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鴨子養殖技術歸納匯總(中)鴨子養殖基礎知識大全

【常見問題】如何養好鴨子?可以為我們總結下養殖技術方面的知識嗎?

【專家解答】核心提示:我國是養鴨大國, 近年已出現了很多規模化集約化飼養場, 但由於糞便和汙水處理不當, 造成環境嚴重污染, 阻礙了養鴨生產的正常發展

我國是養鴨大國, 近年已出現了很多規模化集約化飼養場, 但由於糞便和汙水處理不當, 造成環境嚴重污染, 阻礙了養鴨生產的正常發展。 控制污染已成為當今養鴨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本文總結了一些控制污染的經驗, 現作簡要介紹, 以供同行參考。

1 鴨群對環境的要求

環境在“生物安全”體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鴨是水禽, 最適宜在水源清潔、場地寬敞、氣候溫和、空氣新鮮和安靜衛生的環境中生長和繁殖。 由於鴨群種類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 各種鴨群對環境要求也有不同。

1.1 產蛋鴨和種鴨群其主要任務是生產優質的商品蛋和種蛋, 鴨群天天產蛋, 消耗能量較多, 對飼養和環境的要求也較高。 鴨群要求環境安靜、無污染, 喜在水中戲水和求偶配種, 但棲息和產蛋環境要求乾燥和通風。

1.2 肉鴨群除考慮鴨群衛生防疫外, 也要考慮商業服務和交通方便, 場址距城鎮或交易市場以10-20公里為宜。

1.3 雛鴨群是指從出殼至脫溫前的鴨群。 由於雛鴨生長發育未成熟, 體溫調節能力差, 對環境的溫度、濕度和衛生要求特別嚴格。

一般應在種鴨育雛舍或肉鴨育雛舍內獨立隔離進行培育。

2 養鴨場污染的來源

2.1 來自鴨場自身的污染源養鴨場主要的動物是鴨群, 還有看護或其他用途的犬和家畜。 人作為管理或飼養者進駐飼養場。 人和畜禽的生長、活動都會產生和排出糞便、廢氣、污水等廢棄物污染環境。

養鴨場的主要廢棄物污染有如下幾類:

2.1.1 糞尿污染動物除將飼料營養轉化為動物產品外, 還有許多不能為動物利用的物質, 以糞尿等形式排出體外, 污染土壤、空氣和水源。 鴨場廢棄物以鴨糞的數量最多, 而成為主要的污染來源。 動物糞尿中普遍含有叫噪、胺類、尿酸、尿素、亞硝酸鹽、寄生蟲及其蟲卵, 還含有一些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及動物代謝的有害物質等。

2.1.2 廢氣污染鴨群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除排出糞尿、毛屑粉塵外, 也排出廢氣。 糞便本身含有惡臭氣體, 糞便中的尿素和含硫氨基酸等在細菌作用下, 分解為硫化氫、糞臭素等臭氣物質, 也造成大氣污染。

2.1.3 污水和廢棄物污染①鴨場進行欄舍、地面、工具和受污染物的沖洗而產生的污水。 ② 廢棄墊料。 如育雛墊料和產蛋巢墊料等, 常和糞尿混在一起, 產生氨、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③鴨群在採食、飛奔、跳躍時易造成大量的飼料粉塵和塵土飛揚。 灰塵增加引起空氣混濁和臭氣增加。 ④給雛禽保溫的火爐、煙道等也會產生大量灰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⑤職工膳食烹調會產生廢棄物和污水, 尤其是肉類加工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水, 對養鴨場更為危險。

2.1.4 動物屍體和微生物污染帶病的動物和屍體是重要的傳染來源, 其排泄物含有許多病原微生物。 例如帶病的禽會隨糞便排出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流感、鴨瘟等病原,

以及各種寄生蟲卵。 據報導, 某禽場排放的每毫升污水中平均含33萬個大腸桿菌和66萬個腸球菌。 此外, 糞便和屍體還會導致蚊蠅孽生。 據資料表明:禽舍內空氣中細菌數有10萬一20 萬/m3, 糞便有20億一60億個細菌/g.

