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內幕:被歧視?日本企業把更差的化妝品賣給我們?!

比起國產, 你覺得日本的化妝品會更好嗎?

你的答案我還不清楚。 不過大部分國內消費者對“日本製造”的偏愛程度超出你想像。

舉個例子, 網紅日本高端產品通常都有兩個版本, 在本地專櫃銷售的專櫃版, 在免稅店銷售的國際版。 專櫃一般限購, 比如CPB長管隔離, 每人每天只能買一支, 而且價格會比國際版高出大約80元, 國際版365元, 專櫃版440元。

不管傳言真假, 現在的人們不只追求日本生產的產品, 還追求同時在日本銷售的產品

△日版成分表

△國際版成分表。 日本版多兩種原料, 四甲基環四矽氧烷和十四烯。

記者諮詢研發人員得知, 四甲基環四矽氧烷和十四烯在成分表中非常靠後, 所以用量會非常少。 前者膚感輕薄, 揮發時會帶來一點涼感, 比較清爽。 後者是一種普通輕質油, 用作溶劑。 這兩個原料屬於複配原料, 有些法規甚至允許這種複配原料可以不做標示。

可以說, 從成分表上比對出來的差異微乎其微, 但為什麼會得出日版普遍更滋潤粘稠的傳聞呢?

猜測原因有如下2種:

1、兩版的膚感差異屬於人云亦云式的謠言。

首先, 膚感是個人主觀感受。 有可能真正用過兩個版本的人不多, 網路上那些一本正經說日版更滋潤更粘稠的可能是代購, 因為日版價格更高, 所以如果日版比國際版口碑好的話, 代購能掙更多錢。

2、成分相同, 但各組分的用量不同, 配方也不同。

一部分反對“產品歧視”觀點的工程師提出, 設計不同的版本是為了適應不同國家的法規和消費者喜好, 比如蘭蔻小黑瓶歐洲版和亞洲版使用的香精就不一樣。 而設計不同的價格, 則是考慮各個國家不同消費水準的結果。

簡單來說, 每個國家對化妝品的監管不同, 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原料也不同。 國際版相當於通用版, 符合各國對化妝品的法律規定。

同時為了被更多人喜歡, 國際版的價格和膚感也做了調整。

但這樣差異化做法的初衷是為了產品被更多人接受, 而非降低產品成本。 畢竟為了降低成本而犧牲品質這種自砸招牌的事兒, 沒什麼企業願意做。

究竟事實是怎樣的?可能只有CPB這款產品的負責人才清楚。 化妝品使用效果和心態有很大關係, 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 即使兩版成分拎出來供大家對比, 哪個好哪個次,恐怕誰也說不過誰。

不過不管是日本本土版還是國際版, 都是日本本土製造的。 比兩個版本之間的區別更值得深思的是, 人們對日本製造的信心。

看來, 在日本製造和中國製造之間, 不只是馬桶蓋, 化妝品也是日本製造更有市場優勢。 原因在哪裡呢?監管?日企的特點?民眾的崇洋媚外?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一、中國和日本化妝品法規監管的區別?

法規和監管決定了市場和產品品質,所以中國和日本在這方面有什麼區別呢?

△以上部分有參考《化妝品管理與法規》書籍

如圖所示,首先一點差異在於普通化妝品是否需要備案。

在中國,普通化妝品在國內需要進行備案,這是為了建立產品的完整資訊,讓產品有個身份證,能追溯到生產企業、品牌企業等資訊。不過備案不等於註冊,沒有產品安全和品質方面的審查過程。

而日本只要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資格,就可以自行生產普通化妝品並上市。

另外一點差異在於對市售產品的監督。

中國各地的食藥監局經常會到市場上抽查產品,大家應該能感受到這兩年監管部門對美白和防曬的抽查力度。

而在日本,主要實行的是副作用報告制度。企業或醫院得到不良反應報告時,需要向厚生省報告。當然,他們也有監督員會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抽查檢驗。

