中殿面寬三間,後殿面寬七間,均為單簷歇山頂,殿頂黃色琉璃瓦覆蓋。國內除 首都有太廟外,各省會現存皇廟建制僅有太原這—孤例。是目前全國保護最為完整的一座明 代皇家地方建築。是市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路 1937年,閻錫山在這裡為官員建公寓,為了安全,取名永安路。

永定路 1912年,閻錫山的軍官在此建宅,因與永甯路相鄰,取名永定路。

永甯路 1918年,閻錫山的軍需處汪處長在此建宅,1931年,汪處長領軍餉回家,在此被搶劫,為保平安,取名永甯路。

永濟路 1934年整頓街道牌,當時的公安局以永甯路命名為永濟路。

澗河路 因澗河而得名,關於澗河的來源,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以 前這條河並不叫澗河,而是叫做“祁青河”。有一天,從河的下游來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 他走到祁青河源頭,一直向泉源下看,誰知道這個傢伙是專門盜寶的巫師,他發現祁青河的 源頭海眼口,有一條看守水源的金魚是無價之寶。於是,他花三吊錢買通河邊一個貪婪的無 賴,破壞了海眼,釣走了金魚。從此,祁青河水再也不如從前那樣清,水量也變得時有時無 ,斷斷續續。河床裡只留下細細的一線流水。祁青河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金貴了,遂被人們叫 做“賤河”。年長日久,傳訛為“澗河”。

恒山路 因通往北面,而恒山是我省北面的名山,所以得名。

和平南路 原先是郊區農田,後來由於城市建設出現道路,用和平命名表明人民希望和平 的生活。

天地壇 三巷"和天地壇",因其地原為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壇而得名。這裡有天地壇正街 ,天地壇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按明代建壇規制以及供奉和祭祀的規範,晉王府 之天地壇,應分別建有“天壇”和“地壇”,分別供奉“皇天”和“皇地祗”之神位,分別 舉行“祭天”和“祭地”的活動。依當時祭祀的禮儀和規範來要求,每年的夏至前夕,晉王 都須香湯沐浴,忌葷吃素,在夏至這一天日出時,登地壇祭祀皇地祗,舉行隆重的祭祀禮。 而在冬至日的前夕,依然要沐浴吃齋,亦在冬至日太陽出山時,登天壇祭祀皇天,祈求來年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約是因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神壇,建在一處或是相距極近之緣故吧, 所以把這裡叫成了“天地壇”。

鐘樓街 追溯其街名,得之於古代的鐘樓。說起太原的鐘樓,雖不及鼓樓那樣巍峨雄宏 ,卻比它玲瓏娟秀。這座早已蹤跡全無的鐘樓,建於明代,明中葉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霖的倡 導下集資重修。樓分台基和樓閣兩部分,上部樓閣高三層五丈,重簷宏甍,椽拱飛揚,十字 結頂。樓閣中高懸巨鐘一口,高達丈餘,重千餘斤。每逢清晨報時,聲聞四達遠及十餘裡, 與鼓樓巨鼓日暮發出的鼓聲,互為珠壁,是為全城士民的計時依託

韶九巷 《商書》:“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簫韶為虞舜之樂;九成(九讀音“ 大”)即大成,意思為能繼承光大堯之道。今韶九巷處在宋太原府城內子城南門外位置。子城 內,有宣詔廳,為宋代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韶九名稱,當源於此。意為皇帝聲音、九重之 聲從這裡傳出。還有一種說法是由燒酒巷諧音而改 成的。

向陽店 是個老村子,出現現代交通工具以前向陽店是靜樂,古交,忻州通往太原路上的 一個小鎮,因為路途遙遠,人們步行或者趕車一天到不了太原,所以這的驛站和住店比較多 ,類似的地方還有現在陽曲縣的西淩井(又叫淩井店)。

老鼠窟 舊址在今鐘樓街老鼠窟元宵店。因其巷狹窄故名老鼠窟。後恒義誠元宵店在此 開張就以街巷名老鼠窟俗稱。

帽兒巷 原系宋代商業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稱帽兒巷。太原解放後 併入都督北街(原督軍前街)。1978年擴建為經營地方風味的食品街。巷南、北口各有牌坊一 座,上書“食品一條街”,因今俗稱食品街。

剪子灣 處沙河灣,曾名沙河村。清代山東鐵匠在此設爐打制刀剪,其剪子鋒利無比,遠 近聞名,因稱剪子灣。

三聖庵 原有三聖庵廟,故名。廟中三聖中為釋迦牟尼,左為老子,右為孔子,取“ 三教歸一”而塑的坐像。

平陽路 平陽是臨汾的古稱,而平陽路的前身是通往臨汾的西官道,故此得名。

杜兒坪 相傳很早有一家姓杜的居住此地,且地勢高而平坦,故稱杜兒坪。

後小河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潘美擴展唐明鎮建太原城,開壕引水護城。據傅山《九 間(仙)橋記》所述,宋府城東北角位於後小河,如今的東後小河和西後小河就是當年宋建太 原城北的護城河。以後小河命名的街道,清代稱小河,民國稱東後小河、西後小河。

上官巷 明建太原城後形成的街巷。當時有一邵氏官員,頗有聲望,居於此,故清稱邵官 巷。後音轉“邵”為“上”,民國時已稱上官巷。還有一種說法是有戶複姓上官的人家居住 在此,所以得名。

城坊街 因城隍廟得名。據傳城隍廟建于明初,明嘉靖十九年重修。城坊是城隍的諧音。 一九五八年修解放路截為東、西兩段,東為城坊東街,西為城坊街。

山右巷 中國古代地圖坐北朝南,山西省地理位置在圖上為太行山的右方,故稱山西為山 右。民圖11年楊泰嶸在該巷建立山右大學,命名該巷為山右巷,後來人們把“右”字,傳為 “佑”字,含有求神靈保佑之意。1982年市革委更正為山右巷。

柳溪街 位於新建路北段西側。宋天聖三年(1025年),陳堯佐任並州知州。為防汾水之患 ,在東岸築了長堤,又引水於堤內蓄成湖泊,為了加固這段新堤,陳氏親率民眾植柳樹萬株 於堤壩之上,建華堂、彤霞閣于眾柳之間,於堤內汾河淤積的沙灘之上種荷植藕,取名“芙 蓉洲”,使一個偏僻荒涼、水患不息的荒灘,變為綠柳婀娜、荷花掩映、水光湖色、亭閣相 映的自然園林,獲“柳溪”之美稱,成為宋金時代太原的風景勝地之一。據《永樂大典》卷 5202記載:“柳溪在縣西五裡,汾堤之東,引汾水注之,週四一裡。”這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一直在太原的大地上存在了300餘年。元末到明清以來,昔日風景宜人、遊人如鯽的柳溪,由 於年久失修,戰亂不息,湖塘逐漸被汾河的泥沙淤灌壅積。明初之時,已是斷壁殘垣、殘花 敗柳,一片荒涼瘡痍的淒慘景象。及至嘉靖年間,洪水沖毀堤壩,由此入城,連那些斷壁殘 垣也沖之一空。柳溪街的雛形,是太原解放後才形成的,太原人民在古代柳溪的故址上,新 建了寬廣的大道、高聳的樓房,並於1982年把旱西三巷正式更名為“柳溪街”。

