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細數康熙兒子們的悲慘結局,只有“雍正黨”老十三,深的雍正重用

康熙帝的一生有許多的兒女,但是他的兒女們並沒有因為出生於皇家而活的逍遙自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康熙的兒子們的結局。

皇長子胤禔

 皇長子胤禔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並具有其他種種美德”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後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以貝子禮殯葬

皇二子胤礽

皇二子胤礽康熙十三年(1674年)生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複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諡號密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胤礽的子女也多,共25人

胤礽年少得志,享盡榮華,第二次的複立太子,並不是因為康熙對他又有了信心,而是當時的局勢混亂不堪,需要一個擋箭牌,複立太子是再好不過的主意再度被廢之後,就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這位倒楣太子的著名事件有“帳殿夜警”

誠親王允祉

皇三子胤祉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胤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胤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其實這位皇子是滿無辜來著,雍正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把他發配,他難免要牢騷,可能就因此被囚

皇四子胤禛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生母:德妃烏雅氏(孝恭仁皇后);養母: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登基,為清代入關第3帝在位13年駕崩于雍正十三年(1735),葬于河北易縣泰陵.廟號為世宗憲皇帝,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史稱

皇四子胤禛

雍正皇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聖祖冊後為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醜,崩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淩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甯宮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並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

胤禛出生時其母地位並不高,所以由佟佳氏撫養因為不在母親身邊長大,導致與其母並不親厚,甚至在即位時,其母也懷疑他搶了自己胞弟的皇位

四阿哥是在康熙三十年,虛齡14的時候成的婚(我對古代那麼早成婚實在是無語,這也怪不得有那麼多的女人難產而死了)他的子女算少的,僅10子4女3養女

上面寫出來的,是雍正身邊有名分中最著名的三個女人:

烏喇那拉氏和雍正是少年夫妻,幾十年的情分在那了,而且據說雍正是滿尊敬這位皇后的

鈕祜祿氏,原來不過是府裡的格格,但!是!人家生了弘曆,所以就一本萬利了而且那叫一個高夀啊~86啊~~對古人來說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年氏,年羹堯的妹妹,據說最受雍正寵愛——這我們姑且不去討論是因為真情實愛還是利益驅使,年氏是個可憐的女子,光看她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殤——就是個可憐的母親——而且我們還不能判斷她的孩子是正常死亡,還是被人謀害

皇五子胤祺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1732年),諡號溫

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其實這也不能怪胤祺,人家九阿哥畢竟是他的胞弟,總要關照關照的,所以就把雍正給惹了

皇六子胤祚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胤佑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誇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皇八子胤禩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複為貝勒雍正即位,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胤禩是雍正的眼中釘,給他更名“阿其那”,此詞,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可見雍正對其的厭惡

其實一開始胤禩便沒有爭儲的條件——地位,康熙怎麼可能讓辛者庫罪籍生下的皇八子繼承大統,讓他與郭絡羅氏聯姻,不過是要平衡朝中勢力罷了

胤禩最為著名的一為張明德一案,一為斃鷹事件

皇九子允禟

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後,命其出駐西寧後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同年,卒

胤禟在諸皇子中以家資豐厚著稱,“八爺党”的主要人物,雍正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

皇十子允(礻我) 敦郡王,輔國公

皇十子允礻我康熙二十二年生,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出四十八年三月,封敦郡王六十一年十月,與受末命雍正二年四月,以奉差擅回,削爵、禁錮十三年,高宗即位十一月,釋之乾隆二年二月,封輔國公六年辛酉九月初九日子刻卒,年五十有九,以貝子禮葬

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索性還是活到了乾隆年

皇十二子胤祹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禦極60年,派允祹祭聖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卒

皇十一子胤禌胤禌,康熙二十四年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三十五年(1696),夭折,12歲

皇十三子胤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複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後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三子允祥

皇十三子胤祥,其他皇子中沒有像他這麼專寵嫡福晉的,兆佳氏進門到最後就一直榮寵不衰,生了7個孩子,果然不愧是“拼命十三”胤祥在康熙年的歷史似乎有十年左右是空白的,所以一般都認為他是被圈禁了出來後,似乎身體就大不如前,雍正八年就死了,最親厚的弟弟死了,雍正自然悲痛

