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遠離你身邊假勤奮的人丨可讀

曾經有這樣一段話, 不知沸騰了多少文藝青年的心:

“你寫PPT時, 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你看報表時, 梅裡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

你擠進地鐵時, 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 你在會議中吵架時, 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當你還在擠著地鐵趕著早班車去上班時, 另一些你同齡的佼佼者早已過上了你夢想中的生活, 走上了更高的人生階層。 是因為他們比你工作更勤奮更拼命嗎?

當然不是, 是因為他們在拼命幹之外, 還多了一個必要條件, 深度思考。

- 01 -

拼命學習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嗎?

在我上學的時候, 我們班上有一個女生, 學習是出了名的勤奮和拼命, 成績也是出了名的差, 她也因此成為了全校的知名人物。

碰巧當時跟她是一個寢室, 這個女生日日早起, 夜夜晚睡, 永遠釘在課桌上讀書做題, 永遠在“嗡嗡嗡”的背書。

自古天道酬勤,

但每次考試成績出來時, 這麼拼命的她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

那麼她在忙什麼?這似乎很奇怪, 她如此努力, 每天只睡5個小時, 題庫做了一本又一本, 為什麼總是學不好呢, 問題究竟是在什麼地方?

有一次考完試, 我看她在寫東西, 她把錯的題, 一字不差地抄到了本子上。 我問她:“為什麼每道題都要抄呢?試卷上不是有麼?”

她非常認真地說:“不行啊, 試卷太多, 一本錯題集複習起來方便。 ”並且一臉學習方法優良的表情, 似乎站在的勤奮和道德的制高點。

“那這些錯題的原因你研究過了嗎?”她疲憊地說:“我現在哪有時間研究這個, 等我抄完再說吧!”

我和另一個成績很好, 但常常看起來非常輕鬆的同學探討過這個問題,

他說:

“錯題我先分析為什麼錯, 是概念不清、基礎沒掌握、思路錯誤還是馬虎。 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 思路錯誤的回憶當時的思路, 分析正確答案的思路是什麼, 以後同類的題是否都是一樣的思路。 只有特別有價值的才會抄下來。 ”

看到了吧, 這就是拼命學習和深度思考的區別。

拼命學習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環節中, 深度思考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環節中。

- 02 -

遠離那些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同事

一位廣告前輩的職場箴言:

“有能力的人絕不加班, 遠離那些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人。 ”

我曾經與一位即將邁入四十歲的資深文案YY共事, 他有老婆有孩子卻天天加班到深夜十一點半, 離開公司的時候還要把筆記本抱回家;而第二天早上又是9點都不到就出現在公司裡了,

週末也會進入加班狀態, 他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老婆孩子都不能打擾。

這看起來簡直是感動公司的員工楷模啊!為了公司, 為了工作, 時時刻刻都在備戰狀態!

果不其然, 他很快就成為被老闆極力推崇的“老黃牛”, 公司全部提倡學習他的加班加點行為。

但問題在於, 在職場中, 99%的加班全都是源於被迫, 迫於某種不成文制度、迫於某種加班氛圍, 很多人一邊加班一邊熬夜一邊吐槽一邊浪費時間消耗青春, 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職場現狀。

我和這位資深文案共事過一段時間, 開過好多次會。 幾次之後, 我便確認他就是一個“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人”。

所有的事情他都要自己親力親為, 即使身兼好幾個項目, 仍然是這樣, 務必事必躬親。 明明一個會議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他卻非要加班加點, 苦思冥想, 拖好幾個工作日來做這件事, 然而最後仍然不能妥善解決。

我想你應該知道為什麼YY每天都那麼晚下班了, 他不僅自己每天加班, 還讓我們這些與他共事的人沒一個敢下班的, 因為他為整個團隊營造了一個加班的氛圍。

這位同事, 這麼拼命, 你以為他能過上去阿拉斯加看鱈魚躍出水面, 去梅裡雪山看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的生活嗎?

不能。 他甚至連公司的中層都進入不了, 因為他還要寫每一句文案, 因為他還要事必躬親呀。

一個公司裡最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不深度思考且勤奮”的人。 因為他們時時刻刻地向公司的其他人傳遞著這樣一種價值觀:

雖然我能力不夠強,但是我能用時間來彌補啊!

這種價值觀一旦在公司裡彌散開來,那就完蛋了,整個公司將會成為一個效率低下,員工幸福感低下的雙低公司。

一百多年前,廣大勞動者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八小時工作制,就這樣被這些“不深度思考卻勤奮的人”給毀了。

- 03 -

深度思考不僅體現在職場中

也體現在自我認知中

從小到大,我的數學成績就不好,在與數字相關的工作領域中,我就不會脫穎而出,所以我不會去選擇當一名會計、精算師,那對我簡直是一場災難。但我的文字還不錯,所以我會去嘗試從事文字類的工作。

我還記得我剛入廣告公司工作的時候,同樣的任務和工作量,我幾乎都能在下班前完成,幾乎沒有怎麼熬過夜;而很多和我一同進入公司的小夥伴們則夜夜熬夜變成“加班狗”,幾個月後這些“加班狗”轉行了,他們去了那些更適合他們的行業和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些人都是會深度思考的人,因為他們會考慮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而那些不會深度思考的人,則會咬牙硬撐,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個崗位上。就如那位四十歲的資深文案YY。

他們欠缺拼命和勤奮嗎,都不缺,他們缺的是深度思考。

談到“深度思考”,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時時刻刻地向公司的其他人傳遞著這樣一種價值觀:

雖然我能力不夠強,但是我能用時間來彌補啊!

這種價值觀一旦在公司裡彌散開來,那就完蛋了,整個公司將會成為一個效率低下,員工幸福感低下的雙低公司。

一百多年前,廣大勞動者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八小時工作制,就這樣被這些“不深度思考卻勤奮的人”給毀了。

- 03 -

深度思考不僅體現在職場中

也體現在自我認知中

從小到大,我的數學成績就不好,在與數字相關的工作領域中,我就不會脫穎而出,所以我不會去選擇當一名會計、精算師,那對我簡直是一場災難。但我的文字還不錯,所以我會去嘗試從事文字類的工作。

我還記得我剛入廣告公司工作的時候,同樣的任務和工作量,我幾乎都能在下班前完成,幾乎沒有怎麼熬過夜;而很多和我一同進入公司的小夥伴們則夜夜熬夜變成“加班狗”,幾個月後這些“加班狗”轉行了,他們去了那些更適合他們的行業和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些人都是會深度思考的人,因為他們會考慮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而那些不會深度思考的人,則會咬牙硬撐,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個崗位上。就如那位四十歲的資深文案YY。

他們欠缺拼命和勤奮嗎,都不缺,他們缺的是深度思考。

談到“深度思考”,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