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們都錯了!李白不僅是刺客,還耍得一手好劍

前段時間, 有媒體報導《王者榮耀》中的李白是刺客是一個角色錯位。 不過經過我們仔細研究後發現, 這好像並沒有毛病啊!李白他不僅僅是個刺客, 還是一個劍客, 耍得一手好賤。 這一點從李白與杜甫的關係就能看出。

杜甫堪稱李白後援會的天字型大小粉絲, 曾為李白作詩數十首, 比較有名的包括:

《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所曆厭機巧)

《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飲中八仙歌》

《冬日有懷李白》

《春日憶李白》

《夢李白二首》

《天末懷李白》

《不見》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而李白的回應則是……

《贈汪倫》

《贈孟浩然》

《贈從弟》

《贈錢征君少陽》

《送友人》

……

杜甫心裡一定是這樣想的……

扯遠了……回過頭來說, 李白確實是一個劍客, 而且其劍術非常了得。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唐初的尚武精神非常濃厚, 唐朝從西元618年到907年, 共統治290年, 而李先生是在西元701年出生,

正屬唐初階段。 唐朝尚武精神雖然濃厚, 不過據史料記載, 唐朝的對外戰爭的勝率並不高, 但是俗話說得好, 看成功的基礎是幾次關鍵性的轉載, 比如唐朝的經典翻盤戰役滅突厥。 所以, 在當時的唐朝, 佩劍之風盛行, 李白也不例外。

李白手裡的劍不是一般的劍, 應該算是李白家的祖傳之物, 當李白要出去遊歷天下的時候, 李客(李白的爹)把小李叫到房間, 然後交給了小李一把劍。

李白一看, 我的天呐!龍泉寶劍!

不過李父說, 這把龍泉寶劍並不是歐冶子的限定款, 所以也不必過於吃驚。

在李白的詩詞裡面也曾多次出現這把龍泉寶劍, 比如“萬里橫戈探虎穴, 三杯拔劍出龍泉”、“寧知草間人, 腰下有龍泉”等等。 當然, 拿劍的可能只是裝逼用,

不過作為當時風靡萬千少女的小李, 劍術也是非常了得。

因為我們找到了三個證據!

證據一:師從劍聖

李白自稱“十五學劍術, 遍幹諸侯”或許有自吹的嫌疑, 但他師傅的實力做不得假。 他的師傅正是大名鼎鼎的劍聖易大師……不對,

是劍聖裴旻。

裴旻是誰呢?這可是歷史記載中最厲害的劍聖, 據史料記載, 裴旻官至左金吾大將軍, 掌管皇帝禁衛、扈從等事的親軍——換到現在就是中海南保鏢大隊長。

文宗時, 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三絕”, 世人稱他們三人分別為“詩仙”“草聖”“劍聖”。

被並稱為“大唐三絕”。 詩歌和書法都流傳至今得到不同時代的認可讚頌, 那麼三絕之一的劍聖自然不會差到哪去。

那麼李白師從裴旻, 自然也是一個厲害的劍客, 甚至是“史上第二厲害劍聖”。

證據二:實戰記錄

當然, 名師可能也會出於各種原因招收渣徒弟, 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還得看實踐。

李白殺過人, 這是在他去世後, 詩人魏顥所寫的《李翰林集序》中提到的:

這裡需要指出,大家不要被現在的電影小說誤導,殺人這件事並不輕鬆,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刺客和軍士才有殺敵斃命的本事。

普通人就算有膽子,也很難找到要害部位,別不要提“手刃數人”了。

證據三:開門授徒

李白曾在《贈武十七諤》的序言裡提到,他有個周遊江湖的門人叫武諤,是個性格樸質、沉毅勇猛的好漢。聽說李白的兒子陷於山東亂軍之中,這位門人就自告奮勇把小李公子接回來了。李白為此就寫了這首詩贈予武諤,以表謝意。

在古代,“門人”有徒弟、門客、看門大爺等不同含義。那麼武諤是李白的徒弟還是家裡的看門大爺,用排除法就能推出答案。

首先,門客是貴族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平時養在家裡,關鍵時刻需要出力甚至賣命。打個通俗點比方就是,王思聰某天在路人局被虐了,隨即叫上幾個IG戰隊的主力陪他開黑報仇。但李白一生算不上大富大貴,養得起門客業就不至於仗劍遊天下了。

其次,如果是李白家的看門大爺,那就不會平日裡“潛釣川海,不數數於世間事”,直到聽說小李公子有難才跑來的。

因此武諤只可能是李白的徒弟。而且作為一個“慕要離之風”的刺客遊俠,武諤拜李白為師,肯定不是來學寫詩的。

由此可見,一個師從劍聖,手刃過數人,最後還收了徒弟的李白,劍術相當了得。

除了是刺客,李白的身世還非同一般

在《史記》裡,《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對漢唐盛世的俠客之風影響深遠。而且李白殺過人、劍術超群,所以從廣義上來講,稱其為“刺客”並不為過。

另外除了詩歌和劍術,李白對道經和縱橫術的造詣也很深,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學識淵博。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李白不去參加科舉成為一名濟世之才?

