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孝恭仁皇后有三子三女,為什麼只不喜歡雍正?

烏雅氏, 原本只是滿洲包衣之後, 卻從一個小小的官女一舉成為皇宮中屈指可數的身份尊貴的皇后, 這是宮中所有妃子都望塵莫及的事。

她為何能有此成就呢?這得先從妃子的時候開始說, 原本只是負責端茶倒水的一個官女子, 無意中被康熙寵倖, 不過這期間也一直是普通嬪妃的低微身份, 直到生下胤禛以後她的地位才有所改變。

之後她就步步高升, 從德嬪再到德妃。 她之所以能得到康熙十幾年的寵愛的原因是她品行端正和性格純良。 其次就是她不以自己的天生麗質作為資本, 而是一直隱忍暗暗保護自己的孩子。 由於當時身份低微, 不能得到胤禛的撫養權, 她並沒有因此埋怨, 而是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得到康熙和身邊的人的認可。

她生育兩子一女, 除了胤禎後來失去自由外, 其他三個子女都得善終。 她小康熙6歲, 享年64歲, 在康熙去世後一直鬱鬱寡歡, 並在康熙去世後的第二年去世。 雍正皇帝的母親烏雅氏14歲就進宮, 19歲生下了皇四子胤禛, 她一輩子生了三子三女。

為何她偏偏就不喜歡雍正呢?

這得從雍正的出生說起, 當時烏雅氏雖然生下了雍正, 由於沒有被冊封, 地位低下(後來才被晉升為德妃), 沒有資格去撫養自己的皇子, 於是剛出生的胤禛被送到當時級別最高的佟佳氏撫養。 可以說打從出生那一刻就沒有母子情感, 隨著胤禛的成長, 他懂得了察言觀色, 懂得如何去討好佟佳氏, 成為了一個趨炎附勢的人。 久而久之,

與他生母之間的關係越發疏遠, 甚至有時候誇耀自己被皇貴妃撫養的自豪感, 這讓他的母親很不痛快, 母子關係逐漸僵化。

當她好不容易有名分時, 她又生下了十四阿哥, 於是她將自己全部的母愛和心力都傾注在十四阿哥身上。 與之相反的是,

她將從前不能撫養孩子的痛苦全部都傾瀉到從小就不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四阿哥身上。 當胤禛登基之時, 德妃對他說:你能登上皇位, 這不是我預想的, 可見母子關係有多惡劣。 由於剛登基時, 朝政不穩, 而且關於弑父篡位的說法一直弄得人心惶惶, 為了給自己正名, 當他請求生母移宮到太后所居的甯壽宮時, 孝恭仁皇后卻不願意, 這無疑給了雍正更沉重的打擊。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 鑒以往可以知未來”。 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麼簡單, 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 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在高曉松的歌詞裡, 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