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樣都是漢初三傑,張良為何最後不幫助韓信?

張良是個足智多謀的人物, 也是“漢初三傑”之一。 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 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 和蕭何, 張良並稱為“漢初三傑”, 與彭越, 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可是同樣都是漢初三傑, 張良為何最後不幫助韓信呢?

首先, 張良屬於劉邦的心腹, 是最早那批跟隨劉邦的人。 事實上張良與韓信的交集並不多, 兩人關係一般, 這樣的情況下, 在韓信身陷囹圄之時, 張良是不會幫助他的, 韓信功高蓋主, 加之為人太過高調, 這樣並不是明哲保身之道, 張良為人低調, 必然不肯趟這個渾水;

其次, 張良阻止不了, 韓信的下場早已註定, 古語雲:狡兔死 , 良狗烹;敵國破, 謀臣亡。 張良自保尚屬僥倖, 又怎麼會幫韓信呢?韓信本身也不乾淨, 有謀反嫌疑, 自然張良不會幫他;

再次, 韓信有可殺的理由。 韓信之前的作為讓劉邦內心有想法。 最早時酈食其之死就有韓信的責任, 韓信在劉邦有難請求支援之時, 卻要給自己要地位, 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等等, 這都讓劉邦很不開心, 這樣的隔閡, 必然劉邦會懷恨在心, 韓信的下場可想而知;

最後, 天下太平之後韓信不知道低調做人做事, 而張良卻要積極退隱。 這給劉邦一個很好的對比, 加之韓信的能力大家都知道, 留著都是威脅, 劉邦心知肚明。 為此他也不會留韓信, 這也許就是帝王心術吧, 張良也心知肚明, 他知道但是他不會說, 張良只求自保, 別人的事他也不會在乎。

劉邦開國當了皇帝後, 充當的角色完全變了, 雖然他給功臣都封官加爵, 但往往這個時期是當臣子最危險的時候, 同為初漢三傑, 張良和蕭何都看明白了, 懂得明哲保身, 而韓信並沒有明白這一點, 當時韓信沒有看明白就算了, 但是危險已經上身了, 韓信還執迷不悟, 當初劉邦無理由的抓了韓信, 因為無罪和以前的功勞,

劉邦沒有殺他, 而是降了韓信的職位, 韓信因此起了造反之心, 為劉邦殺他有了充分的理由。 張良不幫韓信也是必然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 不盡之處請指正, 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