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電競“資本論”——每一支S7隊伍背後都有著不同的資本主義

3:0, SSG以一場絕對勝利贏得了S7的冠軍, 打破了SKT的統治。 王權的交接, 或許這將是屬於SSG的一個新時代。

從分崩離析到如今的皇袍躋身, 三星經過2、3年的整合重回巔峰, 依靠的是背後完整的工業體系, SKT能夠在此前統治《英雄聯盟》, 依靠的也是這套體系。

回看整個S7的歷程, 發現《英雄聯盟》所帶動的全球電競產業正處於一個歷史拐點, 全球資本化的浪潮正在改變電競的舊秩序, 三星曾是這場浪潮的“受害者”, 但順應潮流之後, 如今通過重組站在雲巔, 不禁感歎世間變化之奇妙。

在這場浪潮之中, 韓國、中國、北美、歐洲等等,

不同地區都是根據各自特點來奉行不同的資本主義, 孰優孰劣難分高下, 儘管LCK賽區依舊強勢, 但未必信奉的資本主義就是最先進的生產模式, 只是因地制宜的進行商業模式開發。

但可以預見的是, 電競的新生產秩序正在確立。

電競世界的的沃勒斯坦體系

最終踏進鳥巢的兩支隊伍均來自LCK賽區, SKT與SSG用絕對實力捍衛著韓國的霸主地位, 背後依靠的是最先擁抱資本所形成的工業體系。

與韓國的經濟結構極為類似, 電競在韓國的發展軌跡也是利用宏觀決策、計畫指導、行政手段等方式來主導, 再集中力量有限發展重點產業, 避免同時用力的均衡發展, 在“不平衡中求平衡”。

因此在市場容量有限、其他地區開始電競職業化建設之時, 韓國將權重放在了《英雄聯盟》上, 主動放棄《DOTA 2》等項目的建設, 利用三星、SK等國內資本巨頭的實力、《星際爭霸》時代積累下來的“經濟基礎”迅速實現對歐美的“彎道超車”, 在進入到S3之後, 幾乎就是韓國的“獨角戲”。

敦實的資本支持、多年的經濟積累、成熟的市場培育,

韓國電競幾乎是不需要任何外來勢力, 通過本土的力量就可以良性運轉。 他們通過建立的一個封閉生態來不斷滾大雪球, 拉開與其他地區的差距, 從而建立各種關於電競的標準。

不過, 由於韓國經濟結構決定了資本都是集中在三星、SK等寡頭上, 這就造成了一個資本方基本都要有兩支的職業俱樂部, 這是有悖於職業體育的公平準則——在一個聯賽體系裡, 一個資本方只允許擁有一支俱樂部。 此前, 在中超裡就曾出現過“實德系”, 隨後中國足協認定實德系影響公平競爭, 將它剝離。

就這樣, 與當年中超的“實德系”一樣, 迫於有悖體育競賽基本準則, 韓國方面必須將雙隊運營的模式廢除。

至此, 韓國被迫被納入了全球資本化的浪潮,

在雙隊模式沒有被拆解之前, LCK是在做封閉生態, 不做人力資源輸出, 也不接受外來資本投資, 儘管這個賽區是世界上最為龐大、高效的電競選手生產線。

就是韓國在電競上的工業化培養出眾多優秀的選手與教練, 儘管資本方擁有足夠的資金去運營多家俱樂部, 但由於資本方就是韓國國內那幾個經濟巨頭, 如果一個資本方去經營一家俱樂部必然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為求生計, 過剩的人才必須要選擇其他賽區去工作。

電競商業的要素無非就是資本和勞動(人力資源), 當人力資源出現過剩狀態的時候, 韓國本土市場又難以吸納之時, 不少韓國選手選擇了來到中國、歐美等地區來“淘金”,

也有來自中國的資本方——龍珠直播去LCK組建俱樂部參賽, 不管是否情願, 韓國還是被納入到了拳頭在全球運營電競的體系當中, 而非一個孤立、強大的獨立“經濟體”。

對於拳頭遊戲來說, 打破韓國封閉的生態將加速電競在全球資本化的進程, 每個賽區都被資本這個無形的手串聯起來, 也就是電競世界的的沃勒斯坦體系。 在本屆S7正賽階段的24支隊伍中, 共計出現了31名韓國籍選手, 他們將先進的戰術體系、科學的管理模式帶到了其他賽區, 加快了其他賽區的發展, 出現MSF將SKT逼入第五局的情況並非是偶然, 是背後的資本長期經營使然。

聯盟思維的信徒

拳頭遊戲的幾位核心成員將美式體育的聯盟思維注入電子競技之中,與NBA類似,將整個遊戲的賽事體系根據不同賽區分為幾大聯盟,通過常規賽選拔出排名靠前的隊伍來爭奪總冠軍。