文源巷 關於文源巷名字的來歷,當初籌建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之一,楊廷祥這樣說,“ 本來是沒有文源巷的。文源巷這個街名,來源於清朝時收藏《四庫全書》的文源閣。”《四 庫全書》修完後抄成7部,分別在7所專門的藏書建築內收藏,分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淵閣、圓 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 大觀堂建文匯閣以及杭州西湖故宮建文瀾閣。其中,文津閣《四庫全書》於1915年入藏國家 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而該圖書館前的那條街,因文津閣而取名為文津街,此事也被傳為 佳話。1957年2月,我省決定成立大型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當時,圖書館門前是條 土馬路,也沒有名字。於是,在圖書館建成後到開館前的這段時間,有關人員向太原市有關 部門申請,效仿文津街的來歷,借用已在戰亂中燒毀的文源閣中“文源”二字,將圖書館前 尚未命名的土馬路定名為文源巷。

文瀛湖及早年的海子邊 原本是一片濕凹之地。宋建城時,這裡是為護城河的一 個部分,明代圈入城中後,成了城中的一汪積水。當時,由於這裡地勢低凹,逐漸雨水彙集 而形成兩片積水,北頭大而圓的叫圓海子,南頭小而長的叫長海子,通稱“海子堰”。清康 熙年間,水溢成災,太原知府王覺民捐出奉銀,雇人把圓海子與長海子疏通,又找到南城牆 下的古水口,疏通水道,導水出城入汾河,才根治了水患。由於該湖南臨山西科舉考試的貢 院,這裡也成為應考學士散步遊覽的地方。有一位學子裴通政見景生情,就給這片海子起了 個文雅的名字——文瀛湖。並通過文瀛湖的漲水情況來判斷當年的考試城市。清道光年間, 把這裡定為“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煙波”。但當時這裡仍然是傾倒灰渣髒土的荒蕪之地 。直到清光緒年間,冀甯道連甲才對這片文瀛湖進行了一次清理,又在北湖東南建一小亭, 匾書“影翠亭”。在湖的四周安設了木柵欄,湖裡放了兩隻小船,這才成為公園的雛形。清 光緒三十一年,在北湖北岸始建二層樓房,即是今日的公園辦公室,作為土產陳列館,取名 為勸工陳列所。樓前平出一片廣場,稱為“太原公會”,作為群眾聚會的場所。進入民國後 ,又加整頓,修築沿湖的磚欄,新建水中亭台,洋式禮堂、拱橋、萬字廊房、古典式勸業樓 等等,遂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公園,並以湖名得園名叫做“文瀛公園”。後因民主革命先驅 孫中山臨蒞太原,並在文瀛湖畔講演和視察,鼓吹革命道理,又更名為“中山公園”,以示 紀念。

魚池街 南北走向:南起府西街,北至旱西門街。清道光年間稱大新街。到光緒十二年 (1886)汾河發大水淹沒半個太原城,此處低窪,積水成池。民國初年,桐旭醫院院長南培蘭 雇人在此圍池養魚,稱名養魚池。後來逐漸填池建宅,將大新街改為魚池街。

壩陵橋 明晉王府地址在今肖牆之內。今壩陵橋一帶當年還是荒草野地。地勢由北向南逐 漸低下。北面高於王府,為防水患,挖壕壘壩,以保王城,壩上有橋,通往王府北便門(即後 宰門),壩外一片荒無人煙。王府侍從官司員列後,陵墓葬於壩上。此為壩陵橋名稱來歷傳說 之一。關帝廟通往對面對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橋。河南許昌西門外有灞陵橋,傳說關公曾在 橋上挑過袍。故引稱三孔橋為壩陵橋。橋址在今壩陵橋小學門前。此為傳說之二。明清時,壩陵橋帶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一片荒涼。一九一二年始建房,遷入居民,逐 漸形成街道。

平陽路 源于蘇三案,蘇三便是由這條官道押解太原的。平陽路是太茅公路南出太原,終 至茅津渡口的一條公路交通要道,途中經過的第一個較大的城市是林汾,因林汾古稱平陽, 遂將平陽古稱引做路名

北大街 北大街是1982年6月正式命名的。它與解放路交錯的路口一帶,是太原舊城的北城門,俗稱大北門,曾名鎮遠門。

狄村 狄村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傑故里。道光《陽曲縣誌》載,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 官道西,康熙年知縣戴夢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張廷銓重修”。碑北,原唐梁國公祠旁有一古 槐,傳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張廷銓撰記立石,題曰“唐槐”。

塢城路 塢,小障,一說小城。據此,塢城最初當為一個有軍事意義堡壘之設施,後住戶增多, 遂冠城名。該路是1955年在原土路的基礎上拓建而成的。因直穿塢城村東,故市政府於1958 年命名為塢城路。

黑土巷 黑土巷清代稱黑土港,是一條河道。東山洪水沿此河可以流至太原城東入護城河。後河 水乾涸形成道路,民國時東山煤炭運往市區即通行此道。清末、民國期間,形成村落名為黑 土港。太原解放後,形成居民住宅區,改稱黑土巷。

黑龍潭 黑龍潭得名於青龍王廟。此處原先是一片低窪的潮濕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 退積於此。光緒十二年的水患,使這裡變為水鄉澤國。水患之後,積水無法退去,加之後來 經年雨水的退積,這裡便成為太原城中最大的積水湖。後來人們給這片積水湖取下了名字, 南面的這一片叫做“凱撒河”,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龍池(後改黑龍攤)”,而將連通兩 片之水的狹窄河道,稱之為“黃河套”。

上馬街 上馬街南有皇廟,明朝王室和官員逢年過節都要來這裡參拜,他們從下馬街下了馬,然 後走皇廟西巷到皇廟,完了再走皇廟東巷從上馬街上馬離開,到了清朝時,廢除了明朝的規 矩,不走下馬街,而從萬壽宮巷直接進入皇廟,然後從上馬街上馬離開,所以就把上、下馬 街合併為上馬街。

賽馬場 此地原是道場溝,剪子灣,大東關等村的耕地,1937年日軍佔領太原後,在此地養軍馬 ,在北面賽馬娛樂,所以稱賽馬場。

菜園街菜園村 顧名思義,就是來源於菜園子。清代,此處有部分菜農種菜,稱東菜園、西菜園。太原 解放初期稱菜園村。後居民增多,形成街巷。撤銷村級建制。以菜園命名的有菜園街及派生 街巷7條。

一人巷 一人巷在柳巷和鼓樓街的交叉口的東側,相傳此街始建於晚清,非常狹窄,巷口有一株 大槐樹防礙交通,二人不通並行,俗稱“一人巷”,也叫“宜人巷”。後來有個“文化人” ,嫌名字太俗,民國二十三年上(1934)諧音雅化為“依仁巷”沿用至今。

雙龍巷 此巷因地勢隆起,如伏雙龍。曾有“雙龍”地名之稱。清末遷入河北居民,又稱直隸莊 。民國初年閻錫山的民政廳孟元文在此地建宅,稱“升官巷”。後孟家連遭禍事,認為是屋 後的“玉皇廟”作崇。故於民國十八年(1929)改名雙龍巷,想用“雙龍”鎮伏邪氣。以求家業興旺。

