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千古湖湘文化背後的萬千氣象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可是, 同一條湘江,在古代和近代養出了幾乎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清中葉以前, 湖南人在國史上罕有表現。 用湖南近代知名革命党人楊毓麟的話說:“碌碌無所輕重於天下, 亦幾不知有所謂對於天下之責任”。 然而到了近代, 湖南人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 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 “紮硬寨, 打死仗,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的湘軍將帥打出總督14人, 巡撫13位。 此後每一波社會風潮, 都有湖南人挺立潮頭。 先師譚其驤院士在民國時就注意到:“清季以來, 湖南人才輩出, 功業之盛,

舉世無出其右。 ”而到了共和國開國, 湖南人的表現更加卓越。

同一方水土,為何在悠長的古代如漫漫長夜, 偶爾才驚現星光點點;而到了近代卻風起雲湧, 氣象萬千, 莫非, 一方水土果真有所謂“氣數”在?

縱觀千古,湘江流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確實存在著不同的發展趨勢。 大而言之, 可謂一波三折。 其背後原因, 則與湘江交通形勢的變化深有關係。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作為長江中游右岸支流, 它有兩個突出特徵。

一是其流域足夠廣闊。 特別是在它左側, 資水流域較為狹窄, 且資水中上游與湘江中游的橫向交通非常方便, 較之與資水下游更為方便。 這就使得資水流域的經濟文化與湘江流域密不可分, 等於擴張了湘江流域的容量。

這樣的容量足以成為一個空間單元, 孕育出自成特色的地域文化。

二是在湘江下游和長江之間,汪著一個洞庭湖。 它吸納湘、資、沅、澧四水, “枯水一線, 汛期一片”, 極大地強化了湘資流域的地域完整性。

早在秦代, 湘資流域就單獨設置了一個長沙郡, 表明已意識到了這一地域單元的存在。 東晉時(西元307年)此地設為“湘州”。 中唐以後,此地又屬於“湖南觀察使”, 從此出現了“湖南”的地名。 逶迤至清代, 與沅澧流域共設為湖南一省。

影響湘江流域發展運勢的是它的走向。 自古以來, 它就是溝通珠江、長江兩大水系的孔道。 正是這一點, 導致湘江流域的發展出現了波折。

波折來源於全國總體的交通形勢。 在中國歷史上, 一般來說, 連接首都和主要外貿港口的交通線路特別重要,

它基本上就是當時最重要的經濟文化大動脈。 秦漢時期, 首都位於關中, 外貿港口以北部灣為主, 湘江流域正處在這兩點之間最短的聯線上, 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兩次經略嶺南的行軍路線。

秦始皇征嶺南時, 兵分五路, 其中四道在今湖南, 三道經由湘水。 這三道是:溯耒水而過騎田嶺一道(大致沿今京廣線), 溯瀟水而至今廣西賀州一道,溯湘江上源至漓水一道(另兩道分別取道于沅水和江西的贛水)。 為了通糧道, 還在湘、漓二水上源特地開鑿靈渠, 以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這在當時是絕不多見的位於南方的交通工程。 其後漢武帝攻南越,

行軍佈署與此同出一轍。 湘江作為其時南北交通孔道的意義不待贅言。

佔據如此的交通優勢, 其時湘江流域的經濟文化發展可謂蒸蒸日上。 自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 南方的經濟文化水準較之北方大為落後。 是一次次的北方人口大南遷, 促進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從而到唐代以後實現了全國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 目前學界習知的北方人口大南遷有三次:兩晉之交的永嘉南渡, 中唐安史之亂, 兩宋之交的靖康南渡。 這三次的遷入地均以長江下游地區為主。 事實上, 在此之前, 兩漢之交也有一次北方人口的南遷浪潮, 其分佈主要在湘江流域。

與移民的南遷相呼應, 東漢有不少史稱“循吏”的地方官在南方推行教化,

傳播儒家文化理念。 今湖南, 特別是湘江流域的循吏之多, 十分引人注目。 先是有衛颯, 任桂陽郡(治所在今郴州市)太守。 由於當地風俗與蠻夷相近, “不知禮則”, 衛颯到任後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興辦學校,二是改變當地不合儒家理念的婚俗, 很快就取得了移風易俗的效果。 衛颯之後, 又有茨充、許荊、欒巴先後為桂陽太守, 對這兩個方面都很注意。 這是湖南洗脫蠻風的開始。