關於李白的身世,最權威的記載只有《草堂集序》和墓誌銘《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可是兩處記載對此語焉不詳、漏洞百出,說他祖上隋末去了碎葉,具體原因卻一字不提。李白自稱為李廣後人,但李白一族卻沒有通過審核,不在族譜之內。

在20世紀80、90年代,不少學者嘗試研究過李白的身世,並在《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詩中之龍——李太白》、《中國李白研究》等文章都有著相同的觀點:李白是王室後裔!

其中,臺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是李建成太子的後裔”,在兩岸學界都有類似的觀點。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事件中被秦王李世民所殺,其遺孤僥倖不死隨商人入西域——這個遺孤就是李白的高祖或曾祖。到李白這一代,因為武則天當政,政治環境寬鬆了下來,李白父親才帶李白回到中原尋根。

不能參加科舉,卻先後娶了兩任宰相的孫女當老婆;家世出身不詳,卻能拜多位名師學藝。李白豐富多彩而又神秘的一生,顯然不是一個“詩人”就能涵蓋得了的。不管是課本中,還是在遊戲,我們接觸到的李白都只是他某一面的歷史形象。

至於批判遊戲扭曲歷史,惡劣影響,倒是周總理說得好:“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對了,最後還要說一句,其實李白當年也為杜甫回了一首詩的,名字叫做《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這裡需要指出,大家不要被現在的電影小說誤導,殺人這件事並不輕鬆,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刺客和軍士才有殺敵斃命的本事。

普通人就算有膽子,也很難找到要害部位,別不要提“手刃數人”了。

證據三:開門授徒

李白曾在《贈武十七諤》的序言裡提到,他有個周遊江湖的門人叫武諤,是個性格樸質、沉毅勇猛的好漢。聽說李白的兒子陷於山東亂軍之中,這位門人就自告奮勇把小李公子接回來了。李白為此就寫了這首詩贈予武諤,以表謝意。

在古代,“門人”有徒弟、門客、看門大爺等不同含義。那麼武諤是李白的徒弟還是家裡的看門大爺,用排除法就能推出答案。

首先,門客是貴族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平時養在家裡,關鍵時刻需要出力甚至賣命。打個通俗點比方就是,王思聰某天在路人局被虐了,隨即叫上幾個IG戰隊的主力陪他開黑報仇。但李白一生算不上大富大貴,養得起門客業就不至於仗劍遊天下了。

其次,如果是李白家的看門大爺,那就不會平日裡“潛釣川海,不數數於世間事”,直到聽說小李公子有難才跑來的。

因此武諤只可能是李白的徒弟。而且作為一個“慕要離之風”的刺客遊俠,武諤拜李白為師,肯定不是來學寫詩的。

由此可見,一個師從劍聖,手刃過數人,最後還收了徒弟的李白,劍術相當了得。

除了是刺客,李白的身世還非同一般

在《史記》裡,《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對漢唐盛世的俠客之風影響深遠。而且李白殺過人、劍術超群,所以從廣義上來講,稱其為“刺客”並不為過。

另外除了詩歌和劍術,李白對道經和縱橫術的造詣也很深,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學識淵博。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李白不去參加科舉成為一名濟世之才?

關於李白的身世,最權威的記載只有《草堂集序》和墓誌銘《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可是兩處記載對此語焉不詳、漏洞百出,說他祖上隋末去了碎葉,具體原因卻一字不提。李白自稱為李廣後人,但李白一族卻沒有通過審核,不在族譜之內。

在20世紀80、90年代,不少學者嘗試研究過李白的身世,並在《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詩中之龍——李太白》、《中國李白研究》等文章都有著相同的觀點:李白是王室後裔!

其中,臺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是李建成太子的後裔”,在兩岸學界都有類似的觀點。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事件中被秦王李世民所殺,其遺孤僥倖不死隨商人入西域——這個遺孤就是李白的高祖或曾祖。到李白這一代,因為武則天當政,政治環境寬鬆了下來,李白父親才帶李白回到中原尋根。

不能參加科舉,卻先後娶了兩任宰相的孫女當老婆;家世出身不詳,卻能拜多位名師學藝。李白豐富多彩而又神秘的一生,顯然不是一個“詩人”就能涵蓋得了的。不管是課本中,還是在遊戲,我們接觸到的李白都只是他某一面的歷史形象。

至於批判遊戲扭曲歷史,惡劣影響,倒是周總理說得好:“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對了,最後還要說一句,其實李白當年也為杜甫回了一首詩的,名字叫做《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