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時間長?累,不愛?

如果現在每天讓你多工作兩小時, 你會有什麼感覺?高興?無所謂?還是沮喪不幸福?大部分人可能覺得工作多累啊, 當然是工作時間越少越好啦。 但是!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

工作時間也是需要劃分類型的。 研究證明, 影響員工在工作中幸福感的不是工作時間的長短, 而是其性質。 研究者們按照工作過程中對於個人資源的消耗和產出劃分了四種工作時間類型。

1突破型工作時間

消耗:四星

產出:五星

這類型的工作時間消耗了員工大量個人資源, 但是任務完成的突破性產出也會相應促進員工個人能力的增長, 使其獲得自我肯定、成就感等積極情緒。 比如, 一位程式師晝夜奮戰編完了代碼, 運行之後發現, 居然一個bug也沒有, 這時候那種成就感就足以彌補這幾天來的辛勞。

2補充型工作時間

消耗:二星

產出:五星

在這種工作時間中, 員工不用消耗太多個人資源就能夠得到很多回報。

比如, 一個銷售人員彙報自己的業績成果, 他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個人資源, 就能夠獲得榮譽和自我價值感的提升, 也會增強自我的職業認同。 不過這種工作時間想必也是非常少的, 而且往往會建立在前期突破型工作時間的基礎之上。

3低維持型工作時間

消耗:二星

產出:二星

在這段工作時間內, 員工消耗很少的個人資源, 但也並不會得到太多回報。 比如上班時間偷懶喝喝茶看看報, 偷偷打開電腦看看, 開會的時候發個呆等。

4耗竭型工作時間

消耗:五星

產出:二星

這種工作時間最讓人疲憊。 員工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結果幾乎沒得到什麼回報, “出力不討好”。 客服人員可能會對此深有體會,

對於那些難纏的顧客, 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安撫解釋, 最後可能還得到一個差評, 想必這一段工作時間之後, 整個人都覺得要被掏空了。

從上面四種工作時間來看, 儘管資源消耗數量不同, 處在突破型和補充型工作時間內的員工, 都能夠通過獲得成就感或自我價值感得到較多的資源補充, 也就更不容易因為工作而覺得勞累。 而低維持型工作時間內, 員工雖然沒有什麼資源補充, 但也沒有什麼消耗。 而對於耗竭型工作時間, 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員工就會耗費掉個人資源而覺得疲憊不堪。

其實在每一份工作中, 都存在這四種工作時間, 只是比例不同。 如果你的工作讓你分分鐘感到勞累, 原因不一定是工作時間過長,

也可能是耗竭型工作時間太多, 而補充型和突破型工作時間太少。

你可以分析下自己的工作時間, 看看究竟是什麼消耗了你的個人資源, 然後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各部分工作時間所占比例, 比如盡力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低產出的工作, 同時也可以安排不同工作交替進行, 使得自己保持資源總產出大於總消耗的狀態, 這樣就不會老覺得“被工作掏空”啦!

原作者:人事與組織心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