可惜這一勢頭到了魏晉以後急轉直下。 一方面是外貿港東移, 嶺南的港口東移到以廣州為主, 東部沿海也陸續興起了一些外貿港口;同時, 國內的政治重心也不斷東移。 東吳、南朝均偏安于建康(今南京);隋唐首都在長安, 北宋定都開封, 元代以後東移至今北京。 隋代又開鑿了大運河。這一形勢使得首都與外貿港之間最便捷的連線,亦即全國最重要的經濟文化動脈長期穩定於東部。而翻過南嶺的交通線路雖有四道在今湖南,江西僅一道,可是江西這一道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湖南四道。

在這樣的態勢中,湘江流域就眼睜睜看著原本落後的江西從南朝以後迅速崛起,宋代極盛時且成為全國最發達的所在。唐宋古文八大家,唐代韓愈、柳宗元兩位都是北方人;宋代六家,全在南方。宋代這六位中,四川三蘇,其實是一家子,多少有點裙帶成分;而江西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家,個個都是實打實的。即此已可見當時江西文運之旺。

而湘江流域,卻漸次淪為當時人眼中的文化邊疆。中唐以後詩聖杜甫避地湖南,目睹湘江清澈幽深、四下卻空曠無人,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的感歎。另一位詩人徐安貞的感覺更離奇。徐安貞流落到衡山的寺廟裡,無法北歸。碰巧他的老相識、書法家李邕到南嶽遊覽,這才把他帶回去。走到長沙,他無限感慨,說:“瀟湘逢故人,若幽谷之睹太陽!不然,委頓岩穴矣!”湘江流域而如此荒遠,恐怕是秦漢時人不曾夢見過的。

等到這一局面有所改變,已經是明代開通滇、黔以後。雲南、貴州往來中原都要取道湖南,由此湖南的地位大為上升。這一形勢本來直接繁榮的是沅水流域的鎖鑰常德,但由於它提振人氣,湘江流域也跟著受惠。湖南到清中葉以後人才輩出,雲蒸霞蔚,就其社會經濟基礎來說,從明初以降就已經在積累了。要是沒有這樣的社會基礎,當太平天國席捲長江中下游,清朝內憂外患、四面楚歌之時,湖南不可能以一省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創造出一個中興的局面。

咸豐四年(1854年)十月初一,湘軍名將羅澤南率2600人在鄂東長江邊的半壁山前與太平軍對壘。太平軍主將燕王秦日綱坐在將臺上,龍旗黃傘,調度兩萬余人,兵分數路,將湘軍包在中間。湘軍嚴陣以待,堅忍不發,相持達兩個時辰之久。眼見得太平軍銳氣已盡,羅澤南大旗一揮,湘軍突起急攻,大呼沖陣,連在軍營裡幫忙的後勤人員都持刀拼殺,殺得太平軍一敗塗地。對岸田家鎮的太平軍船隻四千餘艘也被焚燒殆盡。此役湘軍一舉奪下半壁山,取得成軍以來的空前大捷。

類似戰例在湘軍戰史上屢見不鮮。

這種戰鬥力來自其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精神力量,又源於湘軍將帥的學問。

湘軍的一大特點是書生帶兵,將帥們閒暇時不忘研討學問。羅澤南臨死還書寫了一個警句:“亂極時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學。”頗可以反映當時湖南士人的問學旨趣。

1916年著名湘籍文人王闓運去世後,同鄉熊希齡曾撰有一副挽聯,上聯寫的是:“楚學離中原而獨行,讀《湘綺全書》,直接三閭大夫,船山遺老。”這句話流傳很廣,高度概括了湖南的文化風氣。

所謂三閭大夫,指屈原。屈原忠君愛國,“哀民生之多艱”,深刻地影響了湖湘間讀書人的精神氣質。船山遺老指王夫之,他的學問現在被認為與顧炎武、黃宗羲齊名,號稱清初三大家。但這一地位其實是到了清末才有的。在湘軍成功前,他的影響其實有限。