中國和日本在化妝品監管上的另一個差異是原料監管。

中國只能使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中的原料,且有禁、限用清單。新原料使用前需要進行註冊審批,但審批非常困難。

在日本,厚生省將原料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防腐劑、紫外線吸收劑和焦油色素”,另一類是除這三類之外的所有。對於前者,企業需要使用厚生省發佈的“許可原料名單”中的成分。對於後者,企業需要遵守“禁限用成分名單”的規定(包括濃度、規格和用途等)。對於兩份名單之外的成分,企業可自主選用,但是需要對安全性負責。

這種管理制度相對比中國寬鬆,因為國內名單之外的成分是禁止使用的。雖然這樣會阻礙創新,但是能保證穩妥安全。

所以,籠統地來說,中國的法規嚴於日本,主要體現在對使用原料和上市後的監督方面。

二、中國和日本企業的區別?

“如果論法規,我們國家的法規是世界上最嚴格的。不過,執行方面我們稍差一下,無論是外部的監督檢查還是內部的企業自律自我約束,都有欠缺。不過我們也在持續改善”,國家食藥監化妝品審評專家郭尚表示。

日中化妝品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楊建中在日本從事多年研究工作,他坦言,“日本也並非沒有個別弄虛作假、不講究品質的企業,但往往會承受很大的社會壓力,乃至於破產。而且,日本的普通工人工資高於中國,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的品質是以成本為代價的。”

當被問及本土版和國際版的問題時,楊建中表示沒有看到過日本正規企業有這種差異化的歧視做法。

他認為,“對於不同產地和銷售地是否採用不同配方,這取決於企業戰略。假如配方相同,則品質主要取決於工廠的管理體系及工人的工作態度與素質。相信品牌會儘量按照同樣的方式來管理。但如果大家真的更相信日本原產,那只能說明是人們對日本人工作態度(工匠精神)的一種認可。”

三、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的區別

問:你覺得日本生產的化妝品更好嗎?

答:你問的是品質嗎?

在這位受訪者看來,國人搶購日本產品,品質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而中日兩國化妝品最大的差距不是生產能力和品質管理能力,而是研發能力。

小林峰在日本經營一家化妝品公司(寶鋒株式會社),主要為企業提供研發服務。他認為,日本化妝品發展歷史相對更久遠一些,因此在原料、基礎研究、配方、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累。比如原料,日本可使用原料有三到四萬種,而中國只有七八千,相對來說,配方的多樣性就會有欠缺。

至於基礎研究,日本有多厲害呢?

以國際化妝品技術者會聯盟(IFSCC)的獲獎情況作為衡量標準的話,1962年日本加入IFSCC聯盟,截止到2016年資生堂一共獲得過24次獎,2017年資生堂依然有捧回獎盃。

而中國大陸地區近幾年才開始進入這個國際性技術聯盟組織,本土化妝品企業也是近十年才開始建立起功能完備的化妝品研發中心,要等拿獎可能還需要幾年。

長篇大論說了很多,但要強調一下,本文並不想潑國內企業冷水,探究這一話題的初衷也是想搞明白日本化妝品企業有哪些值得信學習之處。畢竟,看到代購生意辣麼好,多少有些眼紅嫉妒。能不能讓代購反向,從中國輸出產品到日本,這就要看在讀文章的你啦。

所以,你覺得日本化妝品強在哪?我們應該如何趕超?(或者你也可以跟我八卦下專櫃版和國際版的秘密~)

原因在哪裡呢?監管?日企的特點?民眾的崇洋媚外?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一、中國和日本化妝品法規監管的區別?

法規和監管決定了市場和產品品質,所以中國和日本在這方面有什麼區別呢?