皇十四子允禵

皇十四子胤禵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胤祚同母但黨附胤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諡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

感歎,一母同胞的兄弟,結果弄得跟仇敵似的雍正在軍事上的才能確不如這個“大將軍王”弟弟不過外界如何猜測過程又是如何,得皇位的終是雍正

皇十五子胤礻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

皇十六子允祿

皇十六子胤祿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後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諡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皇十七子胤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甯,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胤衸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胤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胤褘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後,複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皇二十一子胤禧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胤祜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胤祁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後降鎮國公乾隆45年,複封貝子,兩年後,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胤禛出生時其母地位並不高,所以由佟佳氏撫養因為不在母親身邊長大,導致與其母並不親厚,甚至在即位時,其母也懷疑他搶了自己胞弟的皇位

四阿哥是在康熙三十年,虛齡14的時候成的婚(我對古代那麼早成婚實在是無語,這也怪不得有那麼多的女人難產而死了)他的子女算少的,僅10子4女3養女

上面寫出來的,是雍正身邊有名分中最著名的三個女人:

烏喇那拉氏和雍正是少年夫妻,幾十年的情分在那了,而且據說雍正是滿尊敬這位皇后的

鈕祜祿氏,原來不過是府裡的格格,但!是!人家生了弘曆,所以就一本萬利了而且那叫一個高夀啊~86啊~~對古人來說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年氏,年羹堯的妹妹,據說最受雍正寵愛——這我們姑且不去討論是因為真情實愛還是利益驅使,年氏是個可憐的女子,光看她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殤——就是個可憐的母親——而且我們還不能判斷她的孩子是正常死亡,還是被人謀害

皇五子胤祺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1732年),諡號溫

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其實這也不能怪胤祺,人家九阿哥畢竟是他的胞弟,總要關照關照的,所以就把雍正給惹了

皇六子胤祚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胤佑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誇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皇八子胤禩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複為貝勒雍正即位,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胤禩是雍正的眼中釘,給他更名“阿其那”,此詞,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可見雍正對其的厭惡

其實一開始胤禩便沒有爭儲的條件——地位,康熙怎麼可能讓辛者庫罪籍生下的皇八子繼承大統,讓他與郭絡羅氏聯姻,不過是要平衡朝中勢力罷了

胤禩最為著名的一為張明德一案,一為斃鷹事件

皇九子允禟

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後,命其出駐西寧後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同年,卒

胤禟在諸皇子中以家資豐厚著稱,“八爺党”的主要人物,雍正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

皇十子允(礻我) 敦郡王,輔國公

皇十子允礻我康熙二十二年生,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出四十八年三月,封敦郡王六十一年十月,與受末命雍正二年四月,以奉差擅回,削爵、禁錮十三年,高宗即位十一月,釋之乾隆二年二月,封輔國公六年辛酉九月初九日子刻卒,年五十有九,以貝子禮葬

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索性還是活到了乾隆年

皇十二子胤祹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禦極60年,派允祹祭聖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卒

皇十一子胤禌胤禌,康熙二十四年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三十五年(1696),夭折,12歲

皇十三子胤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複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後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三子允祥

皇十三子胤祥,其他皇子中沒有像他這麼專寵嫡福晉的,兆佳氏進門到最後就一直榮寵不衰,生了7個孩子,果然不愧是“拼命十三”胤祥在康熙年的歷史似乎有十年左右是空白的,所以一般都認為他是被圈禁了出來後,似乎身體就大不如前,雍正八年就死了,最親厚的弟弟死了,雍正自然悲痛

皇十四子允禵

皇十四子胤禵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胤祚同母但黨附胤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諡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

感歎,一母同胞的兄弟,結果弄得跟仇敵似的雍正在軍事上的才能確不如這個“大將軍王”弟弟不過外界如何猜測過程又是如何,得皇位的終是雍正

皇十五子胤礻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

皇十六子允祿

皇十六子胤祿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後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諡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皇十七子胤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甯,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胤衸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胤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胤褘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後,複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皇二十一子胤禧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胤祜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胤祁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後降鎮國公乾隆45年,複封貝子,兩年後,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