2.1.5 其他污染某些生產者為了提高禽只的生產性能, 在飼料中大劑量添加抗生素和化學合成藥物等, 這除影響禽產品的安全性外, 其殘留物隨糞尿排出, 積累在土壤中或污染魚塘水, 會導致糧食、飼料、蔬菜、瓜果、牧草或水產品等食物鏈污染。

2.2 來自場外的污染源人員、物品、車輛的流動, 加上昆蟲、老鼠、野獸、飛鳥的進入除給鴨群帶來應激外, 還可能帶進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廢棄物和污染物, 如育雛墊料和產蛋巢墊料等, 常和糞尿混在一起,而成為養鴨場的另一個污染來源。最常見的是購鴨車輛隨裝運工具帶進糞便、墊草和其他廢棄物或污染物,通過籠具裝卸而把廢棄物和污染物遺棄或散落在養鴨場。又如老鼠,不但齧食和污染飼料,還是鼠疫、偽狂犬、傷寒、白痢、出敗、鉤端螺旋體、弓形體、蚤、蜻等多種疫病病原的帶入者和貯存者。

3 養鴨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 ,新建的養鴨場從事養鴨容易成功,而連續多年生產的老場會逐漸出現疫病多、費用高、效益逐漸降低的情況。鴨群的新陳代謝、糞尿和墊料污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氣、病原微生物和蚊蠅大量繁殖使環境嚴重惡化。這些廢棄物和病原微生物充斥在鴨舍內外環境中,造成場地、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時間愈長,對環境的污染愈嚴重。鴨群長期生存在惡劣的污染環境中,必然會出現疾病,生產率下降,某些鴨群甚至出現多因素、多病原體的疫病或病原基因變異,這也是近年一些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潔淨的環境能較好地避免鴨群疫病的發生或傳播,禽只健康成長,防治藥物減少,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品質也會得到提高。因此,養鴨場及早防止環境污染,大力推廣和應用先進的綠色環保技術,變惡性循環為良性迴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污染生產,這不僅是滿足人們生活對綠色環境和綠色畜禽產品的需要,也是實現養鴨場自身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4 養鴨場的環境監測

養鴨場環境監測包括微生物學、有害氣體、重金屬和有毒物質等的監測,其中,重要而又常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學監測。微生物學監測有如下作用:

①為現場提供環境控制依據。由於環境中的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僅憑消毒的次數和劑量來判斷環境的好壞是不科學的。只有通過監測才能為環境控制提供依據,說明污染或潔淨的程度。

②為現場採取環境控制措施後作出評價。根據監測結果對環境採取一系列淨化措施,進行消毒,消除污染,並檢查消毒的效果,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③總結監測的結果,提出環境控制的有效措施。微生 物 學 監測內容眾多,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在養鴨場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主要是細菌學監測。通過細菌監測可以從側面反映整個養禽場微生物含量。細菌學監測的項目主要有細菌總數、黴菌總數、大腸桿菌總數等。檢測物件包括各生產區舍內、舍外環境和生活區舍內、舍外環境。具體操作過程包括檢測樣品的採集、樣品處理、樣品接種、樣品培養、菌落記數和結果評估等。隨著 養 鴨 業對環境衛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微生物學監測對養鴨場環境衛生控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應把其作為指導養鴨場環境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5 養鴨場環境控制

養鴨場的環境控制是為鴨群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是現代科學養鴨的主要內容。養鴨環境控制主要包括舍內環境和舍外環境兩部分。舍內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風、光照、飼料、飲水、溫度、濕度和密度等。舍外環境控制主要包括場內區間和舍間距離、座向、風向、場地坡度,水源、地面和材料清潔度等。養鴨場應根據生態規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採用綜合的控制方法進行污染治理,這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5.1 合理選址建場

5.1.1 場址的選擇要根據鴨場的性質、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決定應選擇遠離城鄉村鎮、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土壤未被污染、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段建場。不宜建在交通要道、畜產品加工廠和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附近。種鴨場對防疫隔離要求嚴格,應遠離民居和交通要道。最好能把養鴨場排汙與周圍農田灌溉或魚塘養魚結合起來。

5.1.2 鴨舍建設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合理佈局,便於通風、排水、生產管理和防疫管理糞便和汙水處理處於全場的下風向和地勢較低處。飼養場內區間和場周圍有較寬的山地、草地、農田、林果地或圍牆作隔離帶,以避免外來干擾,防止通過空氣或地面的污染,進而影響鴨的健康。

