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稱皇宮為紫禁城呢?而且還有三種說法

為什麼稱皇家宮殿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這與古時候“紫氣東來”的這個典故有關。 傳說老子出函谷關, 有紫氣從東至, 被守關人看見, 不久, 老子騎著青牛姍姍而來, 守關人便知道這是聖人。 守關人請老子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 因此紫氣便被認為具有吉祥含義, 預示著帝王、聖賢和寶物出現。 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紫”大有來頭。 皇帝居住的地方, 防備森嚴, 尋常百姓難以接近, 所以稱為紫禁城。

另一種說法認為紫禁城的來歷與迷信和傳說有關。 皇帝自命為是天帝之子, 即天子。 天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也自然是天子居住之地。 《廣雅·釋天》曰:“天宮謂之紫宮。 ”因此皇帝住的宮殿就被稱為紫宮。 紫宮也稱為紫微宮, 《後漢書》說:“天有紫微宮, 是上帝之所居也, 王者立宮, 象而為之。 ”《藝文類聚》記:“皇穹垂象, 以示帝王, 紫微之則, 弘誕彌光。 ”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紫禁城的來歷與古代“皇垣”學說有關。 古時, 天上星垣被天文學家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 三垣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 而紫微星垣是代稱天子的, 處於三垣的中央。 紫微星即北斗星, 四周由群星環繞拱衛。 古時有“紫微正中”和“太平天子當中坐,

清情官員四海分”之說。

既然古人將天子比作紫微星垣, 那麼紫微垣也就成了皇極之地, 所以稱帝王宮殿為紫極、紫禁、紫垣。 “紫禁”的說法早在唐代即已有之, 王維《敕賜百官櫻桃》詩曰:“芙蓉闕下會千宮, 紫禁宋櫻出上蘭。 ”北京故宮占地1087畝,

南北長961米, 東西寬753米, 周長約7華里, 全部殿堂屋宇達9000多間, 四周城牆高10余米, 稱這座帝王之城為紫禁城不僅名副其實, 且含天子之城的意思。

考察故宮中的建築, 象徵著“天”的崇高和偉大的太和殿, 位於故宮中極, 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象徵著天和地的乾清、坤甯二宮緊密相連;它們兩側的日精、月華二門,

象徵著日和月;而象徵著十二星辰的東西六宮以外的陣列建築則表示天上的群星。 這些象徵性的建築群, 拱衛著象徵天地合璧的乾清、坤甯二宮, 以表明天子“受命于天”和“君權神授”的威嚴。

故宮的舊稱—一紫禁城, 從“星垣”學來看, 其命名與建築設計可以說是高度統一、珠聯壁合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