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國辦世博會,慈禧送了一幅畫像展覽,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利益

在很多人眼中, 慈禧是頑固、保守的象徵, 特別的義和團運動爆發後, 外國人對慈禧的印象就更差了。 但是自打《辛丑合約》簽訂之後, 慈禧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她從西安回到北京後, 在洋人面前越學越乖了, 不但要搞一些所謂的“新政”, 以表示自己的開放姿態, 而且不時邀請外國駐京公使夫人入宮歡宴, 共敘情誼, 討好“洋大人”, 以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

在慈禧瞭解了西方傳進來的油畫和攝影後, 她更是主動利用這些新興手段為自己宣傳, 重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就在慈禧太后的思想出現這種變化的時候, 1903年夏天, 美國駐華公使康格的夫人在一次進宮覲見時, 向她推薦曾經在法國專門學習人像畫的美國畫家卡爾為她畫像。 慈禧太后也想趕個新潮, 因此滿口答應了康格夫人的建議, 並叫欽天監專門挑選吉利時辰開始繪製。 欽天監遵旨查對,

說六月十五日(即8月7日)是黃道吉日。

慈禧的畫師

六月十五日, 畫像終於在頤和園內慈禧太后的住所樂壽堂開始了。 慈禧太后原以為很快就會畫完的, 但沒想到畫了一天還沒有個頭緒, 因此第二天只坐了十把分鐘便極不耐煩, 說腰酸腿痛受不了,

乾脆請容齡、德齡兩位少女作替身, 只是在畫面貌時才由慈禧太后親自出場。 雖然她急不可待、一再催問“柯姑娘”何時完工, 但仍然一直拖到第二年慈禧太后指定的另一個黃道吉日三月初四日, 才宣告結束。 這位美國姑娘一共為慈禧太后繪就了四幅畫像。

《慈禧太后畫像》完成於1903年, 畫幅寬1.8米, 長2.7米, 因鑲嵌在框座上, 整體高達4.8米, 將近兩層樓高度, 氣勢十足。 畫作由美國女畫家凱薩琳.卡爾(Katherine A. Carl)繪製。 卡爾1903年進入頤和園, 花了9個月一共畫了4幅肖像, 《慈禧太后畫像》是尺幅最大的一件, 因而被慈禧欽點出洋。 另一幅略小的畫像現藏於頤和園, 而其它的兩幅則已下落不明。

1904年, 萬國博覽大會(世博會前身)在美國中部城市聖路易舉辦, 為了增進與洋人的友好感情, 慈禧太后同意把她的其中一幅畫像送往博覽會陳列, 讓西夷“瞻仰天顏”。 《慈禧太后畫像》是中國展品中的重量級的文物。 此次展出的高度近5米的慈禧太后肖像畫, 引起騷動。 西方人爭相目睹, 那個統治中國近4億人口的女人,

究竟長什麼模樣?

慈禧畫像在世博會展覽

在展覽結束後, 這幅畫再轉赴華盛頓, 慈禧找了專門的技術人員, 在原來肖像基礎上做了修飾, 顯得更加的美麗光彩。 而且將這幅修飾過的畫像送給了美國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 總統十分的驚喜, 甚為感動, 還搞了個儀式來接收這幅肖像。

慈禧畫像面部近景

也許慈禧的“色誘”之舉大概打動了羅斯福,因為很快,這位總統向美國國會建議,減免大清的辛醜賠款,後來國會果然同意,減掉大清對美國的賠款1160萬美元,用於跟大清改善關係,推進大清教育事業,後來清華大學就是用這錢創辦的,慈禧也算用自己的畫像做了件善事。

還搞了個儀式來接收這幅肖像。

慈禧畫像面部近景

也許慈禧的“色誘”之舉大概打動了羅斯福,因為很快,這位總統向美國國會建議,減免大清的辛醜賠款,後來國會果然同意,減掉大清對美國的賠款1160萬美元,用於跟大清改善關係,推進大清教育事業,後來清華大學就是用這錢創辦的,慈禧也算用自己的畫像做了件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