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啥清朝打了敗仗要割地賠款,中國一戰二戰勝利了卻分文未得?

國內仍然以小農經濟為主, 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生活, 靠天吃飯的日子。 當時整個中國閉關鎖國, 文化思想上不但毫無進展,

在政治上還是皇權獨裁專制。 當時西方人認為, 清朝國弱民窮, 軍事還是騎馬射箭那一套, 這簡直不可理喻。 而此時的西方經過工業革命早就進入了火器時代。

憑藉著船堅炮利打的清政府賠款了事。 在這種情況下不賠款不足以維護統治, 所以一打敗仗就賠錢, 至於能讓朝廷延續多久, 誰也保證不了, 畢竟洋人的實力就是擺在那兒。

而到了一戰二戰勝利後, 中國實力依然太弱。 滿清雖然倒臺了但民國建起了, 可緊接著就是軍閥混戰, 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根本沒辦法休養生息。 除了思想外其他經濟工業等很難發展, 一直到新中國建立還是百廢待興。

雖然二戰中, 中國傷亡巨大, 做出了偉大貢獻, 也贏得了一定的國際地位, 但西方國家認為, 這是在自己幫忙的情況下完成的, 何況中國是在本土保家衛國, 沒有走出國門, 和西方國家的立場完全不同。 這就造成雖然我們表面上勝利了, 但在心理上還是比較心虛的。 於是在賠款專案中, 免除了戰敗國的賠款條件, 也可能是中國當時考慮太多因素, 只好忍痛放下了這一筆戰爭賠款。 而這一切說白了還是實力的問題, 落後就要挨打說的很正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