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甲午戰爭前若成功殺掉此人,日本不敢輕易開戰,清朝不會輕易失敗

發生於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 對於國人來說並不陌生, 這是近代以來中日之間的首次戰爭, 也是中日千年交流以來敗的最慘的一次戰爭, 翻開歷史教科書, 對於這場戰爭的介紹, 書上的說法盡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日本的維新改革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最後再來一句簽訂《馬關條約》就很少介紹了。 總之很籠統很模糊, 對於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固然不假, 而日本對於這場戰爭所策劃的陰謀同樣不能忽視。 最簡單的甲午戰爭前, 日本向中國派出了大量的間諜收集情報, 其中有一位間諜居功至偉,

依靠他提供的情報, 日本成功殲滅了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艦隊, 毫不誇張的說, 正是這個人對甲午戰爭的走向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甲午海戰

這個人就是宗方小太郎, 日本的高級間諜。 此人1864年生人, 從小就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

20歲的時候被老師佐佐克堂帶到上海東洋學館接受嚴格的間諜培訓, 當時日本已經把清朝當成了頭號侵略對象, 對於間諜的培訓進行的也是很到位, 整個學館內到處充斥著學員們征服清國(日本當時稱清朝為“清國”)的聲音, 唯獨宗方小太郎默不作聲, 他可不是反對侵略清國, 相反, 他卻利用休息時間遍走北方各地, 寫下評點精到的觀察報告。 果然被正要在中國大幹一場的荒尾精看中, 拉進了赫赫有名的“樂善堂”。

宗方小太郎

在“樂善堂”的培訓增加了宗方小太郎套取情報的能力, 同時他也將清朝的腐敗看在眼裡, 記在心上。 1887年宗方小太郎在當時“東亞第一要塞”旅順口(今天大連旅順區中心的旅順港)穿一襲中國裝束, 拄著一根斑駁拐杖穿梭其間, 把這個未來鋼鐵要塞的一切建設機密看個一清二楚。 他在當時的對外身份是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 來此地只是來學習外加做藥材生意, 而且他的中國話說的非常流利, 他很清楚跟清朝官員打交道最重要的是錢,

有錢什麼情報都能搞到手。 就這樣通過賄賂清朝官員, 宗方小太郎得以在旅順港口內自由行動, 旅順口的所有情況被他看的一清二楚。 7年多之後, 日軍在陸地對旅順發起的進攻, 手中所繪製的旅順要塞防禦圖就是出自宗方小太郎的手筆, 據說比清朝官方繪製的還要精確。

甲午海戰

我們知道甲午海戰的爆發始于日本在豐島海面設伏, 將高升號擊沉開始的。 為什麼日本能在豐島海面如願設伏呢?這就是宗方小太郎的傑作了, 早在1894年6月, 宗方小太郎兩次潛入了威海衛, 還拿到了中國兵艦“高升號”出發的具體日記, 由此情報導致日本成功偷襲高升號, 進而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徹底失敗之後退守劉公島, 此時北洋艦隊還有部分實力, 同樣日本也是依靠宗方小太郎提供的包抄遼東半島和奇襲威海衛軍港的戰略, 將中國近代最強大的北洋艦隊徹底殲滅。

宗方小太郎

當然了經過宗方小太郎多次對日本居功至偉的表現,他間諜的身份最終還是被清朝知道了,清政府發佈海捕文書捉拿此人,眼看就要成功了,關鍵時刻一個叫蔡廷標的清朝軍官被他買通,掩護著他逃離煙臺,最後順風順水跑回到日本,得到了日本高層的熱烈褒獎。試想一下如果清政府早些將此人捉拿歸案並處以嚴刑的話,清朝失敗的就沒有那麼慘了,日本也不敢冒然出兵搞偷襲,甲午海戰也不會慘不忍睹,北洋艦隊也不會輕易被殲滅。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沒有宗方小太郎或者清朝已經處死宗方小太郎,也會有其他的什麼小太郎之類的間諜,但無可否認的是宗方小太郎提供的情報都是其他間諜所無法比擬的,決定戰爭走向,戰爭勝負的關鍵資訊,沒有這些資訊日本是不敢輕舉妄動的。所以說是宗方小太郎打敗了清朝,打敗了北洋艦隊是誇張了一點,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最後說一句題外話,清朝滅亡之後,宗方小太郎又繼續出現在中國的領土上,1923年死於上海。

宗方小太郎

當然了經過宗方小太郎多次對日本居功至偉的表現,他間諜的身份最終還是被清朝知道了,清政府發佈海捕文書捉拿此人,眼看就要成功了,關鍵時刻一個叫蔡廷標的清朝軍官被他買通,掩護著他逃離煙臺,最後順風順水跑回到日本,得到了日本高層的熱烈褒獎。試想一下如果清政府早些將此人捉拿歸案並處以嚴刑的話,清朝失敗的就沒有那麼慘了,日本也不敢冒然出兵搞偷襲,甲午海戰也不會慘不忍睹,北洋艦隊也不會輕易被殲滅。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沒有宗方小太郎或者清朝已經處死宗方小太郎,也會有其他的什麼小太郎之類的間諜,但無可否認的是宗方小太郎提供的情報都是其他間諜所無法比擬的,決定戰爭走向,戰爭勝負的關鍵資訊,沒有這些資訊日本是不敢輕舉妄動的。所以說是宗方小太郎打敗了清朝,打敗了北洋艦隊是誇張了一點,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最後說一句題外話,清朝滅亡之後,宗方小太郎又繼續出現在中國的領土上,1923年死於上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