校尉營 金朝大定(西元1161—1189年)年間,史純以忠顯校尉兼陽曲知縣,做過好事,取得人 們的紀念,因此有校尉營一名,校尉營另外是明代晉王府警衛隊即校尉營房駐地,故名。有 東校尉營,南校尉營,西校尉營,中校尉營。

康寧巷 1912年,有位姓康的醫生住此,掛牌行醫,因醫術較高求治者多數康復,深得居民信任 ,他們認為與康醫生為鄰,可以永保福壽康寧,所以取名康寧巷。

坡子街

坡子街地處明建城隍廟和三橋街之間。據傳,形成年代在隋唐或更早時期。現在的26號 院一帶,北高南低,自然形成土坡,當地稱坡子上。

形成的確鑿年代,已無法知曉,但是,城民父老相傳,這裡早在隋唐之際,或是更早一 些的時期便已形成集鎮,是古唐明鎮通往三交古城的必由之路。宋太平興國年間,太原城創 建之後,這裡又成為太原城北門——懷德門外的城關街巷。直至明初擴建太原城時,其街才 併入城中,成為城裡的一條街巷。

據老輩的太原人講,早在坡子街形成之前,今坡子街一帶是一個東北高西南低的黃土坡 。後來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以為此處地形風水頗佳,遂購得此坡,辟建為祖墳,並在墳地 安放兩隻石頭雕鑿的石獅子為守墳獸。這樣,這片土坡便得到一個名字叫做“石獅子坡”。

因石獅子坡地處南北交通要道之側,年久日積,坡下漸漸遷來一些酒肆店鋪,接待來往 路人和行商,遂成一片熱鬧之所,漸成一道街巷,並將被名引作街名,得名“石獅坡街”, 習呼“坡子上”。石獅坡街和坡子上的名謂,也不知叫了多少年,反正隋唐宋金元明,歷經 數朝數代,一直流傳了千百年。

及至明王朝覆滅,清王朝建立,清軍攻佔太原之後以為石獅坡街名不吉祥,坡子上習稱 又不雅,選改其名為平順街。但是,新取的平順街,既與人們多年來形成的習慣稱呼,格格 不久,又脫離了早年自然地理風貌的依託。所以,新街名終究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只能存 在於書面文字記載和地方誌中。

民國初年,坡子上做為街名,被搬上反映街巷細貌的“山西省城詳圖”。民國中葉出版 的《太原指南》一書,正式使用坡子街的名稱,而後沿用至今。

從某種意義上講,時間是最有力量的。隨著光陰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當年荒涼的石獅 子坡,早已被淹沒,不為世人所知。而在太原城的發展史上,這條由石獅子坡發展到坡子街 的普普通通的小街,則成為古城巨變的一個最好見證。

三橋街 從它問世之後,在太原的大地上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十個多世紀,是太原近代工 業的產生,喚起了它的新生。清季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山西省的第一個近代工業單位——太原火柴局,就創 建於三橋街畔。爾後的“西北實業公司”——山西最大最早的官僚資本企業,又在太原火柴 局的舊址上籌備產生。這一切都為三橋街的歷史,寫下了有聲有色的一頁

新原裡 新原裡原是灰渣山,1979年建成住宅社區,太原市老市長岳維藩從南京調回太原任市長 時,起名新原裡,是新太原之意。

紅溝路 紅溝路原系一條紅色土質的溝,雨季內流紅色泥水,解放後陸續興建民形成街道,因地 得名紅溝路。

國師街 新民2、3、4條都是民國初年得名的,國師街以前叫新民西街,後來有國民師範學校,所 以改名國師街,他們也都是民國形成的街道,相傳新民諸街建於清末或民國初年。明晉王府 宮城彼焚後,人們逐漸推倒城牆,填平城壕建起房屋,當時並沒有街巷名稱。由於居民漸多 便形成街巷,遂冠以街名——新民街。

滿洲墳 滿洲墳就是現在的青年路附近,這裡是以前滿族人的墳地。

橋頭街 宋時太原城的範圍尚小,橋頭一帶是原宋朝東城門朝曦門外護城河上橋的故址,故名。

候家巷 明時巷內因有戶部侍郎侯綸的宅第,故名“侯侍郎巷”。侯綸,太原人,明正德辛未進 士,曾任戶部主事、禮部郎中,以廉正著稱。後官至南京部待郎,人稱“侯侍郎”。到清時 ,因巷內居民以侯姓居多,故改稱“侯家巷”。

通順巷 通順巷原名雞鵝巷,為明代以前買賣雞鵝的集市,故名。清時,巷內相繼開設錢莊、票 號,為求生意順利通達,改稱通順巷。

呼延村 元稱呼延社,道光《陽曲縣誌》作呼延村。相傳此地為宋將呼延贊的養馬場。村建于呼 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為名。

察院後 明清時,山西省按察使,掌管司法,簡稱察院。這裡地處察院之後,故名。

編輯:曉貳

後人為了紀念義女,就把此 井叫義女井,簡稱義井,後來成為了村名,街道名。另一說法,義井街因義井村而名。義井--據清《太原縣誌》記載,今義井村南有“三角 城”又名“徒入城”,亦稱“提胡城”,“春秋時為趙子拘禁罪犯之所”。傳說在“徒入城 ”內有一眼八角琉璃井,象似玉色。古稱玉井,後人因“玉”,“義”,兩字尾音相同,呼名義井。

柳巷

因遍值柳樹而得名。

民間另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朝皇基的開創者朱元璋,在北伐滅元的戰爭中,揮戈直指元軍的軍事要塞——太原。 駐紮太原的元軍,憑藉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優勢,以逸待勞,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將軍常遇 春,為瞭解守敵詳情,遂親自化裝成樵夫,混進太原城臥底。不料,事不機密,常遇春的行 跡被元軍探子探得。當他剛剛穿過太原城東門外的橋頭街,混進朝曦門時,就被元軍伏兵四 面包抄。常大將軍急迫之中,殺開一條血路,拐入城牆根下的一條小巷,鑽進巷北的一個破 舊小院。

這所殘頹的小院裡,只住著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婦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殘殺 ,兒子又被元軍抓夫,一去不歸。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統治者。她見這位樵夫被元兵追殺,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進了後院的柴垛中。追兵闖入院中搜尋,柳氏裝聾作啞, 將他們哄走。

常大將軍獲救後,深謝老人救命之恩。臨別時,他順手摘下院中樹上的一根柳枝,交給 柳氏說:“老媽媽,這裡不久要打仗了。為不使您老再遭戰火,請把它插在街門上,明朝大 軍見到柳枝後,便會盡心保護。”

不過幾日,明軍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見戰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鄰難逃戰劫,遂走家串 戶,告訴眾鄰,各取柳枝插於門首。由於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敵情,安排了內應坐探,明軍裡 應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軍士兵,按常大將軍的命令,看到門上插有柳枝的 院子,便格外小心保護,秋毫無犯。

戰後,眾街坊為了感謝柳氏,也為了紀念太原的光復,便把門首的柳枝,植入門前街畔 。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發芽、吐翠。插入街頭巷尾的柳枝,隨著時光的推移,長成了小 柳樹、大柳樹、老柳樹。從春到夏,從夏到秋,這條不起眼的小巷,綠柳成蔭,枝條煙娜, 涼爽愜意。於是,一個美麗的街名“柳巷”,來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五龍口