從各大賽區的幾次改革中可以看到,這種靠近NBA的聯盟化越來越明顯,由於遊戲運營的主導權在騰訊與拳頭公司手上,就可以建立聯盟在體系中的絕對話語權,為新俱樂部進入設立了非常高的門檻,極大地限制了市場競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個聯盟體系的收益,防止個別俱樂部追求短期效益來進行“通貨膨脹”式地拉高俱樂部投入。

影響LPL賽區最為深刻的是運營足球的那套理論,足球資本主義全球化遊戲規則的關鍵字是“自由化”和“泡沫化”。以英超為例,是不假思索地擁抱新時代,他們對資本財團不加分辨,甚至敢向對沖基金融資、他們願意不斷喚醒球員的貪欲,推高他們的身價,走“巨星路線”、他們鼓勵全世界的經紀人來進行“挖角”活動、他們不關心財務穩健,即使有破產的危險。

但是北美LCS賽區的玩家卻是信奉NBA式的聯盟化思維。就在幾天前,隨著NBA火箭隊贊助的電競戰隊獲得聯賽最後一個席位,英雄聯盟北美LCS賽區10個永久席位的所有者也全部出爐,他們分別是:TSM、CLG、C9、TL、Echo Fox、FlyQuest、OpTic、克裡夫蘭騎士、金州勇士隊老闆Joe Lacob的戰隊以及休斯頓火箭隊。

這些俱樂部背後的資本,不僅有這些活躍在NBA的大佬,也有麥迪森廣場花園公司、aXiomatic eSports財團等頗具實力的資方,他們所信奉則是“聯盟化”,尤其是騎士、火箭這些隊伍甚至會成為“聯盟化”的先驅,北美LCS可以說是最懂拳頭的賽區。

畢竟經過NBA、NFL這些賽事的培育,美國人對於拳頭遊戲在北美LCS的一系列改革相當熟悉:第一,重新確定LCS隊伍資質,隊伍資質,取消升降級,重啟次級聯賽並改造成類似發展聯;第二是分享收益和保障利益,提高底薪;第三是成立選手工會。未來將會改變聯賽現有結構,分享聯賽收入。

這些都是NBA在幾十年前就完成的事情,如今在電競上重演一遍,美國人拿起這個賽區最為領先其他的武器——利用傳統體育來改造電競。可以說,相比LPL、LCK賽區的資本玩家,來自北美的玩家更像是一支傳統體育的職業俱樂部。

過度時期的震盪

LPL作為《英雄聯盟》的最大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從“富二代”資本到社會資本的過度,處在轉型階段的LPL賽區給了S7最大的驚喜——半決賽佔據兩席、RNG小組賽雙殺SSG。

隨後便是更多的“富二代”進入到電競,他們所奉行的便是“自由化”和“泡沫化”,甚至為了打破韓國在《英雄聯盟》以及電子競技領域中的壟斷地位,他們意圖利用資本來實現“彎道超車”,核心模式與恒大登頂亞冠的邏輯無異,利用高資產來籠絡優質外援,採用“韓國外援+頂級國內選手”的陣容來擊敗韓國戰隊。

哪怕獲得S4世界總決賽冠軍的韓國Sumsang white 戰隊直接被中國的土豪俱樂部們買到分崩離析,5位曾經在韓國的冠軍選手齊聚LPL賽場上各為其主,最終並沒有改變現狀。

要知道,這些“富二代”要對抗的是三星、SK這種財閥,面對的是一個運轉良好、生產效率極高的電競工業生產線,挖走幾個明星選手並不會“傷筋動骨”,甚至一定程度上還緩解了人才過剩的情況。

“富二代”盲目追求選手的個人技術水準,卻忽視了不同零部件的“咬合程度”,“咬合程度”的下降、必然會造成某些“短板”浮出水面。RNG重回“全華班”思路,實際上是在提升不同零部件的“咬合程度”,以保證成品品質的穩定性。

“富二代包養”模式的過於隨性和非理性讓電競的長期發展遇到瓶頸,確實需要社會資本的介入,説明電競形式的常態化與生活化。而且不少社會資本看到了電競產業的潛在價值,在A股市場,互聯網企業、影視動漫公司,甚至是無業務協同的其他公司,都試圖分一杯羹。包括BAT,萬達、軟銀、紅杉等在內的資本巨鱷早已在中國電競體育產業領域進行了廣泛佈局。此外,京東、蘇寧等諸多“金主”也瞄準了電競產業。