5.1.3 重視水源的選擇水質要符合無公害食品飲用水水質標準,感官性狀良好,無污染的山塘、水庫、湖、沼等流動水最為理想。也可引入山溪水或江河水,但不應與村民爭水或污染飲用水。

5.2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泄

5.2.1採用蛋白質平衡日糧,減少氮硫排泄飼料的配合要遵循安全有效低成本的原則。在保證日糧中氨基酸需要量的前提下,科學地使用無污染的綠色飼料,降低日糧中粗蛋白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糞尿中氮硫的含量,從而減少有害物質和臭氣的生成。

5.2.2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泄目前被公認的綠色飼料添加劑主要有生物飼料、低聚糖、酶製劑、防腐劑、糖菇素、中草藥添加劑等。生物飼料可提高飼料的消化率。飼料中添加盎生素等微生態製劑可抑制腸道大腸桿菌等有害菌活動,減少蛋白質轉化為氨或其他腐敗物質,降低糞便中氨的含量。一些有益微生物還具有淨化污水和欄舍地面的作用。有些中草藥添加劑,不僅具有治病防病作用,而且還能提高禽只對飼料的利用率,促進禽只生長發育,提高生產性能,可替代部分抗生素、化學合成藥物或微量元素等飼料添加劑,而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泄。

5.2.3 採用提高飼料消化率的加工工藝,提高飼料品質制粒和膨化除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外,還能抑制和破壞一些抗營養因數。制粒和膨化時的高溫可使澱粉和蛋白質熟化,而改善其消化率,並能殺滅病原微生物。

5.2.4 採用分階盡營養調控技術,提高飼料消化率採用分階段飼喂法,分階段提供特定營養組分的優質全價飼料,能提高飼料營養利用效率,從而減少氮的排泄。

5.3 提高機體抗病力,減少致病微生物污染

病原微生物容易通過飼料、飲水、空氣、車輛、野獸、飛鳥或人員等途徑而傳播疾病。因此,養鴨場必須採取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和嚴密的防疫措施,才能保證禽只的健康。這些措施包括:

①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實行人畜分居, “多點式”(種鴨、雛鴨、肉鴨)異地隔離飼養,建立無規定疫病畜禽飼養區。

②建立嚴格的獸醫防疫程式。對人員、車輛、用具、欄舍、設備的衛生管理和鴨群的消毒程式、免疫程式、飼養技術、轉群運輸、貯運銷售、疫病治療、細菌學監測、疫病控制、動物屍體和排泄物的處理以及對職工在飼養場範圍內的生產生活作出詳細規定,並認真落實。在生產中堅持以防為主,及時驅蟲和定時消毒,提供清潔的飲水、飼料和環境。加強對其它畜禽的管理,不帶入外場畜禽,從而有效地減少各種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機會。

③提高機體抗病力。培育或選擇飼養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優良品種。選用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的高品質的飼料、採取科學合理的飼養和管理方式。飼料配方除滿足禽只生長和生產需要外,還應考慮禽只對環境適應能力和提高免疫力的需要。此外,糖菇素、低聚異麥芽糖和氧化葡萄糖酶等新產品,可有效提高畜禽的非特異性免疫力。5.4 充分開發和利用廢棄物來消除環境污染

5.4.1 鴨糞養魚,牧漁結合實行鴨糞污水養魚是養鴨場處理糞便最經濟的方法。比較成功的經驗是利用山塘水庫、低產田蓄水養魚。根據周圍魚塘對鴨糞和污水的自然消納能力,發展人工生態養鴨場。由於漁鴨結合,鴨舍在塘邊建造,鴨糞和污水直接入塘,培肥水質,可促使水中浮游生物生長,既及時為魚提供飼料,又保持了禽舍與環境衛生。一般80只鴨1畝魚,既能達到自然消納和淨化環境的效果,又能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5.4.2 鴨糞作肥,農牧結合鴨糞中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其中含氮 1. 1 %、磷1.4%、鉀0.02%,是一種很好的肥料。在建設時,可選擇靠近農田、林果、牧地建場,使鴨糞和污水能被農田、林果、牧地自然消納。絕對禁止在場內或場外隨意堆放、排放糞便和污水。鴨糞等廢棄物通過合理堆積漚肥,可有效地消滅糞便中的多種病原體和寄生蟲卵,又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5.4.3 鴨糞育蟲,生產動物蛋白鴨糞中含有 13%蛋白質,很適宜昆蟲、蟲蛆的生長和繁殖。常見的方法是用鴨糞培育蠅蛆和虹叫,利用蟲蛆和虹叫喂鴨或其他畜禽。既提高了糞肥價值,也增加了鴨糞處理的出路。