俗稱五岔口,相傳這裡原本是一片窪地,天長日久形成一潭積水,並與東山的五條溝( 即殷家溝、郝家溝、大棗溝、小棗溝、耙兒溝)相通,每逢雨季,東山這五條溝的雨水便向 窪地水潭流灌,遠處眺望酷似五條龍在張口傾吐,所以俗稱之為五龍口。後陸續遷入居民形 成小村落,亦以“五龍口”為村名。由於東山的洪水經常給太原城造成威脅,後人在五龍口北建了白龍廟,祈求龍王爺保佑 ,這就是今天的白龍廟街的來歷。(白龍廟街以明建白龍廟而名。太原解放後形成居民住宅 區。習稱街為白龍廟,有派生街巷3條。)

開化寺 開化寺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宋紹聖年間(西元1094—1096年)重修,名漢封寺。元大 德年間(西元1297—1306年)改稱延壽寺。明正統年間(西元1436—1449年)朱棡孫子朱美 堅重修。寺院坐北向南,正面迎著現在的開化寺街。門前建一牌坊,上寫“敕賜開化禪林” 六字,所以叫“開化寺”。民國初年廢除寺廟,改為市場,所以又叫開化市。

文化裡 這裡原是一片空地。一九三○年始逐漸蓋起房屋,最初住有八戶人家。其中六戶是 留日學生。因有文化的人居多,又因閻錫山的文職官員在此居住。故取名文化裡。

柳溪街 此街原為旱西三巷。解放前,此地為旱西門外的一片荒地,亂墳灘,一九五四年十 三冶金公司修建職工宿舍,形成街道。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經太原市人民委員會284號文 件命名為旱西三巷。據傳,宋天聖三年(1025年),陳堯佐做並州知州。為防汾水之患,在東 岸築了長堤。又引水圍成湖泊。並在堤旁湖畔,修建亭、台、樓、榭。栽種了柳樹,取名“ 柳溪”,因名柳溪街。

東膳所 得名於典膳所,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原是明“晉王府”管理膳食的地方 。後沿用為街名。原統稱典膳所,後來居民漸多形成不規則的小巷道,於民國二十三年 (1934)按方位分別為東、西、南、北典膳所。

北肖牆 明晉王府宮城週邊築有蕭牆。據河晏集解引鄭玄曰:“蕭之言蕭也,牆為屏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是以謂之蕭牆”,後簡作肖牆。按方位分為:“東肖牆、西 肖牆、南肖牆、北肖牆和上肖牆”。

文津巷 西為山西大學(即現太原師專),東可達文廟,是文化薈萃之區,故名文津巷,清 乾隆時,在熱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建文津閣藏《四庫全書》,從此“文津”二字為世沿 用。

半坡街 處宋建太原城內子城的西城牆遺址。宋、元時期子城被毀,西城牆圮為土坡,稱 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稱半坡街,民國有半坡東街、半坡西街,並派生有半坡 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東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條。

羊市街 古為買賣羊的集市,分東羊市、西羊市。清代稱東羊市街、西羊市街。1958年, 東羊市併入鐘樓街,西羊市街改稱羊市街,習慣上仍稱西羊市。

黃陵 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記》:“太原縣王陵城,有晉太原王司馬輔塚存。”西晉 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為國,封司馬瑰為王。咸寧三年(277年)改封司馬輔為太原王。太 康五年(284年),司馬輔亡,葬於此地,因稱王陵。王、黃音近,訛為黃陵。清《太原縣誌》 :“王陵城在汾水東舊縣東北,今名黃陵村。”

龍保街 這裡原稱錢家墳,後因墳墓增多,又稱千家墳。為取吉祥、天佑之意,改稱龍保 村,後因形成街道,故1982年市革委正式命名為龍保街。後改為龍堡村龍堡街。

東夾巷 明朝晉王朱棡在太原城築起一座方形宮城。該處原是晉王府城正門(南華門)東面 的夾道,故名東夾巷。

精營街 是明晉王朱棡的宮城所在地。這座豪華的宮殿,在清順治三年(1646)焚於大火 。雍正、乾隆間在廢墟上修建房舍,駐紮“綠營兵”,在太原的叫“精騎營”,久之,簡稱 為“精營”。清中葉後,始建民宅,形成街道。有精營中正街(併入五一路),精營西邊街, 精營東邊街,精營南橫街,精營中橫街,精營東二道街,精營西二道街。

南華門和南肖牆 朱棡於洪武十一年(1378)來到太原,即在今精營街一帶修築王府“宮 城”。“宮城”是一座方形土城,辟四門,東邊的門叫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南為南華門、 北為後宰門。明晉王府宮城週邊築有蕭牆。據河晏集解引鄭玄曰:“蕭之言蕭也,牆為屏也。君臣相 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是以謂之蕭牆”,後簡作肖牆。按方位分為:“東肖牆、西肖牆、 南肖牆北肖牆和上肖牆”。

興隆街 位於解放路與廟前街之間,並與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後,隨著手工業 、商業的發展,當時已成為商業中心,取買賣興隆通四海之意,故名。又因與原大南門街(今 解放路)並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國時改稱興隆街。

新道街 東西折南走向:東起上肖牆,西折南至府東街。新道街是清代冀寧道府,從府 門前向東、東開闢一條通向臨泉府的新道,故名“新道街”沿用至今。

東太堡 土築的小城。所謂太堡,指的是漢代王太后的堡子。漢高祖11年(西元前196年) 封其子劉恒為代王,都于晉陽。劉恒即帝位(漢文帝)後,又封其子劉參為代王,遷都清河。 1961年東太堡發現漢清河太后墓,墓中有銅鐘、鈷、鼎,並有重半兩古錢42斤。唐貞元間 (785年~805年)建太堡莊千福寺。以寺分為東西兩村。清道光《陽曲縣誌》記曰東太堡莊、 西太堡莊。民國初年稱東太堡、西太堡。乙太堡命名的村莊有東太堡村、西太堡村,街巷有 太堡街、東太堡、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條。

教場巷 南北走向:南起東華門街,北至小東門街。教場巷始名於清朝,是清駐軍“精 騎營”的演武場,分大、小教場。大教場現為省軍區宿舍。相傳小教場於清末遷入居民,形 成街道,稱教場巷。並將東華門街的一段併入(今15號以南)。解放前一度改名“工程師街” ,解放後複名教場巷。經太原市人民委員會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3號文,正式命名。工程師 街是清末修築正太、同蒲鐵路時,外籍工程師在教場巷建宅居住。因名為工程師街。

金剛堰(裡) 據道光《陽曲縣誌》記載,宋時在太原城西汾河東岸築堤護城。明清將堤壩 修築為“長、堤、永、固、汾、水、安、瀾”八段河堤,以防汾河水患。其“長”欄位河堤 始於今金剛裡一帶。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汾河決口,水淹入城內,而這段河堤卻安然如 故。人們讚譽此段工程堅固,稱為“金剛”堰。又說,築堤時以粗瓷大甕為基礎,故俗稱“ 金缸”堰,後變成金剛堰。解放後,修路時曾在此掘出瓷甕殘留物。八十年代初期,在金剛 堰一帶建成宿舍區之後,即以為名為金剛裡。