拳頭的全球化資產配資

在LPL的賽場上,利用社會資本的穩定與理性,拳頭遊戲試圖完善“網吧聯賽/城市爭霸賽/高校聯賽”到LSPL、德瑪西亞杯、LPL的賽事覆蓋,4月30日,拳頭遊戲與騰訊正式公佈了和NBA相仿的聯盟化、主客場、取消降級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計畫。

從具體的改革的措施上看,LPL會更加趨向NBA式的發展模式,目前,LPL賽區已經將次級聯賽改革,LDL聯賽將取代原來的次級聯賽LSPL,而且新聯賽將基於地理位置分為四個賽區,分別是華北、華東、華南和華西,而每個賽區又分別有四個城市的戰隊。

力圖打造美國籃球相似的金字塔結構,NBA作為金字塔的頂端,全球最頂尖的301名球員。而金字塔的底端則是夢想著成為職業球員的青少年。金字塔的每一層的球員通過不同的聯賽和環境自我提高,從而向塔尖不斷進發。

即便是在日本這個電競的“荒漠”,拳頭都設立了頂級聯賽與次級聯賽,並積極開展一些高校聯賽,意圖就是要打造一個《英雄聯盟》的生態圈,讓各個水準的選手均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在韓國出品在品質上整體高於其他賽區的情況下,拳頭還癡迷於在各個賽區建立生態圈,目的就是讓世界各地都能生產出極具當地特色的產品,這不僅會提升比賽的觀賞性,還有利於人力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讓電競更像體育運動。

對標足球市場可以看到,阿根廷在培養技術型前鋒上頗有心得、西班牙在中場球員的栽培上獨樹一幟、義大利延續著盛產後衛的傳統,將生產線拆分進行跨國配置更有利於專業化分工,類似穆裡尼奧這樣的主教練就可以依靠資本在全球範圍內選材。

這樣一來,俱樂部就像一個全球化大工廠,可以用日本的工人、以色列的工程師、德國的生產線、美國的科學家,他們可以構造出無與倫比的生產效率,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想去引入外援就只能想到韓國人。

全球資本化的浪潮已經打破了韓國電競的封閉生態,其他地區的快速發展將助推電競生產線的拆分。或許,未來的韓國還將是那個“大而全”的工廠,但其他地區已經能夠提供出極具特色的產品來進行資源互補。

拳頭遊戲的幾位核心成員將美式體育的聯盟思維注入電子競技之中,與NBA類似,將整個遊戲的賽事體系根據不同賽區分為幾大聯盟,通過常規賽選拔出排名靠前的隊伍來爭奪總冠軍。

從各大賽區的幾次改革中可以看到,這種靠近NBA的聯盟化越來越明顯,由於遊戲運營的主導權在騰訊與拳頭公司手上,就可以建立聯盟在體系中的絕對話語權,為新俱樂部進入設立了非常高的門檻,極大地限制了市場競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個聯盟體系的收益,防止個別俱樂部追求短期效益來進行“通貨膨脹”式地拉高俱樂部投入。

影響LPL賽區最為深刻的是運營足球的那套理論,足球資本主義全球化遊戲規則的關鍵字是“自由化”和“泡沫化”。以英超為例,是不假思索地擁抱新時代,他們對資本財團不加分辨,甚至敢向對沖基金融資、他們願意不斷喚醒球員的貪欲,推高他們的身價,走“巨星路線”、他們鼓勵全世界的經紀人來進行“挖角”活動、他們不關心財務穩健,即使有破產的危險。

但是北美LCS賽區的玩家卻是信奉NBA式的聯盟化思維。就在幾天前,隨著NBA火箭隊贊助的電競戰隊獲得聯賽最後一個席位,英雄聯盟北美LCS賽區10個永久席位的所有者也全部出爐,他們分別是:TSM、CLG、C9、TL、Echo Fox、FlyQuest、OpTic、克裡夫蘭騎士、金州勇士隊老闆Joe Lacob的戰隊以及休斯頓火箭隊。

這些俱樂部背後的資本,不僅有這些活躍在NBA的大佬,也有麥迪森廣場花園公司、aXiomatic eSports財團等頗具實力的資方,他們所信奉則是“聯盟化”,尤其是騎士、火箭這些隊伍甚至會成為“聯盟化”的先驅,北美LCS可以說是最懂拳頭的賽區。

畢竟經過NBA、NFL這些賽事的培育,美國人對於拳頭遊戲在北美LCS的一系列改革相當熟悉:第一,重新確定LCS隊伍資質,隊伍資質,取消升降級,重啟次級聯賽並改造成類似發展聯;第二是分享收益和保障利益,提高底薪;第三是成立選手工會。未來將會改變聯賽現有結構,分享聯賽收入。

