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風情芒市|體驗舌尖上的貢米、暢享古老農耕文化,今天的貢米之鄉遮放很熱鬧喲!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眾號

“芒市穀子遮放米”是德宏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 芒市遮放鎮以貢米聞名, 素有“貢米之鄉”的美譽。 其中, 毫秕(稻穀名)平均株高2.4米, 最高株高2.8米, 創世界記錄榮獲“世界上最高的水稻”的美譽。 11月5日, 以體驗“舌尖上的貢米和古老農耕文化”為主題的貢米收割加工活動在遮放鎮貢米原產基地允午村舉行, 來自國家、省、州、市的新聞媒體和遊客親身感受了一次貢米的魅力。

深秋的遮放壩子晨霧朦朧,允午村群眾在離村不遠的穀魂亭“祭穀魂”感謝自然孕育的穀糧養育這方水土。在長者的率領下,農戶們用傳統的農具開始收割糧食。眼前這片平均株高達2.4米的水稻曾在“鬧饑荒”的年代因為生長週期超過半年、產量較低的緣故而消失滅跡。2008年,遮放貢米集團從雲南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庫找來貢米古老品種12個,作為品種保護和展示,並在遮放貢米核心原產地---允午進行恢復性種植。因古老品種本身的內在基因和特性存在,加之僅能在貢米原產地允午500畝獨特的水、土、氣不可複製的生長小環境內種植,經過公司連年的提純復壯,該品種水稻恢復了百千年前的樣貌。由於毫秕生長週期長,種植管理成本高,畝均產量僅150千克,成為全世界最優質大米的代表,市場售價也達到1000元/千克。

活動除了體現遮放貢米的品質外,農耕文化亦成為活動的亮點。由於毫秕株高較高無法用機械收割,所以收割毫秕的過程全部用傳統收割方式進行。人工收割以後,當地群眾用手舂、水磨等古老農耕方式對毫秕進行加工,充分展現了遮放貢米的悠久歷史來源和開耕文化。

蒸熟後的遮放貢米米粒晶瑩如珍珠,米飯香軟可口,粘而不稠,冷不回生,口感極佳,贏得了參加活動賓客一致讚歎。活動的開展,極大提升了遮放貢米的宣傳推介力度,提高了遮放貢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帶動遮放鎮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群眾致富增收奔小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文字:遮放鎮

圖片:楊幫慶

責編:張崇喜

主編:邢美高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 傳播文明 —— 引領風尚 ——

法律顧問:雲南和序律師事務所 楊啟文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聯繫我們

電話0692-2121628

Q Q1024977535

微信zhangxi1688888

投稿郵箱weimeimangshi@163.com

深秋的遮放壩子晨霧朦朧,允午村群眾在離村不遠的穀魂亭“祭穀魂”感謝自然孕育的穀糧養育這方水土。在長者的率領下,農戶們用傳統的農具開始收割糧食。眼前這片平均株高達2.4米的水稻曾在“鬧饑荒”的年代因為生長週期超過半年、產量較低的緣故而消失滅跡。2008年,遮放貢米集團從雲南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庫找來貢米古老品種12個,作為品種保護和展示,並在遮放貢米核心原產地---允午進行恢復性種植。因古老品種本身的內在基因和特性存在,加之僅能在貢米原產地允午500畝獨特的水、土、氣不可複製的生長小環境內種植,經過公司連年的提純復壯,該品種水稻恢復了百千年前的樣貌。由於毫秕生長週期長,種植管理成本高,畝均產量僅150千克,成為全世界最優質大米的代表,市場售價也達到1000元/千克。

活動除了體現遮放貢米的品質外,農耕文化亦成為活動的亮點。由於毫秕株高較高無法用機械收割,所以收割毫秕的過程全部用傳統收割方式進行。人工收割以後,當地群眾用手舂、水磨等古老農耕方式對毫秕進行加工,充分展現了遮放貢米的悠久歷史來源和開耕文化。

蒸熟後的遮放貢米米粒晶瑩如珍珠,米飯香軟可口,粘而不稠,冷不回生,口感極佳,贏得了參加活動賓客一致讚歎。活動的開展,極大提升了遮放貢米的宣傳推介力度,提高了遮放貢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帶動遮放鎮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群眾致富增收奔小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文字:遮放鎮

圖片:楊幫慶

責編:張崇喜

主編:邢美高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 傳播文明 —— 引領風尚 ——

法律顧問:雲南和序律師事務所 楊啟文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聯繫我們

電話0692-2121628

Q Q1024977535

微信zhangxi1688888

投稿郵箱weimeimangshi@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