旱西關 太原古城,西有二門。一為阜城門(即旱西門),一為振武門(即水西門)。阜城門 地勢較高,汾河漲水,常從振武門流入城內。故稱振武門為水西門,稱阜城門為旱西門。門 內稱門,門外稱關,故名旱西關。

許坦 這裡原是一片水潭。因當地人的口音“水”與“許”同,“譚”與“坦”同音, 遂誤認為許坦。清光緒年間,修正太鐵路,將許坦村分為東、西兩片。

饅頭巷 這裡在宋代系開設包子鋪的地方。宋人所謂的饅頭,就是今天包子一類的食品, 故名饅頭巷

炒米巷 明朝時這裡加工食品、糧食之類的炒豆、米花,故名炒米巷。

長風街 形成於三十年代末,位於三營盤之西,曾名為三營盤西街。1982年9月,市革委命名為長風街,取“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意。三營盤,現為地城名稱。日軍侵華時,在此設置軍營,後閻錫山騎兵部隊亦駐於此。營盤為軍營之俗稱,該營盤位於二營盤之南,故以順序稱之為三營盤。

郭家巷 抗日戰爭前,陽曲紳士北郊水溝村郭氏家族在這裡建房居住,形成此巷,故名郭家巷。

天平巷 有天平東巷、天平西巷、天平南巷。三巷形狀如天平,故名。天平東巷東通麻市 街(今解放路),北折與天平西巷相通;天平南巷與天平西巷呈丁字形,折而西與半坡東街相 通。

壩陵橋 明晉王府地地址在今肖牆之內。今壩陵橋一帶當年還是荒草野地。地勢由北向南 逐漸低下。北面高於王府,為防水患,挖壕壘壩,以保王城,壩上有橋,通往王府北便門(即 後宰門),壩外一片荒無人煙。王府侍從官司員列後,陵墓葬於壩上。此為壩陵橋名稱來歷傳 說之一。關帝廟通往對面對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橋。河南許昌西門外有灞陵橋,傳說關公曾 在橋上挑過袍。故引稱三孔橋為壩陵橋。橋址在今壩陵橋小學門前。此為傳說之二。明清時 ,壩陵橋帶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一片荒涼。一九一二年始建房,遷入居民,逐漸形成街道

奶生堂 清光緒《陽曲縣誌》載:道光年間,曾設有育嬰堂,為哺養幼嬰的機構 ,故取名奶生堂。

敦化坊 原名東馬房,系明晉王朱棡妃子謝氏的陵園,西設享堂。往來弔祭乘用的馬匹圈 養之地叫馬房,孝堂東為東馬房,亦稱東馬棚。明神宗年間,居民逐漸增多。清朝的一個姓 張的進士在此修“思居別墅”(今敦化坊衛生院)時,認為“馬房”名不雅,遂以諧音改為東 化坊,後逐漸演變為“敦化坊”。

學府街 曾用名塢城東街、塢城西街、形成于五十年代初。原以塢城路為中心,分東西 兩條街,東稱塢城東街,西稱塢城西街。因山西大學座落在附近,1982年9月市革委統一命名 為學府街,意即學問薈萃之所。

師範街 這裡原為農家小道,1985年擴展為碎石路面,因原山西師範學院(今山西大學) 校址座落該街東端,故命名為師範街。另外原先省政府西門外的解放路路段即省實驗中學門口解放前也叫師範街,後來併入解 放路。在候家巷太原師院旁還有一條師範巷。

魚池街 清稱大新街。1886年汾水淹太原城,大新街積水成池。民國初年,桐旭醫院院長 南培蘭圍池養魚,名養魚池。後填池建宅,大新街更名魚池街。

皇后園 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他是漢文帝母親薄太后的駐蹕處“即今皇后園村”。又 一種說法是,王莽時期,劉秀敗走南陽,王莽兵追至現皇后園村,劉秀求一姑娘相救,姑娘 用雞籠將他蓋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雞籠仍做針線活。追兵問時,姑娘故意支走,劉秀得 救,感恩不盡,立誓說日後登基定封她為皇后。後劉秀果做了皇帝,派官員來接姑娘,姑娘 已死。劉秀封她為皇后葬于此地,在墳前植樹種花如同花園,故名。

韶九巷 據說出自《尚書》:“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簫韶為虞舜之樂,九成即大成 ,鳳凰來儀自然是吉祥和諧之象。宋代,韶九巷的位置在子城南門外,子城內設有宣詔廳, 為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當時的士大夫們把這條小巷子命名為韶九巷,很有巴結皇帝老兒的 意思,意謂皇帝的話都好比虞舜之樂,按皇帝的話辦事自然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另有一種說法是韶九巷原名是燒酒巷,後來有人覺得不雅,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享堂街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第一代晉王朱棡去世,其子濟熺繼位。他的異母弟濟 熿為了爭奪王位,與濟炫等人互相勾結,羅織罪名,不斷向朝廷誣陷“濟熹之過”,歷時8年 。明成祖朱棣聽信了他們的謊言,奪濟熺爵位,改封濟熿為晉王。濟熿即位後,驕姿橫暴, 將晉王幽禁獄中,並毒殺其母謝妃。謝妃是明朝開國功臣永平侯謝成的女兒、濟熺的生母。 宣德二年(1427年),漢王朱高煦叛亂平熄,明軍截獲了濟熿與叛兵的來往信件,明宣宗方得 知其在太原的一系列罪行,乃下詔免為庶人,關押至鳳陽,其餘所有幫兇悉論死。同時為濟 熺平反昭雪,恢復了他晉王爵位。為了紀念冤死的母親謝妃,濟熺特意在太原城東北1公里處 修建了這座享堂。古代把供奉祖宗木主或神靈偶像的地方稱為享堂。附近有村名叫“新村凹 ”,後來也改稱“享堂村”。

黑龍潭 得名於青龍王廟。此處原先是一片低窪的潮濕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 退積於此。光緒十二年的水患,使這裡變為水鄉澤國。水患之後,積水無法退去,加之後來 經年雨水的退積,這裡便成為太原城中最大的積水湖。後來人們給這片積水湖取下了名字, 南面的這一片叫做“凱撒河”,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龍池(後改黑龍攤)”,而將連通兩片 之水的狹窄河道,稱之為“黃河套”

上肖牆 南北走向:南起西肖牆,北至北肖牆。上有牆一帶,地勢較高,從西華門和新 道街往北形成上坡,故稱此段路為上肖牆。

南內環街 是合併了大營盤東、西街的統稱,根據市政府規劃,要在城市周邊次第建設 內環街,中環街,外環街,所以命此名

校尉營 金朝大定(西元1161——1189年)年間,史純以忠顯校尉兼陽曲知縣,做過好事 ,取得人們的紀念,因此有校尉營一名,校尉營另外是明代晉王府警衛隊即校尉營房駐地, 故名。有東校尉營,南校尉營,西校尉營,中校尉營。

康寧巷 1912年,有位姓康的醫生住此,掛牌行醫,因醫術較高求治者多數康復,深得居 民信任,他們認為與康醫生為鄰,可以永保福壽康寧,所以取名康寧巷。(附近還有個福壽巷 )

綠柳巷 1912年河北人遷來此地居住,廣植柳樹,綠柳成蔭,故名綠柳巷。

三橋街 由於年代久遠,它的名稱來歷含義,民間有多種神話般的傳說:唐代晉王李克 用有一次路過此處,在井邊歇腳(井,即八寶琉璃井,在上三橋54號院,人稱“井兒院”), 見井內有三座金橋。

七府墳 不是得名于七個知府,而是晉王的七兒子廣昌王府的墳地!