特別有意思的是“楚學離中原而獨行”一句。其中大意主要是想表明湖南的學問自成風格,講求的是宋儒的心性之學。所謂“中原”並不是指真的中原,而是指清代學術主流。熟悉學術史的人都知道,清代的主流學問是漢學,其興盛之地並不在中原,而是在江南。一部清代學術史,幾乎就是一部江南的學術史。

熊希齡採用了一個非常詩意的表達。換用平常語言,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有一個總結:“清儒考證之學,盛起于吳皖,而流行於全國,獨湖湘之間被其風最稀。” 對此,湖南人自己當然也不乏清醒認識。早在清季,郭嵩燾便寫道:“乾嘉之際,經師輩出,風動天下,而湖以南暗然,無知鄭、許《說文》之學者。”也就是說,湖南在清代沒有受到多少主流學術的影響。

這樣,問題就變得很有意思。當一種學術思潮風動天下,而湖湘之間居然未受影響。這是怎麼做到的?

推究起來,這其實與湘江的水系結構深有關係。上文已述,在湘江和長江之間,隔著一個洞庭湖。

說起洞庭湖,人們一般總會詩意地想起“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等一干詞藻,把它想像得很美。可是,在傳統的水運技術條件下,它嚴重地阻礙交通,曾讓多少出行的湖南人望而卻步。

早在晉代,中原人就注意到洞庭湖對於交通的阻塞作用。之後歷代均有人對此發過牢騷。如唐人方幹句的“三湘漂寓若流萍,萬里湘鄉隔洞庭”。對此最恨的當數明代的湖南士子。由於要到湖北武昌去應鄉試(考舉人),洞庭湖的存在,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苦惱。

清初兩湖分省時,“分闈”(湖南單獨舉行鄉試)當然是湖南士子的重要訴求。從籲請分闈的呈文中,可以看到此前湖南士子到武昌去應試有多少麻煩。湘潭人陳鵬年寫道:“洞庭之水,自夏初至秋,蓋巨浸汪洋,綿亙數百里,狂風惡浪,發作不常。每當大比之年,貧寒士子,或十數人、或數人斂費僦舟,沖濤而往,一舟覆溺則所損者多人,一番淪波則各郡縣引以為戒。於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終身未見場屋者。”

幾番上奏之後,連雍正皇帝都感到於心不忍。為此在雍正元年給禮部下了一道諭旨決定讓湖南、北分闈。

湖南、北分闈,湘籍士子不必遠涉重湖就能應鄉試,總體上應該講是件好事。有利於湖南的文化發展。但刀無兩頭利,這中間也不無負作用。那就是讓一些士子不再有走出湘江流域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強化了湘江流域的封閉。

清代考據學風行天下,三湘四水間未受到影響,形成“楚學離中原而獨行”的局面,不能說與其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毫無關係。

消夏的人們,在湘江邊的雕塑前閒聊。他們或許並不知道,小船上的銅像是左宗棠和林則徐。船似乎是江邊人傳統生活的象徵。青年的左宗棠,在船上見到了自己敬仰的前輩林則徐,也從此走出了湖南。

湘軍的成就極大地激勵了湖湘後輩的人生理想。尤其湘軍主帥、諡號“文正”的曾國藩,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湘籍士子奉為人生楷模。

辛亥革命時,鎮守長沙的清軍將領(總統全省巡防營兼中路巡防營統領)黃忠浩也是曾國藩的腦殘粉。當聽到起義的風聲時,他覺得為清廷平定叛亂、成為曾文正第二的時機到了,一心與革命黨為敵;終於在撫署門口被一個炮兵捅傷,就此被捉牢,隨後推出小吳門斬首。未能建功立業,倒成了替清王朝殉節的第一人。

很戊戌運動,極端維新派的譚嗣同、樊錐、熊希齡、唐才常等,和極端守舊派的王先謙、葉德輝、曾廉等,皆是湖南人;辛亥起義,湖南首先響應,而頭一個為滿清殉節的將官黃忠浩,也是湖南人;洪憲稱帝,最擁護帝制的籌安會領袖楊度,和最反對帝制的討袁軍領袖蔡鍔,也同是湖南人。”

何以這兩個極端的思想能薈萃於湖湘?

