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陪孩子做作業 家長講述“血淚史” 專家認為培養獨立有利孩子成長

家長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最近, 網上一篇題為《老娘我做錯了什麼, 要陪孩子做作業……》的文章走紅, 一位家長留言稱: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

然後心梗住院了, 做了兩個支架, 想來想去命重要, 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 另一位家長說:我此刻躺在急診室急救, 原因是腦出血, 我深刻懷疑是教孩子寫作業弄的, 請不要再讓我陪他寫作業。

貴陽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是否淡定呢?記者隨機採訪了10多位家長, 不少家長對兩人的遭遇深有同感。

陪讀:家長都有“血淚史”

家住烏當區幸福裡社區的周先生, 孩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 “只要我不在旁邊看著他做作業, 他可以玩筆到天黑。 ”周先生把這一切都歸結為“兒子好動, 太調皮。 ”

周先生說, 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 他就習慣坐在旁邊監督兒子做家庭作業, 雖然作業不多, 但是孩子學習能力差, 有時教三四遍的拼音,

孩子還是沒能正確發音, 常常把他氣得面紅耳赤, 甚至在氣急敗壞時, 他拿著課本就往孩子身上扇去。

和周先生一樣, 宋女士家女兒今年讀二年級, 宋女士調侃道:“不談做作業, 母慈子孝, 連摟帶抱, 一做作業, 雞飛狗跳, 嗚嗷喊叫……”

家長蘭先生也抱怨道, 小學生的家庭作業, 有些數學題難得把他“放倒”, 更尷尬的是, 老師要求學生的家庭作業必須要在家長輔導下全部完成, 而且都要正確, 最後還得家長簽字。 對此, 他就納悶了, 如果家庭作業都讓家長輔導完成, 還要老師幹嘛呢?“這簡直就是家長作業嘛。 ”

與此同時, 也有家長反映, 不光是小學生家庭作業難, 就連幼稚園小朋友的手工作業, 也快把家長逼瘋了。

家住中天未來方舟的劉女士說,

萬聖節那天, 幼稚園要求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做一個面具。 為了完成這項作業, 她耗盡心思———上網找圖案, 買顏料、布料, 進行上色、裝飾。 整個過程, 女兒只是打下手, 可見, 這本應由女兒“主刀”完成的作業, 最後變成了她的“母愛作業”。

攻略:他們陪讀有“秘笈”

在採訪過程中, 除了部分家長抱怨和吐槽之外, 也有的家長願意拿出陪孩子寫作業的“秘笈”與大家分享。

家長田女士對待孩子的各種開小差、磨蹭自有一套。 她說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一開始就會對孩子強調說:“寶貝, 你聽好了, 這個題目媽媽今天只解說一遍, 如果不認真聽的話, 你就自己找老師問去!”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31歲的陳女士是一位初中英語老師,

同時也是一位媽媽, “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 ”她說, 低年級的作業不多也不難, 大多口頭能夠完成。 這個時候, 家長可以和孩子扮演角色互換的遊戲, 讓孩子用學到的知識來“提問”家長, 一來可以增加趣味性, 再者可以讓孩子獲得肯定和自信。

親子教育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山海則認為, 陪讀也算是親子陪伴的一種,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習慣和成績固然重要, 不過親子陪伴的本質是增進親子間情感, 提升孩子交往的經驗。 他建議家長“少教多問, 少做多看。 ”也就是說逐漸淡化領導者的角色, 並由領導者向組織者、陪伴者過渡, 而最好的狀態則是協助者的角色。

專家:培養孩子獨立性

對於家庭作業變身“家長作業”的現象,

貴州民族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喻子涵則將這種教育視為是一種畸形教育。

他說, 孩子有自己的天性, 在發育成長過程中, 他有自己的獨立性和創新性, 同時也具有模仿性, 一旦家長過多干涉, 孩子就會一味的模仿大人的行為, 其獨立性和創新性無法得到發揮, 這肯定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另外, 對於老師向家長佈置“批改作業, 為孩子作業簽字”這樣一個任務, 這其實是混淆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作為家庭教育來講, 其核心主要是教育孩子做人, 而不應該是讓家長還承擔一項“批改作業”的任務, 這其實是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相反, 家長如果一味的幫孩子糾正錯題, 孩子獨立的學習思維也會慢慢被家長所謂的輔導方式所替代, 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利。喻子涵建議,在是否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其實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討論,或者以他感興趣的方式進行互動,而不是什麼事都要進行干預,代辦、包辦,只有慢慢的培養其獨立性和自覺性,這才能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利。喻子涵建議,在是否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其實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討論,或者以他感興趣的方式進行互動,而不是什麼事都要進行干預,代辦、包辦,只有慢慢的培養其獨立性和自覺性,這才能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