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清奇人計畫用雇傭兵攻佔東京,結果被李鴻章阻止,飲恨而死

縱觀近代中國史, 尤其是晚清的這段歷史, 可以說是異常屈辱。 泱泱大國, 五千年華夏文明, 居然在洋槍洋炮面前敗下陣來。 西方列強數次入侵, 都如入無人之境般。 尤其是之前一直向我們搖尾乞憐的東方倭國, 居然也趁我們打盹時落井下石, 不得不說令人憤恨。

那麼問題來了, 在我們被動挨打時, 我們有沒有想過主動出擊一次呢?你還別說, 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奇人這麼做了。 這個人就是宋育仁。

宋育仁, 1857年生人, 是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 也被譽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就是這麼一個四川人, 差點做到了襲擊日本, 攻佔東京的創舉。 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中日甲午海戰說起。

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時, 宋育仁正好出任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 常駐在倫敦。 當宋育仁獲悉中日戰事已開後, 他積極上書清廷, 一針見血地指出“倭兵少財乏,

持久足以困之”。 但沒想到清廷倚重的北洋軍不堪重用, 沒多久就敗下陣來。

當黃海海戰失利的消息傳來, 宋育仁預感到清廷必然戰敗的命運, 為了挽回國運, 宋育仁情急之下想到了一個驚人的辦法。 他打算圍魏救趙, 出奇兵幫助清廷反敗為勝。

宋育仁的具體辦法是買下英國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 之後再招募澳大利亞水兵兩千人, 組成水師一旅, 託名澳大利亞商團, 以保護商隊為名, 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

定好這一計畫後, 宋育仁在英國的銀行貸款二百萬英鎊,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 購全了艦隻, 備齊了槍彈武器, 就連雇傭的澳大利亞水手也已經募集妥善, 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軍。 就在他們“炮械畢集”, 準備進攻的前夕。 清廷的李鴻章和慈禧卻已經做好了和日本媾和的準備。

當慈禧和李鴻章獲知宋育仁的計畫後, 他們極力反對, 指責他“妄生事端”, 立即下旨將購船募兵等事, 一概作廢, 同時電召宋育仁速速回國。 1895年3月, 清廷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宋育仁的奇謀也胎死腹中。 宋育仁的一腔報國熱忱就這樣被“投降派”一盆冷水澆滅, 他也只能無奈地“撫贗私泣, 望洋而歎”。

宋育仁歸國後, 清廷打算嚴懲他, 但是他的驚人壯舉, 涉及的人物眾多, 有朝廷重臣, 還有外國人士。

知曉此事的人們對宋育仁的遭遇更是深表同情, 所以, 朝廷處理這事也有所顧慮, 沒再深究。 晚年宋育仁隱居成都東郊獅子山“東山草堂”內一心修志著書, 不問世事, 1931年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