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文帝唐太宗都搞不定的流氓國被懦弱的唐高宗用這個人輕易收復了

隋唐時期, 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 社會穩定, 經濟繁榮, 更是世界人民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嚮往之所。

但是就有這麼一個國家, 不僅不羡慕隋唐的和平與繁盛, 反而自始至終和隋唐兩朝對抗, 引發了隋唐兩朝一場規模巨大並且持續近50年的對外戰爭, 這個國家就是位於朝鮮半島上的三國之一——高句麗。

高句麗這個國家, 成立於西元二世紀, 最早在《漢書》中出現。 作為興起於朝鮮半島北邊的國家, 高句麗一直對遼東覬覦已久, 先後和東漢王朝、曹魏政權都發生過激烈的軍事衝突, 但是都因為漢王朝和曹魏政權強大的軍事壓力處於守勢, 在南北朝分裂時期, 高句麗曾趁機向遼東擴張, 挺進到遼東半島並徹底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 形成了對南部百濟和新羅的強大軍事壓力。

西元618年。 隋王朝建立著手統一全國, 向南攻滅陳朝, 向北收復遼東地區,

將邊境線穩定在並州, 與高句麗形成了軍事對峙。

面對強大的隋軍, 高句麗平陽王不僅不知收斂, 還在隋文帝開皇年間主動出擊, 出兵攻伐並州。

看似一次小規模的軍事襲擊, 卻讓隋文帝勃然大怒。 作為強盛大隋的皇帝, 不打你怎麼立我國威?

隋文帝隨之派大軍30萬水路並進準備暴揍高句麗, 但是因為勞師遠征, 軍隊疲乏, 路上進攻不順;水軍又遭遇大風, 十船九沉, 只能被迫撤兵。 雖然隋朝的軍事行動失敗了, 但是這次出兵確實聲勢浩大, 高句麗的勝利也有運氣成分。

所以高句麗王被隋朝的這次遠征嚇得不輕, 不久就派使臣去稱臣納貢, 隋朝也就坡下驢不再追究責任, 雙方進入了難得的和平時期。

隋文帝死後, 隋煬帝看著這萬里江山,

心中無限激昂, 號召藩國前來朝賀, 可是高句麗卻完全不給這位新君面子, 拒不遵守藩國禮儀。 這徹底惹惱了“雄才大略”的隋煬帝。

大業八年, 他大手一揮, 大喊一聲:打!

高句麗王本來以為隋煬帝是小打小鬧, 但是從密探那裡聽了這次來征討的軍隊人數,

差點沒嚇死:

隋煬帝親率甲兵一百一十三萬, 更有宇文述率江、淮水軍跨海而來。 沒錯, 隋煬帝把全國的士兵都調來了。

既然話都說出去了, 現在慫也來不及了, 高句麗王只能硬著頭皮抵抗。 本以為水路並進能將高句麗碾壓成渣, 結果整場戰爭卻成了讓高句麗吹了幾百年的的大屠殺——隋軍除了強渡遼河成功以外, 一路上連續慘敗, 大將來護兒帶領的30萬先鋒士兵, 最後跑回來2400人, 武器輜重更是丟棄了無數, 隋煬帝面子上掛不主, 只能退兵。

當然, 這個奇恥大辱怎麼能不報, 大業九年, 隋煬帝又一次集中全國兵力攻打高句麗, 這時的隋朝已經民亂四起, 但是隋煬帝依然號令出兵, 不但集中全國兵力, 強征民夫隨軍運輸,

卻走在半路上聽到了楊玄感叛亂的消息, 洛陽被圍困。

隋煬帝當時一想, 高句麗可以慢慢打, 江山丟了就不好了。 隋煬帝馬上回軍鎮壓楊玄感叛亂, 第二次征高句麗又沒成功。

沒想到第二年, 剛平定了楊玄感的隋煬帝又坐不住了, 再次召集全國兵馬攻打高句麗, 這次高句麗國王算是徹底被隋煬帝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折服, 宣佈認慫納貢。 隋煬帝很開心的宣佈班師回朝, 卻不曾想他在皇位上也做不了幾天了。

三征高麗, 耗光了隋朝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國本, 起義軍遍地都是, 最終隋煬帝也成了亡國之君, 高句麗小人得志, 還在邊境上立了一塊用當年陣亡的隋軍將士屍骨做成的碑, 盡情的羞辱了隋煬帝一番。

隋亡唐興,貞觀長歌吹奏了十幾年,唐太宗滅了突厥、吐谷渾、高昌國,戰鬥力實在強悍,高句麗看在眼中,不敢輕舉妄動。

只能選擇向南進攻,欺負唐朝的小兄弟新羅,新羅被欺負自然要去告訴老大哥唐朝,太宗派使者義正言辭的告誡高句麗不要鬧,可是對面的回答卻是:我偏要鬧!

