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非常唯美的詩歌,作者卻搞錯了

很多的時候, 我們見到美好的事物, 更願意相信就是那樣, 不想追究, 不想多問, 願美好長存。 詩歌中也有很多美麗的錯誤, 但我們應該知道, 她們本來的主人……

1、見與不見:當所有的人都被這首詩歌所征服的時候, 一段並不美麗的誤會也就此浮出水面, 原來, 這首《見與不見》並非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作品, 而是佛教徒紮西拉姆·多多所著。 這首詩歌的名字, 也不叫做《見與不見》, 而叫做《班紮古魯白瑪的沉默》;這首詩歌所表達的也並非男歡女愛, 而是表達上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

2、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說法較多, 一說出自張小嫻的小說《荷包裡的單人床》, 另一說出自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詩集《飛鳥集》, 但《飛鳥集》中並未收錄近似詩句, 大抵是因為其中一個版本最後一句中有“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被一些人認為是泰戈爾所創作, 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客觀證據說明泰戈爾創作過類似詩句。 原句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不是天各一方, 而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該句可在張小嫻作品《荷包裡的單人床》中找到。

3、如果有來生:有海子版的, 也有薑岩版的, 但這其實出自三毛寫的詩歌《說給自己聽》, 而不是隨筆《說給自己聽》。 這首詩歌是三毛寫在《回聲》文案裡的, 所以三毛的文集裡找不到, 詩歌的名字也叫做《說給自己聽》。 三毛大概對說給自己聽這個名字情有獨鍾吧, 所以一向對作品名字比較講究的她卻一而再,

再而三地用同一個名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