△以上部分有參考《化妝品管理與法規》書籍

如圖所示,首先一點差異在於普通化妝品是否需要備案。

在中國,普通化妝品在國內需要進行備案,這是為了建立產品的完整資訊,讓產品有個身份證,能追溯到生產企業、品牌企業等資訊。不過備案不等於註冊,沒有產品安全和品質方面的審查過程。

而日本只要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資格,就可以自行生產普通化妝品並上市。

另外一點差異在於對市售產品的監督。

中國各地的食藥監局經常會到市場上抽查產品,大家應該能感受到這兩年監管部門對美白和防曬的抽查力度。

而在日本,主要實行的是副作用報告制度。企業或醫院得到不良反應報告時,需要向厚生省報告。當然,他們也有監督員會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抽查檢驗。

中國和日本在化妝品監管上的另一個差異是原料監管。

中國只能使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中的原料,且有禁、限用清單。新原料使用前需要進行註冊審批,但審批非常困難。

在日本,厚生省將原料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防腐劑、紫外線吸收劑和焦油色素”,另一類是除這三類之外的所有。對於前者,企業需要使用厚生省發佈的“許可原料名單”中的成分。對於後者,企業需要遵守“禁限用成分名單”的規定(包括濃度、規格和用途等)。對於兩份名單之外的成分,企業可自主選用,但是需要對安全性負責。

這種管理制度相對比中國寬鬆,因為國內名單之外的成分是禁止使用的。雖然這樣會阻礙創新,但是能保證穩妥安全。

所以,籠統地來說,中國的法規嚴於日本,主要體現在對使用原料和上市後的監督方面。

二、中國和日本企業的區別?

“如果論法規,我們國家的法規是世界上最嚴格的。不過,執行方面我們稍差一下,無論是外部的監督檢查還是內部的企業自律自我約束,都有欠缺。不過我們也在持續改善”,國家食藥監化妝品審評專家郭尚表示。

日中化妝品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楊建中在日本從事多年研究工作,他坦言,“日本也並非沒有個別弄虛作假、不講究品質的企業,但往往會承受很大的社會壓力,乃至於破產。而且,日本的普通工人工資高於中國,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的品質是以成本為代價的。”

當被問及本土版和國際版的問題時,楊建中表示沒有看到過日本正規企業有這種差異化的歧視做法。

他認為,“對於不同產地和銷售地是否採用不同配方,這取決於企業戰略。假如配方相同,則品質主要取決於工廠的管理體系及工人的工作態度與素質。相信品牌會儘量按照同樣的方式來管理。但如果大家真的更相信日本原產,那只能說明是人們對日本人工作態度(工匠精神)的一種認可。”

三、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的區別

問:你覺得日本生產的化妝品更好嗎?

答:你問的是品質嗎?

在這位受訪者看來,國人搶購日本產品,品質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而中日兩國化妝品最大的差距不是生產能力和品質管理能力,而是研發能力。

小林峰在日本經營一家化妝品公司(寶鋒株式會社),主要為企業提供研發服務。他認為,日本化妝品發展歷史相對更久遠一些,因此在原料、基礎研究、配方、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累。比如原料,日本可使用原料有三到四萬種,而中國只有七八千,相對來說,配方的多樣性就會有欠缺。

至於基礎研究,日本有多厲害呢?

以國際化妝品技術者會聯盟(IFSCC)的獲獎情況作為衡量標準的話,1962年日本加入IFSCC聯盟,截止到2016年資生堂一共獲得過24次獎,2017年資生堂依然有捧回獎盃。

而中國大陸地區近幾年才開始進入這個國際性技術聯盟組織,本土化妝品企業也是近十年才開始建立起功能完備的化妝品研發中心,要等拿獎可能還需要幾年。

長篇大論說了很多,但要強調一下,本文並不想潑國內企業冷水,探究這一話題的初衷也是想搞明白日本化妝品企業有哪些值得信學習之處。畢竟,看到代購生意辣麼好,多少有些眼紅嫉妒。能不能讓代購反向,從中國輸出產品到日本,這就要看在讀文章的你啦。

所以,你覺得日本化妝品強在哪?我們應該如何趕超?(或者你也可以跟我八卦下專櫃版和國際版的秘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