俗稱五岔口,相傳這裡原本是一片窪地,天長日久形成一潭積水,並與東山的五條溝(即 殷家溝、郝家溝、大棗溝、小棗溝、耙兒溝)相通,每逢雨季,東山這五條溝的雨水便向窪地 水潭流灌,遠處眺望酷似五條龍在張口傾吐,所以俗稱之為五龍口。後陸續遷入居民形成小 村落,亦以“五龍口”為村名。由於東山的洪水經常給太原城造成威脅,後人在五龍口北建了白龍廟,祈求龍王爺保佑 ,這就是今天的白龍廟街的來歷。

西二道巷 精營西邊街都是清朝形成的街道,一開始就叫上述名字。

北倉巷 明代太原城中設有北、南兩座大盈倉,習稱北倉、南倉。清代又增設有常平倉, 義倉。以北倉而名的街巷,清代稱南倉門街,民國時分作倉門北街、倉門街、倉門東街。今 稱有東倉巷、北倉巷。以南倉命名的街道,民國以來有南倉巷。以常平倉命名的有小倉巷、 小倉東巷、小倉西巷。此外太原還有新倉巷,倉園河。

寧化府 明代為朱棡第五子甯化王朱濟煥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稱寧化王府,民國稱寧化 府、寧化東巷。今稱寧化府正巷、寧化府東巷。

萬壽宮 得名於在此的皇廟。皇廟清代又稱萬壽宮,系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棡受封晉王后 ,于明洪武三年(西元1371年)所建,是舊時逢新帝登基、萬壽節、元旦、國喪供皇子、皇孫 和地方文武百官朝賀、祭祀的場所。該建築占地1.1萬餘平方米,全部為黃琉璃瓦罩頂,廟坐 北朝南,三重院佈局,中軸線上照壁、宮門、前殿、中殿、後殿,兩側為東西廂房。宮門為 磚砌黃琉璃筒瓦歇山頂牌樓式建築。照壁寬22米,高約10米,正南有5個大型琉璃團龍。前殿 面寬五間,中殿面寬三間,後殿面寬七間,均為單簷歇山頂,殿頂黃色琉璃瓦覆蓋。國內除 首都有太廟外,各省會現存皇廟建制僅有太原這—孤例。是目前全國保護最為完整的一座明 代皇家地方建築。是市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路 1937年,閻錫山在這裡為官員建公寓,為了安全,取名永安路。

永定路 1912年,閻錫山的軍官在此建宅,因與永甯路相鄰,取名永定路。

永甯路 1918年,閻錫山的軍需處汪處長在此建宅,1931年,汪處長領軍餉回家,在此被搶劫,為保平安,取名永甯路。

永濟路 1934年整頓街道牌,當時的公安局以永甯路命名為永濟路。

澗河路 因澗河而得名,關於澗河的來源,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以 前這條河並不叫澗河,而是叫做“祁青河”。有一天,從河的下游來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 他走到祁青河源頭,一直向泉源下看,誰知道這個傢伙是專門盜寶的巫師,他發現祁青河的 源頭海眼口,有一條看守水源的金魚是無價之寶。於是,他花三吊錢買通河邊一個貪婪的無 賴,破壞了海眼,釣走了金魚。從此,祁青河水再也不如從前那樣清,水量也變得時有時無 ,斷斷續續。河床裡只留下細細的一線流水。祁青河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金貴了,遂被人們叫 做“賤河”。年長日久,傳訛為“澗河”。

恒山路 因通往北面,而恒山是我省北面的名山,所以得名。

和平南路 原先是郊區農田,後來由於城市建設出現道路,用和平命名表明人民希望和平 的生活。

天地壇 三巷"和天地壇",因其地原為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壇而得名。這裡有天地壇正街 ,天地壇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按明代建壇規制以及供奉和祭祀的規範,晉王府 之天地壇,應分別建有“天壇”和“地壇”,分別供奉“皇天”和“皇地祗”之神位,分別 舉行“祭天”和“祭地”的活動。依當時祭祀的禮儀和規範來要求,每年的夏至前夕,晉王 都須香湯沐浴,忌葷吃素,在夏至這一天日出時,登地壇祭祀皇地祗,舉行隆重的祭祀禮。 而在冬至日的前夕,依然要沐浴吃齋,亦在冬至日太陽出山時,登天壇祭祀皇天,祈求來年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約是因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神壇,建在一處或是相距極近之緣故吧, 所以把這裡叫成了“天地壇”。

鐘樓街 追溯其街名,得之於古代的鐘樓。說起太原的鐘樓,雖不及鼓樓那樣巍峨雄宏 ,卻比它玲瓏娟秀。這座早已蹤跡全無的鐘樓,建於明代,明中葉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霖的倡 導下集資重修。樓分台基和樓閣兩部分,上部樓閣高三層五丈,重簷宏甍,椽拱飛揚,十字 結頂。樓閣中高懸巨鐘一口,高達丈餘,重千餘斤。每逢清晨報時,聲聞四達遠及十餘裡, 與鼓樓巨鼓日暮發出的鼓聲,互為珠壁,是為全城士民的計時依託

韶九巷 《商書》:“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簫韶為虞舜之樂;九成(九讀音“ 大”)即大成,意思為能繼承光大堯之道。今韶九巷處在宋太原府城內子城南門外位置。子城 內,有宣詔廳,為宋代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韶九名稱,當源於此。意為皇帝聲音、九重之 聲從這裡傳出。還有一種說法是由燒酒巷諧音而改 成的。

向陽店 是個老村子,出現現代交通工具以前向陽店是靜樂,古交,忻州通往太原路上的 一個小鎮,因為路途遙遠,人們步行或者趕車一天到不了太原,所以這的驛站和住店比較多 ,類似的地方還有現在陽曲縣的西淩井(又叫淩井店)。

老鼠窟 舊址在今鐘樓街老鼠窟元宵店。因其巷狹窄故名老鼠窟。後恒義誠元宵店在此 開張就以街巷名老鼠窟俗稱。

帽兒巷 原系宋代商業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稱帽兒巷。太原解放後 併入都督北街(原督軍前街)。1978年擴建為經營地方風味的食品街。巷南、北口各有牌坊一 座,上書“食品一條街”,因今俗稱食品街。

剪子灣 處沙河灣,曾名沙河村。清代山東鐵匠在此設爐打制刀剪,其剪子鋒利無比,遠 近聞名,因稱剪子灣。

三聖庵 原有三聖庵廟,故名。廟中三聖中為釋迦牟尼,左為老子,右為孔子,取“ 三教歸一”而塑的坐像。

平陽路 平陽是臨汾的古稱,而平陽路的前身是通往臨汾的西官道,故此得名。

杜兒坪 相傳很早有一家姓杜的居住此地,且地勢高而平坦,故稱杜兒坪。

後小河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潘美擴展唐明鎮建太原城,開壕引水護城。據傅山《九 間(仙)橋記》所述,宋府城東北角位於後小河,如今的東後小河和西後小河就是當年宋建太 原城北的護城河。以後小河命名的街道,清代稱小河,民國稱東後小河、西後小河。