5.4.4 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及時收集死亡禽只和其他動物屍體,及時淘汰在飼養、銷售過程中出現的無治療價值的病、弱、殘個體。以不漏水容器裝運,除可交給當地衛生處理廠處理外,亦可用來喂鱷魚、埃及塘虱等魚類。此外,也可進行深埋。

5.4.5 發展生態食鏈養殖業鴨場污水通過無害化處理後,除可澆施糧食、蔬菜、牧草、林果等作物外,也可用來養殖田螺、黃鱔等水生動物和浮萍、水浮蓮等水生植物。污水池放養田螺、黃蠟等動物,水面養些浮萍。田螺食土壤中微生物、矽藻類和糞渣,黃鱔長大後吞食田螺。浮萍、牧草、菜葉是畜禽的飼料,也可用來飼養福壽螺。每只福壽螺年產卵數千粒,幼螺生長快,經45天可達30-50克,營養豐富,含蛋白質 19.4%。田螺、福壽螺、黃鱔等除可供食用外,也是養鴨和養魚的好飼料。

5.5 採用先進的環保技術,提高環境衛生條件

採用網上育雛技術,不用墊料。採用濕簾通風降溫除塵技術,改善舍內衛生條件。在不影響禽舍通風的情況下,在舍外空地、運動場、隔離帶種植樹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降低細菌含量 20%-79%,除塵35%-67%,除臭50%,減少有毒有害氣體25%,夏天可降低環境溫度 10%-20%,減輕熱輻射80%,還有防大風、防噪音等作用,可有效地改善舍外環境。還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和無污染的潔淨生產。也可通過輪養或輪牧,異地飼養,老場地停養淨化等方法來達到自然淨化的目的。《鴨子養殖技術歸納匯總(中) 鴨子養殖基礎知識大全》一文為國內有打算飼養鴨子的養殖戶們做了一個養殖知識普及。

常和糞尿混在一起,而成為養鴨場的另一個污染來源。最常見的是購鴨車輛隨裝運工具帶進糞便、墊草和其他廢棄物或污染物,通過籠具裝卸而把廢棄物和污染物遺棄或散落在養鴨場。又如老鼠,不但齧食和污染飼料,還是鼠疫、偽狂犬、傷寒、白痢、出敗、鉤端螺旋體、弓形體、蚤、蜻等多種疫病病原的帶入者和貯存者。

3 養鴨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 ,新建的養鴨場從事養鴨容易成功,而連續多年生產的老場會逐漸出現疫病多、費用高、效益逐漸降低的情況。鴨群的新陳代謝、糞尿和墊料污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氣、病原微生物和蚊蠅大量繁殖使環境嚴重惡化。這些廢棄物和病原微生物充斥在鴨舍內外環境中,造成場地、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時間愈長,對環境的污染愈嚴重。鴨群長期生存在惡劣的污染環境中,必然會出現疾病,生產率下降,某些鴨群甚至出現多因素、多病原體的疫病或病原基因變異,這也是近年一些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潔淨的環境能較好地避免鴨群疫病的發生或傳播,禽只健康成長,防治藥物減少,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品質也會得到提高。因此,養鴨場及早防止環境污染,大力推廣和應用先進的綠色環保技術,變惡性循環為良性迴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污染生產,這不僅是滿足人們生活對綠色環境和綠色畜禽產品的需要,也是實現養鴨場自身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4 養鴨場的環境監測

養鴨場環境監測包括微生物學、有害氣體、重金屬和有毒物質等的監測,其中,重要而又常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學監測。微生物學監測有如下作用:

①為現場提供環境控制依據。由於環境中的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僅憑消毒的次數和劑量來判斷環境的好壞是不科學的。只有通過監測才能為環境控制提供依據,說明污染或潔淨的程度。

