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日立冬,談立冬習俗

拜冬

漢代以來在立冬有拜冬的習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 賀謁君師耆老, 一如正日。 ”

宋代每逢此日, 人們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 一如年節。

清代“至日為冬至朝, 士大夫家拜賀尊長, 又交相出謁。 細民男女, 亦必更鮮衣以相揖, 謂之“拜冬。 ”(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賀冬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 賀謁君師耆老, 一如正日。 ”

宋代每逢此日, 人們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 一如年節。

清代“至日為冬至朝, 士大夫家拜賀尊長, 又交相出謁。 細民男女, 亦必更鮮衣以相揖, 謂之“拜冬。 ”(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 賀冬的傳統風俗, 似有簡化的趨勢。 但有些活動, 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如辦冬學、拜師活動, 都在冬季舉行。

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 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 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採桑葉

《廣濟方》稱, 立冬日採桑葉一百二十片, 如遇閏年, 則多采十片, 每次用十片。 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 用桑葉煎湯洗眼, 能治療各種眼病。

其他如(普濟方)(集簡方)都記載有用桑葉治療青盲眼、風眼流淚以及眼紅澀痛的方法。

桑葉性苦, 甘寒, 能祛風清熱, 涼血明目, 以老而經箱的為佳, 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

立冬後, 桑葉得秋季肅殺之氣, 更能泄降肝膽鬱熱。 人們便在立冬日開始採桑葉。

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叫“嬌耳”, 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

立冬時節, 人們吃餃子、餛飩, 也象徵咬破混沌天地, 迎來新生之意。

北方有諺語說“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