滅得了突厥還沒不了你了?打!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唐太宗派李績帶兵先行進攻高句麗,三個月後,唐太宗親政高句麗。有了前面隋煬帝的失敗案例,高句麗君臣都比較自信,也不做太多準備,只在遼東屯兵兩萬。但是打起來之後,他們就慢慢的從自信變成了恐懼:這兩萬遼東守軍,還沒見到唐太宗就被先鋒李績生吞活剝了。

遼東被攻陷後,高句麗急忙派十五萬大軍馳援唐軍的下一個目標安市,可是他們遇上了剛剛抵達的唐太宗,瞭解太宗的人都知道,他的指揮作戰能力在古代帝王中絕對排的進前三,貞觀初年率六騎在長安城外力阻突厥二十萬,還怕你這十五萬人?

兩方作戰的結果,實在沒什麼意外:太宗指揮玄甲軍突進高句麗軍側翼,十五萬大軍瞬間瓦解,斬殺一萬餘人,其他十四萬投降。消息傳回平壤,高麗王和大臣們傻眼了,高句麗全國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大勝之後的唐軍圍困安市,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兩個月未能前進一步,唐太宗想起隋煬帝亡國的教訓,知道長期作戰對國家的傷害一定不小,決定退兵。

在安市臣外耀武揚威的閱兵一次後,唐太宗班師回朝。這次大勝高句麗一舉挽回了自隋朝以來對高句麗作戰的頹勢,但是也留下了未能剿滅高句麗的巨大遺憾。

高句麗這塊硬骨頭,隋朝啃不下來,還害得自己亡了國;唐太宗何等的英明神武,也還是留下了遺憾,但是被人們貼上軟標籤的唐高宗,卻意外的啃下了這個硬骨頭。而高宗用來敲打高句麗的這柄鐵錘,首先是蘇定方。

蘇定方二十二歲少年成名,跟隨父親征討叛軍,後被隋末的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收為養子,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蘇定方歸隱。唐與突厥作戰時,蘇定方被李績請出山,率兩百起名秘密出擊直搗西突厥吉利可汗的牙帳,吉利可汗倉皇出逃,被唐軍俘獲,東突厥滅亡。

高宗永徽年間,太宗朝的戰將大多老邁或病死,蘇定方成為第一武將。

高宗時期的蘇定方,不僅在面對北方少數民族時功勳卓著,面對高句麗這個強硬的對手,他同樣戰功赫赫。高句麗的附屬國百濟在高宗時期多次入侵唐的附屬國新羅,蘇定方二話不說就去征伐,

他先乘船渡海,率十萬大軍大破百濟軍,斬殺過萬,後來一不做二不休乘勝追擊,就這麼把百濟滅了。將百濟國王抓回洛陽獻給了高宗。不久之後,蘇定方開啟了太宗未完成的事業——征伐高句麗。

顯慶五年,唐軍三路大軍進攻高句麗,其中一路蘇定方為平壤道大總管。蘇定方率領的唐軍一路所向披靡,在大同江斬敵五萬,不久就兵圍平壤,但是由於漠北突然發生叛亂,其他兩路奉旨回朝,加之冬季嚴寒,軍糧不濟,蘇定方同樣沒能完成剿滅高句麗的任務。

蘇定方雖然班師回朝,但是他對高句麗的瓦解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唐軍退兵後不久,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的兒子投降唐朝,導致高句麗政權分裂,內亂驟起,高宗這次啟用了李績和大名鼎鼎的薛仁貴分兵征伐,大軍一路暢通無阻,捷報頻傳。

在鴨綠江會師的唐軍乘勝追擊高句麗逃兵,再度圍困平壤,不久高句麗僧人打開城門,平壤被攻陷,高句麗滅國。

高句麗這個和隋唐兩大王朝對抗了近50年的半島小國,在唐高宗在位時終於被攻滅,他的居民被內遷到了遼東和中原地區,漸漸被漢民族所同化,而高句麗作為一個國家,也像流星一般消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隋亡唐興,貞觀長歌吹奏了十幾年,唐太宗滅了突厥、吐谷渾、高昌國,戰鬥力實在強悍,高句麗看在眼中,不敢輕舉妄動。

只能選擇向南進攻,欺負唐朝的小兄弟新羅,新羅被欺負自然要去告訴老大哥唐朝,太宗派使者義正言辭的告誡高句麗不要鬧,可是對面的回答卻是:我偏要鬧!