②為現場採取環境控制措施後作出評價。根據監測結果對環境採取一系列淨化措施,進行消毒,消除污染,並檢查消毒的效果,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③總結監測的結果,提出環境控制的有效措施。微生 物 學 監測內容眾多,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在養鴨場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主要是細菌學監測。通過細菌監測可以從側面反映整個養禽場微生物含量。細菌學監測的項目主要有細菌總數、黴菌總數、大腸桿菌總數等。檢測物件包括各生產區舍內、舍外環境和生活區舍內、舍外環境。具體操作過程包括檢測樣品的採集、樣品處理、樣品接種、樣品培養、菌落記數和結果評估等。隨著 養 鴨 業對環境衛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微生物學監測對養鴨場環境衛生控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應把其作為指導養鴨場環境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5 養鴨場環境控制

養鴨場的環境控制是為鴨群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是現代科學養鴨的主要內容。養鴨環境控制主要包括舍內環境和舍外環境兩部分。舍內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風、光照、飼料、飲水、溫度、濕度和密度等。舍外環境控制主要包括場內區間和舍間距離、座向、風向、場地坡度,水源、地面和材料清潔度等。養鴨場應根據生態規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採用綜合的控制方法進行污染治理,這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5.1 合理選址建場

5.1.1 場址的選擇要根據鴨場的性質、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決定應選擇遠離城鄉村鎮、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土壤未被污染、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段建場。不宜建在交通要道、畜產品加工廠和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附近。種鴨場對防疫隔離要求嚴格,應遠離民居和交通要道。最好能把養鴨場排汙與周圍農田灌溉或魚塘養魚結合起來。

5.1.2 鴨舍建設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合理佈局,便於通風、排水、生產管理和防疫管理糞便和汙水處理處於全場的下風向和地勢較低處。飼養場內區間和場周圍有較寬的山地、草地、農田、林果地或圍牆作隔離帶,以避免外來干擾,防止通過空氣或地面的污染,進而影響鴨的健康。

5.1.3 重視水源的選擇水質要符合無公害食品飲用水水質標準,感官性狀良好,無污染的山塘、水庫、湖、沼等流動水最為理想。也可引入山溪水或江河水,但不應與村民爭水或污染飲用水。

5.2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泄

5.2.1採用蛋白質平衡日糧,減少氮硫排泄飼料的配合要遵循安全有效低成本的原則。在保證日糧中氨基酸需要量的前提下,科學地使用無污染的綠色飼料,降低日糧中粗蛋白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糞尿中氮硫的含量,從而減少有害物質和臭氣的生成。

5.2.2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泄目前被公認的綠色飼料添加劑主要有生物飼料、低聚糖、酶製劑、防腐劑、糖菇素、中草藥添加劑等。生物飼料可提高飼料的消化率。飼料中添加盎生素等微生態製劑可抑制腸道大腸桿菌等有害菌活動,減少蛋白質轉化為氨或其他腐敗物質,降低糞便中氨的含量。一些有益微生物還具有淨化污水和欄舍地面的作用。有些中草藥添加劑,不僅具有治病防病作用,而且還能提高禽只對飼料的利用率,促進禽只生長發育,提高生產性能,可替代部分抗生素、化學合成藥物或微量元素等飼料添加劑,而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泄。

5.2.3 採用提高飼料消化率的加工工藝,提高飼料品質制粒和膨化除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外,還能抑制和破壞一些抗營養因數。制粒和膨化時的高溫可使澱粉和蛋白質熟化,而改善其消化率,並能殺滅病原微生物。

5.2.4 採用分階盡營養調控技術,提高飼料消化率採用分階段飼喂法,分階段提供特定營養組分的優質全價飼料,能提高飼料營養利用效率,從而減少氮的排泄。

5.3 提高機體抗病力,減少致病微生物污染

病原微生物容易通過飼料、飲水、空氣、車輛、野獸、飛鳥或人員等途徑而傳播疾病。因此,養鴨場必須採取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和嚴密的防疫措施,才能保證禽只的健康。這些措施包括:

①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實行人畜分居, “多點式”(種鴨、雛鴨、肉鴨)異地隔離飼養,建立無規定疫病畜禽飼養區。

