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滿清沒有入關,中國這些領土損失慘重,又是三足鼎立局面

如果, 李自成在攻克北京後, 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 從而堵塞了多爾袞入關的道路, 同時, 李自成有國際視野和大戰略, 科學地預見到滿清是頭號大敵, 並且將自宣大路線入寇(這本就是多爾袞原先選擇的路線)。 於是調潼關的馬世耀, 以及明朝的兩大降將陳永福和唐通前出至大同守備, 也卡死了多爾袞的路線。 多爾袞則變成一個庸才, 完全不瞭解明朝內部已經是一團糟, 或者安於本分, 放棄了進犯入關的企圖。 其實歷史上多爾袞自己一開始都不相信能一統中國, 在收了吳三桂驅逐李自成出北京後,

別人問他的戰略思路, 他回答:得寸則寸, 得尺則尺, 意思就是打多少算多少, 並無天大的雄心。 主要是後來漢奸軍隊比較賣命, 才最終一統天下。

話說回來, 滿清不再入關了, 那麼中原會發生什麼呢?李自成將一統中國北方, 佔據長江以北, 長城以南,

這是沒啥懸念的。 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國和南明將構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由於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 還將其屍體曝曬於北京城外, 已經和南明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南方絕無哪個督師、總兵、團練使會考慮投降大順。 雖然歷史上他們在清軍面前一觸即潰, 但在李自成面前將死戰到底。 張獻忠和李自成曾經是戰友, 也曾經是其名義上的部下, 但此時也已經分道揚鑣, 單憑張以“大順”作為年號, 這種侮辱性的舉措就可以斷言張李沒有合作的可能。 如果李自成南下, 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張獻忠和南明聯手抗敵, 再搞一次赤壁之戰。 這樣在中國的版圖上, 就是四國並存, 如果這樣的局面維持下去, 中國絕無機會獲得新疆和西藏。

蒙古有可能併入滿清, 但那也不是中國的地盤。 如果到19世紀洋人入侵的時候, 中國還是四國的局面, 那等待我們的將是什麼命運, 可想而知。 有個很好的對比例子就是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 歷史上如此強大的帝國, 由於分裂局面被外人利用, 成為英法的託管地、殖民地。 還有就是印度, 被英國人利用其分裂格局, 用這個土王打那個土王, 靠自己人打敗自己人, 區區一個東印度公司幾千人就吞併了全印度。

有人會說, 誰說中國不能統一的?那這樣吧, 我們進一步假設李自成大軍奇跡般地洗掉佔據京師後帶來的暮氣, 重新變成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鐵軍, 或者南明的小福王突然覺醒了, 不再沉迷于玩女人, 變成了精明強幹的君主,

擯棄奸佞和宦官, 從藩鎮手裡收回軍權, 成功收服了鄭芝龍父子, 打造了一支海陸協同的強軍。 反正隨便怎麼YY都行, 最終中原漢地18省歸於統一。 時間用了30年不算長吧, 人死個300萬不算多吧。

此時滿清也收納了蒙古, 四國對立的局面變成了兩國對立,

形成了南北朝格局。 新成立的中原王朝繼續北進滅掉滿清, 打掉順治或者康熙小王朝?呵呵, 在明朝中期強盛的時代都被弱得多的後金打得一敗塗地, 現在剛剛緩過勁來, 百廢待興的中原, 如何和強盛的滿清對抗?估計還是要靠和親政策, 只求保持現狀就好。 就李自成、南明宗室出於農耕民族的視野、知識和國防戰略, 必然是保守內斂的, 根本不可能走對外擴張的道路。

所以說, 如果滿清沒有入關, 就算中原統一了, 我們現在的國土面積也就是300萬平方公里, 一個中等地區強國而已。 日本和沙俄都很有可能通過入侵攻佔我們的北方, 中國將長期處於被宰割和壓榨的局面, 也未必成為聯合國的五常之一。 而到了現代,國土和民族都成為剛性的局面下,再談領土擴張已經毫無現實性可言,對於中華民族而言,300萬平方公里就成為一個永恆的數值,再沒有擴張空間了。

所以在17世紀中葉,滿清入關是當時中國最好的選擇和結局,無論暮氣深重的李自成還是南明,都沒有為中國實現統一和開疆拓土的雄心和能力,只有滿清能做到,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就是他的歷史功績,不容任何人抹殺。

而到了現代,國土和民族都成為剛性的局面下,再談領土擴張已經毫無現實性可言,對於中華民族而言,300萬平方公里就成為一個永恆的數值,再沒有擴張空間了。

所以在17世紀中葉,滿清入關是當時中國最好的選擇和結局,無論暮氣深重的李自成還是南明,都沒有為中國實現統一和開疆拓土的雄心和能力,只有滿清能做到,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就是他的歷史功績,不容任何人抹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