這些都是NBA在幾十年前就完成的事情,如今在電競上重演一遍,美國人拿起這個賽區最為領先其他的武器——利用傳統體育來改造電競。可以說,相比LPL、LCK賽區的資本玩家,來自北美的玩家更像是一支傳統體育的職業俱樂部。

過度時期的震盪

LPL作為《英雄聯盟》的最大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從“富二代”資本到社會資本的過度,處在轉型階段的LPL賽區給了S7最大的驚喜——半決賽佔據兩席、RNG小組賽雙殺SSG。

隨後便是更多的“富二代”進入到電競,他們所奉行的便是“自由化”和“泡沫化”,甚至為了打破韓國在《英雄聯盟》以及電子競技領域中的壟斷地位,他們意圖利用資本來實現“彎道超車”,核心模式與恒大登頂亞冠的邏輯無異,利用高資產來籠絡優質外援,採用“韓國外援+頂級國內選手”的陣容來擊敗韓國戰隊。

哪怕獲得S4世界總決賽冠軍的韓國Sumsang white 戰隊直接被中國的土豪俱樂部們買到分崩離析,5位曾經在韓國的冠軍選手齊聚LPL賽場上各為其主,最終並沒有改變現狀。

要知道,這些“富二代”要對抗的是三星、SK這種財閥,面對的是一個運轉良好、生產效率極高的電競工業生產線,挖走幾個明星選手並不會“傷筋動骨”,甚至一定程度上還緩解了人才過剩的情況。

“富二代”盲目追求選手的個人技術水準,卻忽視了不同零部件的“咬合程度”,“咬合程度”的下降、必然會造成某些“短板”浮出水面。RNG重回“全華班”思路,實際上是在提升不同零部件的“咬合程度”,以保證成品品質的穩定性。

“富二代包養”模式的過於隨性和非理性讓電競的長期發展遇到瓶頸,確實需要社會資本的介入,説明電競形式的常態化與生活化。而且不少社會資本看到了電競產業的潛在價值,在A股市場,互聯網企業、影視動漫公司,甚至是無業務協同的其他公司,都試圖分一杯羹。包括BAT,萬達、軟銀、紅杉等在內的資本巨鱷早已在中國電競體育產業領域進行了廣泛佈局。此外,京東、蘇寧等諸多“金主”也瞄準了電競產業。

拳頭的全球化資產配資

在LPL的賽場上,利用社會資本的穩定與理性,拳頭遊戲試圖完善“網吧聯賽/城市爭霸賽/高校聯賽”到LSPL、德瑪西亞杯、LPL的賽事覆蓋,4月30日,拳頭遊戲與騰訊正式公佈了和NBA相仿的聯盟化、主客場、取消降級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計畫。

從具體的改革的措施上看,LPL會更加趨向NBA式的發展模式,目前,LPL賽區已經將次級聯賽改革,LDL聯賽將取代原來的次級聯賽LSPL,而且新聯賽將基於地理位置分為四個賽區,分別是華北、華東、華南和華西,而每個賽區又分別有四個城市的戰隊。

力圖打造美國籃球相似的金字塔結構,NBA作為金字塔的頂端,全球最頂尖的301名球員。而金字塔的底端則是夢想著成為職業球員的青少年。金字塔的每一層的球員通過不同的聯賽和環境自我提高,從而向塔尖不斷進發。

即便是在日本這個電競的“荒漠”,拳頭都設立了頂級聯賽與次級聯賽,並積極開展一些高校聯賽,意圖就是要打造一個《英雄聯盟》的生態圈,讓各個水準的選手均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在韓國出品在品質上整體高於其他賽區的情況下,拳頭還癡迷於在各個賽區建立生態圈,目的就是讓世界各地都能生產出極具當地特色的產品,這不僅會提升比賽的觀賞性,還有利於人力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讓電競更像體育運動。

對標足球市場可以看到,阿根廷在培養技術型前鋒上頗有心得、西班牙在中場球員的栽培上獨樹一幟、義大利延續著盛產後衛的傳統,將生產線拆分進行跨國配置更有利於專業化分工,類似穆裡尼奧這樣的主教練就可以依靠資本在全球範圍內選材。

這樣一來,俱樂部就像一個全球化大工廠,可以用日本的工人、以色列的工程師、德國的生產線、美國的科學家,他們可以構造出無與倫比的生產效率,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想去引入外援就只能想到韓國人。

全球資本化的浪潮已經打破了韓國電競的封閉生態,其他地區的快速發展將助推電競生產線的拆分。或許,未來的韓國還將是那個“大而全”的工廠,但其他地區已經能夠提供出極具特色的產品來進行資源互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