②建立嚴格的獸醫防疫程式。對人員、車輛、用具、欄舍、設備的衛生管理和鴨群的消毒程式、免疫程式、飼養技術、轉群運輸、貯運銷售、疫病治療、細菌學監測、疫病控制、動物屍體和排泄物的處理以及對職工在飼養場範圍內的生產生活作出詳細規定,並認真落實。在生產中堅持以防為主,及時驅蟲和定時消毒,提供清潔的飲水、飼料和環境。加強對其它畜禽的管理,不帶入外場畜禽,從而有效地減少各種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機會。

③提高機體抗病力。培育或選擇飼養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優良品種。選用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的高品質的飼料、採取科學合理的飼養和管理方式。飼料配方除滿足禽只生長和生產需要外,還應考慮禽只對環境適應能力和提高免疫力的需要。此外,糖菇素、低聚異麥芽糖和氧化葡萄糖酶等新產品,可有效提高畜禽的非特異性免疫力。5.4 充分開發和利用廢棄物來消除環境污染

5.4.1 鴨糞養魚,牧漁結合實行鴨糞污水養魚是養鴨場處理糞便最經濟的方法。比較成功的經驗是利用山塘水庫、低產田蓄水養魚。根據周圍魚塘對鴨糞和污水的自然消納能力,發展人工生態養鴨場。由於漁鴨結合,鴨舍在塘邊建造,鴨糞和污水直接入塘,培肥水質,可促使水中浮游生物生長,既及時為魚提供飼料,又保持了禽舍與環境衛生。一般80只鴨1畝魚,既能達到自然消納和淨化環境的效果,又能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5.4.2 鴨糞作肥,農牧結合鴨糞中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其中含氮 1. 1 %、磷1.4%、鉀0.02%,是一種很好的肥料。在建設時,可選擇靠近農田、林果、牧地建場,使鴨糞和污水能被農田、林果、牧地自然消納。絕對禁止在場內或場外隨意堆放、排放糞便和污水。鴨糞等廢棄物通過合理堆積漚肥,可有效地消滅糞便中的多種病原體和寄生蟲卵,又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5.4.3 鴨糞育蟲,生產動物蛋白鴨糞中含有 13%蛋白質,很適宜昆蟲、蟲蛆的生長和繁殖。常見的方法是用鴨糞培育蠅蛆和虹叫,利用蟲蛆和虹叫喂鴨或其他畜禽。既提高了糞肥價值,也增加了鴨糞處理的出路。

5.4.4 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及時收集死亡禽只和其他動物屍體,及時淘汰在飼養、銷售過程中出現的無治療價值的病、弱、殘個體。以不漏水容器裝運,除可交給當地衛生處理廠處理外,亦可用來喂鱷魚、埃及塘虱等魚類。此外,也可進行深埋。

5.4.5 發展生態食鏈養殖業鴨場污水通過無害化處理後,除可澆施糧食、蔬菜、牧草、林果等作物外,也可用來養殖田螺、黃鱔等水生動物和浮萍、水浮蓮等水生植物。污水池放養田螺、黃蠟等動物,水面養些浮萍。田螺食土壤中微生物、矽藻類和糞渣,黃鱔長大後吞食田螺。浮萍、牧草、菜葉是畜禽的飼料,也可用來飼養福壽螺。每只福壽螺年產卵數千粒,幼螺生長快,經45天可達30-50克,營養豐富,含蛋白質 19.4%。田螺、福壽螺、黃鱔等除可供食用外,也是養鴨和養魚的好飼料。

5.5 採用先進的環保技術,提高環境衛生條件

採用網上育雛技術,不用墊料。採用濕簾通風降溫除塵技術,改善舍內衛生條件。在不影響禽舍通風的情況下,在舍外空地、運動場、隔離帶種植樹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降低細菌含量 20%-79%,除塵35%-67%,除臭50%,減少有毒有害氣體25%,夏天可降低環境溫度 10%-20%,減輕熱輻射80%,還有防大風、防噪音等作用,可有效地改善舍外環境。還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和無污染的潔淨生產。也可通過輪養或輪牧,異地飼養,老場地停養淨化等方法來達到自然淨化的目的。《鴨子養殖技術歸納匯總(中) 鴨子養殖基礎知識大全》一文為國內有打算飼養鴨子的養殖戶們做了一個養殖知識普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