上官巷 明建太原城後形成的街巷。當時有一邵氏官員,頗有聲望,居於此,故清稱邵官 巷。後音轉“邵”為“上”,民國時已稱上官巷。還有一種說法是有戶複姓上官的人家居住 在此,所以得名。

城坊街 因城隍廟得名。據傳城隍廟建于明初,明嘉靖十九年重修。城坊是城隍的諧音。 一九五八年修解放路截為東、西兩段,東為城坊東街,西為城坊街。

山右巷 中國古代地圖坐北朝南,山西省地理位置在圖上為太行山的右方,故稱山西為山 右。民圖11年楊泰嶸在該巷建立山右大學,命名該巷為山右巷,後來人們把“右”字,傳為 “佑”字,含有求神靈保佑之意。1982年市革委更正為山右巷。

柳溪街 位於新建路北段西側。宋天聖三年(1025年),陳堯佐任並州知州。為防汾水之患 ,在東岸築了長堤,又引水於堤內蓄成湖泊,為了加固這段新堤,陳氏親率民眾植柳樹萬株 於堤壩之上,建華堂、彤霞閣于眾柳之間,於堤內汾河淤積的沙灘之上種荷植藕,取名“芙 蓉洲”,使一個偏僻荒涼、水患不息的荒灘,變為綠柳婀娜、荷花掩映、水光湖色、亭閣相 映的自然園林,獲“柳溪”之美稱,成為宋金時代太原的風景勝地之一。據《永樂大典》卷 5202記載:“柳溪在縣西五裡,汾堤之東,引汾水注之,週四一裡。”這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一直在太原的大地上存在了300餘年。元末到明清以來,昔日風景宜人、遊人如鯽的柳溪,由 於年久失修,戰亂不息,湖塘逐漸被汾河的泥沙淤灌壅積。明初之時,已是斷壁殘垣、殘花 敗柳,一片荒涼瘡痍的淒慘景象。及至嘉靖年間,洪水沖毀堤壩,由此入城,連那些斷壁殘 垣也沖之一空。柳溪街的雛形,是太原解放後才形成的,太原人民在古代柳溪的故址上,新 建了寬廣的大道、高聳的樓房,並於1982年把旱西三巷正式更名為“柳溪街”。

文源巷 關於文源巷名字的來歷,當初籌建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之一,楊廷祥這樣說,“ 本來是沒有文源巷的。文源巷這個街名,來源於清朝時收藏《四庫全書》的文源閣。”《四 庫全書》修完後抄成7部,分別在7所專門的藏書建築內收藏,分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淵閣、圓 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 大觀堂建文匯閣以及杭州西湖故宮建文瀾閣。其中,文津閣《四庫全書》於1915年入藏國家 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而該圖書館前的那條街,因文津閣而取名為文津街,此事也被傳為 佳話。1957年2月,我省決定成立大型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當時,圖書館門前是條 土馬路,也沒有名字。於是,在圖書館建成後到開館前的這段時間,有關人員向太原市有關 部門申請,效仿文津街的來歷,借用已在戰亂中燒毀的文源閣中“文源”二字,將圖書館前 尚未命名的土馬路定名為文源巷。

文瀛湖及早年的海子邊 原本是一片濕凹之地。宋建城時,這裡是為護城河的一 個部分,明代圈入城中後,成了城中的一汪積水。當時,由於這裡地勢低凹,逐漸雨水彙集 而形成兩片積水,北頭大而圓的叫圓海子,南頭小而長的叫長海子,通稱“海子堰”。清康 熙年間,水溢成災,太原知府王覺民捐出奉銀,雇人把圓海子與長海子疏通,又找到南城牆 下的古水口,疏通水道,導水出城入汾河,才根治了水患。由於該湖南臨山西科舉考試的貢 院,這裡也成為應考學士散步遊覽的地方。有一位學子裴通政見景生情,就給這片海子起了 個文雅的名字——文瀛湖。並通過文瀛湖的漲水情況來判斷當年的考試城市。清道光年間, 把這裡定為“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煙波”。但當時這裡仍然是傾倒灰渣髒土的荒蕪之地 。直到清光緒年間,冀甯道連甲才對這片文瀛湖進行了一次清理,又在北湖東南建一小亭, 匾書“影翠亭”。在湖的四周安設了木柵欄,湖裡放了兩隻小船,這才成為公園的雛形。清 光緒三十一年,在北湖北岸始建二層樓房,即是今日的公園辦公室,作為土產陳列館,取名 為勸工陳列所。樓前平出一片廣場,稱為“太原公會”,作為群眾聚會的場所。進入民國後 ,又加整頓,修築沿湖的磚欄,新建水中亭台,洋式禮堂、拱橋、萬字廊房、古典式勸業樓 等等,遂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公園,並以湖名得園名叫做“文瀛公園”。後因民主革命先驅 孫中山臨蒞太原,並在文瀛湖畔講演和視察,鼓吹革命道理,又更名為“中山公園”,以示 紀念。

魚池街 南北走向:南起府西街,北至旱西門街。清道光年間稱大新街。到光緒十二年 (1886)汾河發大水淹沒半個太原城,此處低窪,積水成池。民國初年,桐旭醫院院長南培蘭 雇人在此圍池養魚,稱名養魚池。後來逐漸填池建宅,將大新街改為魚池街。

壩陵橋 明晉王府地址在今肖牆之內。今壩陵橋一帶當年還是荒草野地。地勢由北向南逐 漸低下。北面高於王府,為防水患,挖壕壘壩,以保王城,壩上有橋,通往王府北便門(即後 宰門),壩外一片荒無人煙。王府侍從官司員列後,陵墓葬於壩上。此為壩陵橋名稱來歷傳說 之一。關帝廟通往對面對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橋。河南許昌西門外有灞陵橋,傳說關公曾在 橋上挑過袍。故引稱三孔橋為壩陵橋。橋址在今壩陵橋小學門前。此為傳說之二。明清時,壩陵橋帶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一片荒涼。一九一二年始建房,遷入居民,逐 漸形成街道。

平陽路 源于蘇三案,蘇三便是由這條官道押解太原的。平陽路是太茅公路南出太原,終 至茅津渡口的一條公路交通要道,途中經過的第一個較大的城市是林汾,因林汾古稱平陽, 遂將平陽古稱引做路名

北大街 北大街是1982年6月正式命名的。它與解放路交錯的路口一帶,是太原舊城的北城門,俗稱大北門,曾名鎮遠門。

狄村 狄村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傑故里。道光《陽曲縣誌》載,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 官道西,康熙年知縣戴夢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張廷銓重修”。碑北,原唐梁國公祠旁有一古 槐,傳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張廷銓撰記立石,題曰“唐槐”。

塢城路 塢,小障,一說小城。據此,塢城最初當為一個有軍事意義堡壘之設施,後住戶增多, 遂冠城名。該路是1955年在原土路的基礎上拓建而成的。因直穿塢城村東,故市政府於1958 年命名為塢城路。