滅得了突厥還沒不了你了?打!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唐太宗派李績帶兵先行進攻高句麗,三個月後,唐太宗親政高句麗。有了前面隋煬帝的失敗案例,高句麗君臣都比較自信,也不做太多準備,只在遼東屯兵兩萬。但是打起來之後,他們就慢慢的從自信變成了恐懼:這兩萬遼東守軍,還沒見到唐太宗就被先鋒李績生吞活剝了。

遼東被攻陷後,高句麗急忙派十五萬大軍馳援唐軍的下一個目標安市,可是他們遇上了剛剛抵達的唐太宗,瞭解太宗的人都知道,他的指揮作戰能力在古代帝王中絕對排的進前三,貞觀初年率六騎在長安城外力阻突厥二十萬,還怕你這十五萬人?

兩方作戰的結果,實在沒什麼意外:太宗指揮玄甲軍突進高句麗軍側翼,十五萬大軍瞬間瓦解,斬殺一萬餘人,其他十四萬投降。消息傳回平壤,高麗王和大臣們傻眼了,高句麗全國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大勝之後的唐軍圍困安市,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兩個月未能前進一步,唐太宗想起隋煬帝亡國的教訓,知道長期作戰對國家的傷害一定不小,決定退兵。

在安市臣外耀武揚威的閱兵一次後,唐太宗班師回朝。這次大勝高句麗一舉挽回了自隋朝以來對高句麗作戰的頹勢,但是也留下了未能剿滅高句麗的巨大遺憾。

高句麗這塊硬骨頭,隋朝啃不下來,還害得自己亡了國;唐太宗何等的英明神武,也還是留下了遺憾,但是被人們貼上軟標籤的唐高宗,卻意外的啃下了這個硬骨頭。而高宗用來敲打高句麗的這柄鐵錘,首先是蘇定方。

蘇定方二十二歲少年成名,跟隨父親征討叛軍,後被隋末的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收為養子,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蘇定方歸隱。唐與突厥作戰時,蘇定方被李績請出山,率兩百起名秘密出擊直搗西突厥吉利可汗的牙帳,吉利可汗倉皇出逃,被唐軍俘獲,東突厥滅亡。

高宗永徽年間,太宗朝的戰將大多老邁或病死,蘇定方成為第一武將。

高宗時期的蘇定方,不僅在面對北方少數民族時功勳卓著,面對高句麗這個強硬的對手,他同樣戰功赫赫。高句麗的附屬國百濟在高宗時期多次入侵唐的附屬國新羅,蘇定方二話不說就去征伐,

他先乘船渡海,率十萬大軍大破百濟軍,斬殺過萬,後來一不做二不休乘勝追擊,就這麼把百濟滅了。將百濟國王抓回洛陽獻給了高宗。不久之後,蘇定方開啟了太宗未完成的事業——征伐高句麗。

顯慶五年,唐軍三路大軍進攻高句麗,其中一路蘇定方為平壤道大總管。蘇定方率領的唐軍一路所向披靡,在大同江斬敵五萬,不久就兵圍平壤,但是由於漠北突然發生叛亂,其他兩路奉旨回朝,加之冬季嚴寒,軍糧不濟,蘇定方同樣沒能完成剿滅高句麗的任務。

蘇定方雖然班師回朝,但是他對高句麗的瓦解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唐軍退兵後不久,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的兒子投降唐朝,導致高句麗政權分裂,內亂驟起,高宗這次啟用了李績和大名鼎鼎的薛仁貴分兵征伐,大軍一路暢通無阻,捷報頻傳。

在鴨綠江會師的唐軍乘勝追擊高句麗逃兵,再度圍困平壤,不久高句麗僧人打開城門,平壤被攻陷,高句麗滅國。

高句麗這個和隋唐兩大王朝對抗了近50年的半島小國,在唐高宗在位時終於被攻滅,他的居民被內遷到了遼東和中原地區,漸漸被漢民族所同化,而高句麗作為一個國家,也像流星一般消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