這同樣是自然、社會環境的封閉而造成的結果。

隋代又開鑿了大運河。這一形勢使得首都與外貿港之間最便捷的連線,亦即全國最重要的經濟文化動脈長期穩定於東部。而翻過南嶺的交通線路雖有四道在今湖南,江西僅一道,可是江西這一道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湖南四道。

在這樣的態勢中,湘江流域就眼睜睜看著原本落後的江西從南朝以後迅速崛起,宋代極盛時且成為全國最發達的所在。唐宋古文八大家,唐代韓愈、柳宗元兩位都是北方人;宋代六家,全在南方。宋代這六位中,四川三蘇,其實是一家子,多少有點裙帶成分;而江西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家,個個都是實打實的。即此已可見當時江西文運之旺。

而湘江流域,卻漸次淪為當時人眼中的文化邊疆。中唐以後詩聖杜甫避地湖南,目睹湘江清澈幽深、四下卻空曠無人,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的感歎。另一位詩人徐安貞的感覺更離奇。徐安貞流落到衡山的寺廟裡,無法北歸。碰巧他的老相識、書法家李邕到南嶽遊覽,這才把他帶回去。走到長沙,他無限感慨,說:“瀟湘逢故人,若幽谷之睹太陽!不然,委頓岩穴矣!”湘江流域而如此荒遠,恐怕是秦漢時人不曾夢見過的。

等到這一局面有所改變,已經是明代開通滇、黔以後。雲南、貴州往來中原都要取道湖南,由此湖南的地位大為上升。這一形勢本來直接繁榮的是沅水流域的鎖鑰常德,但由於它提振人氣,湘江流域也跟著受惠。湖南到清中葉以後人才輩出,雲蒸霞蔚,就其社會經濟基礎來說,從明初以降就已經在積累了。要是沒有這樣的社會基礎,當太平天國席捲長江中下游,清朝內憂外患、四面楚歌之時,湖南不可能以一省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創造出一個中興的局面。

咸豐四年(1854年)十月初一,湘軍名將羅澤南率2600人在鄂東長江邊的半壁山前與太平軍對壘。太平軍主將燕王秦日綱坐在將臺上,龍旗黃傘,調度兩萬余人,兵分數路,將湘軍包在中間。湘軍嚴陣以待,堅忍不發,相持達兩個時辰之久。眼見得太平軍銳氣已盡,羅澤南大旗一揮,湘軍突起急攻,大呼沖陣,連在軍營裡幫忙的後勤人員都持刀拼殺,殺得太平軍一敗塗地。對岸田家鎮的太平軍船隻四千餘艘也被焚燒殆盡。此役湘軍一舉奪下半壁山,取得成軍以來的空前大捷。

類似戰例在湘軍戰史上屢見不鮮。

這種戰鬥力來自其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精神力量,又源於湘軍將帥的學問。

湘軍的一大特點是書生帶兵,將帥們閒暇時不忘研討學問。羅澤南臨死還書寫了一個警句:“亂極時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學。”頗可以反映當時湖南士人的問學旨趣。

1916年著名湘籍文人王闓運去世後,同鄉熊希齡曾撰有一副挽聯,上聯寫的是:“楚學離中原而獨行,讀《湘綺全書》,直接三閭大夫,船山遺老。”這句話流傳很廣,高度概括了湖南的文化風氣。

所謂三閭大夫,指屈原。屈原忠君愛國,“哀民生之多艱”,深刻地影響了湖湘間讀書人的精神氣質。船山遺老指王夫之,他的學問現在被認為與顧炎武、黃宗羲齊名,號稱清初三大家。但這一地位其實是到了清末才有的。在湘軍成功前,他的影響其實有限。