黑土巷 黑土巷清代稱黑土港,是一條河道。東山洪水沿此河可以流至太原城東入護城河。後河 水乾涸形成道路,民國時東山煤炭運往市區即通行此道。清末、民國期間,形成村落名為黑 土港。太原解放後,形成居民住宅區,改稱黑土巷。

黑龍潭 黑龍潭得名於青龍王廟。此處原先是一片低窪的潮濕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 退積於此。光緒十二年的水患,使這裡變為水鄉澤國。水患之後,積水無法退去,加之後來 經年雨水的退積,這裡便成為太原城中最大的積水湖。後來人們給這片積水湖取下了名字, 南面的這一片叫做“凱撒河”,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龍池(後改黑龍攤)”,而將連通兩 片之水的狹窄河道,稱之為“黃河套”。

上馬街 上馬街南有皇廟,明朝王室和官員逢年過節都要來這裡參拜,他們從下馬街下了馬,然 後走皇廟西巷到皇廟,完了再走皇廟東巷從上馬街上馬離開,到了清朝時,廢除了明朝的規 矩,不走下馬街,而從萬壽宮巷直接進入皇廟,然後從上馬街上馬離開,所以就把上、下馬 街合併為上馬街。

賽馬場 此地原是道場溝,剪子灣,大東關等村的耕地,1937年日軍佔領太原後,在此地養軍馬 ,在北面賽馬娛樂,所以稱賽馬場。

菜園街菜園村 顧名思義,就是來源於菜園子。清代,此處有部分菜農種菜,稱東菜園、西菜園。太原 解放初期稱菜園村。後居民增多,形成街巷。撤銷村級建制。以菜園命名的有菜園街及派生 街巷7條。

一人巷 一人巷在柳巷和鼓樓街的交叉口的東側,相傳此街始建於晚清,非常狹窄,巷口有一株 大槐樹防礙交通,二人不通並行,俗稱“一人巷”,也叫“宜人巷”。後來有個“文化人” ,嫌名字太俗,民國二十三年上(1934)諧音雅化為“依仁巷”沿用至今。

雙龍巷 此巷因地勢隆起,如伏雙龍。曾有“雙龍”地名之稱。清末遷入河北居民,又稱直隸莊 。民國初年閻錫山的民政廳孟元文在此地建宅,稱“升官巷”。後孟家連遭禍事,認為是屋 後的“玉皇廟”作崇。故於民國十八年(1929)改名雙龍巷,想用“雙龍”鎮伏邪氣。以求家業興旺。

校尉營 金朝大定(西元1161—1189年)年間,史純以忠顯校尉兼陽曲知縣,做過好事,取得人 們的紀念,因此有校尉營一名,校尉營另外是明代晉王府警衛隊即校尉營房駐地,故名。有 東校尉營,南校尉營,西校尉營,中校尉營。

康寧巷 1912年,有位姓康的醫生住此,掛牌行醫,因醫術較高求治者多數康復,深得居民信任 ,他們認為與康醫生為鄰,可以永保福壽康寧,所以取名康寧巷。

坡子街

坡子街地處明建城隍廟和三橋街之間。據傳,形成年代在隋唐或更早時期。現在的26號 院一帶,北高南低,自然形成土坡,當地稱坡子上。

形成的確鑿年代,已無法知曉,但是,城民父老相傳,這裡早在隋唐之際,或是更早一 些的時期便已形成集鎮,是古唐明鎮通往三交古城的必由之路。宋太平興國年間,太原城創 建之後,這裡又成為太原城北門——懷德門外的城關街巷。直至明初擴建太原城時,其街才 併入城中,成為城裡的一條街巷。

據老輩的太原人講,早在坡子街形成之前,今坡子街一帶是一個東北高西南低的黃土坡 。後來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以為此處地形風水頗佳,遂購得此坡,辟建為祖墳,並在墳地 安放兩隻石頭雕鑿的石獅子為守墳獸。這樣,這片土坡便得到一個名字叫做“石獅子坡”。

因石獅子坡地處南北交通要道之側,年久日積,坡下漸漸遷來一些酒肆店鋪,接待來往 路人和行商,遂成一片熱鬧之所,漸成一道街巷,並將被名引作街名,得名“石獅坡街”, 習呼“坡子上”。石獅坡街和坡子上的名謂,也不知叫了多少年,反正隋唐宋金元明,歷經 數朝數代,一直流傳了千百年。

及至明王朝覆滅,清王朝建立,清軍攻佔太原之後以為石獅坡街名不吉祥,坡子上習稱 又不雅,選改其名為平順街。但是,新取的平順街,既與人們多年來形成的習慣稱呼,格格 不久,又脫離了早年自然地理風貌的依託。所以,新街名終究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只能存 在於書面文字記載和地方誌中。

民國初年,坡子上做為街名,被搬上反映街巷細貌的“山西省城詳圖”。民國中葉出版 的《太原指南》一書,正式使用坡子街的名稱,而後沿用至今。

從某種意義上講,時間是最有力量的。隨著光陰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當年荒涼的石獅 子坡,早已被淹沒,不為世人所知。而在太原城的發展史上,這條由石獅子坡發展到坡子街 的普普通通的小街,則成為古城巨變的一個最好見證。

三橋街 從它問世之後,在太原的大地上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十個多世紀,是太原近代工 業的產生,喚起了它的新生。清季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山西省的第一個近代工業單位——太原火柴局,就創 建於三橋街畔。爾後的“西北實業公司”——山西最大最早的官僚資本企業,又在太原火柴 局的舊址上籌備產生。這一切都為三橋街的歷史,寫下了有聲有色的一頁

新原裡 新原裡原是灰渣山,1979年建成住宅社區,太原市老市長岳維藩從南京調回太原任市長 時,起名新原裡,是新太原之意。

紅溝路 紅溝路原系一條紅色土質的溝,雨季內流紅色泥水,解放後陸續興建民形成街道,因地 得名紅溝路。

國師街 新民2、3、4條都是民國初年得名的,國師街以前叫新民西街,後來有國民師範學校,所 以改名國師街,他們也都是民國形成的街道,相傳新民諸街建於清末或民國初年。明晉王府 宮城彼焚後,人們逐漸推倒城牆,填平城壕建起房屋,當時並沒有街巷名稱。由於居民漸多 便形成街巷,遂冠以街名——新民街。

滿洲墳 滿洲墳就是現在的青年路附近,這裡是以前滿族人的墳地。

橋頭街 宋時太原城的範圍尚小,橋頭一帶是原宋朝東城門朝曦門外護城河上橋的故址,故名。

候家巷 明時巷內因有戶部侍郎侯綸的宅第,故名“侯侍郎巷”。侯綸,太原人,明正德辛未進 士,曾任戶部主事、禮部郎中,以廉正著稱。後官至南京部待郎,人稱“侯侍郎”。到清時 ,因巷內居民以侯姓居多,故改稱“侯家巷”。

通順巷 通順巷原名雞鵝巷,為明代以前買賣雞鵝的集市,故名。清時,巷內相繼開設錢莊、票 號,為求生意順利通達,改稱通順巷。

呼延村 元稱呼延社,道光《陽曲縣誌》作呼延村。相傳此地為宋將呼延贊的養馬場。村建于呼 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為名。

察院後 明清時,山西省按察使,掌管司法,簡稱察院。這裡地處察院之後,故名。

編輯:曉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