特別有意思的是“楚學離中原而獨行”一句。其中大意主要是想表明湖南的學問自成風格,講求的是宋儒的心性之學。所謂“中原”並不是指真的中原,而是指清代學術主流。熟悉學術史的人都知道,清代的主流學問是漢學,其興盛之地並不在中原,而是在江南。一部清代學術史,幾乎就是一部江南的學術史。

熊希齡採用了一個非常詩意的表達。換用平常語言,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有一個總結:“清儒考證之學,盛起于吳皖,而流行於全國,獨湖湘之間被其風最稀。” 對此,湖南人自己當然也不乏清醒認識。早在清季,郭嵩燾便寫道:“乾嘉之際,經師輩出,風動天下,而湖以南暗然,無知鄭、許《說文》之學者。”也就是說,湖南在清代沒有受到多少主流學術的影響。

這樣,問題就變得很有意思。當一種學術思潮風動天下,而湖湘之間居然未受影響。這是怎麼做到的?

推究起來,這其實與湘江的水系結構深有關係。上文已述,在湘江和長江之間,隔著一個洞庭湖。

說起洞庭湖,人們一般總會詩意地想起“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等一干詞藻,把它想像得很美。可是,在傳統的水運技術條件下,它嚴重地阻礙交通,曾讓多少出行的湖南人望而卻步。

早在晉代,中原人就注意到洞庭湖對於交通的阻塞作用。之後歷代均有人對此發過牢騷。如唐人方幹句的“三湘漂寓若流萍,萬里湘鄉隔洞庭”。對此最恨的當數明代的湖南士子。由於要到湖北武昌去應鄉試(考舉人),洞庭湖的存在,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苦惱。

清初兩湖分省時,“分闈”(湖南單獨舉行鄉試)當然是湖南士子的重要訴求。從籲請分闈的呈文中,可以看到此前湖南士子到武昌去應試有多少麻煩。湘潭人陳鵬年寫道:“洞庭之水,自夏初至秋,蓋巨浸汪洋,綿亙數百里,狂風惡浪,發作不常。每當大比之年,貧寒士子,或十數人、或數人斂費僦舟,沖濤而往,一舟覆溺則所損者多人,一番淪波則各郡縣引以為戒。於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終身未見場屋者。”

幾番上奏之後,連雍正皇帝都感到於心不忍。為此在雍正元年給禮部下了一道諭旨決定讓湖南、北分闈。

湖南、北分闈,湘籍士子不必遠涉重湖就能應鄉試,總體上應該講是件好事。有利於湖南的文化發展。但刀無兩頭利,這中間也不無負作用。那就是讓一些士子不再有走出湘江流域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強化了湘江流域的封閉。

清代考據學風行天下,三湘四水間未受到影響,形成“楚學離中原而獨行”的局面,不能說與其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毫無關係。

消夏的人們,在湘江邊的雕塑前閒聊。他們或許並不知道,小船上的銅像是左宗棠和林則徐。船似乎是江邊人傳統生活的象徵。青年的左宗棠,在船上見到了自己敬仰的前輩林則徐,也從此走出了湖南。

湘軍的成就極大地激勵了湖湘後輩的人生理想。尤其湘軍主帥、諡號“文正”的曾國藩,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湘籍士子奉為人生楷模。

辛亥革命時,鎮守長沙的清軍將領(總統全省巡防營兼中路巡防營統領)黃忠浩也是曾國藩的腦殘粉。當聽到起義的風聲時,他覺得為清廷平定叛亂、成為曾文正第二的時機到了,一心與革命黨為敵;終於在撫署門口被一個炮兵捅傷,就此被捉牢,隨後推出小吳門斬首。未能建功立業,倒成了替清王朝殉節的第一人。

很戊戌運動,極端維新派的譚嗣同、樊錐、熊希齡、唐才常等,和極端守舊派的王先謙、葉德輝、曾廉等,皆是湖南人;辛亥起義,湖南首先響應,而頭一個為滿清殉節的將官黃忠浩,也是湖南人;洪憲稱帝,最擁護帝制的籌安會領袖楊度,和最反對帝制的討袁軍領袖蔡鍔,也同是湖南人。”

何以這兩個極端的思想能薈萃於湖湘?

這同樣是自然、社會環境的封閉而造成的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