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漢人將領起兵反清,為什麼不得漢人支持呢?

1673年十一月底, 前明平西伯、甯遠總兵, 清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發佈討清檄文, 起兵反清, 拉開了長達八年的戰爭序幕。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吳三桂起兵的那些事兒。

1673年十一月底, 吳三桂在雲南發佈討清檄文, 起兵反清。 很多前明的遺老遺少都在, 他們對明朝記憶猶新, 懷有思念之情, 尤其是一些與明朝共命運的人, 懷念之情更深, 更強烈, 甚至心裡仍希望恢復明室。 一旦有機會, 這些人會毫不猶豫得參加到反清複明的鬥爭中去。 而普通的老百姓, 出於漢族的自尊心, 也不願意接受清朝的統治。

因此, 打出反清複明的旗號更有號召力, 符合人們的普遍願望。 這是吳三桂起兵的時代背景, 如果吳三桂能一直得到明朝士大夫的擁護, 一直打著複明的旗號, 占了大義上的優勢。 那麼他的孫子最後也許就不會在昆明自盡了!1673年, 吳三桂自號周王, 複明討清。 當時就有個儒生勸他應仍稱明朝平西伯, 宜應縞素待罪, 以告天下, 那麼, 忠臣義士誰不傾心於複明事業!而今義旗一舉, 便自視開國, 建立新朝, 這不是瓦解天下人之心嗎?這樣, 天下人看清你志向不在複明, 又有誰還能追隨你呢?1674年下半年, 吳三桂請原明朝少卿李長祥, 向他詢問天下方略。 李長祥說:”趕快改定大明名號, 以收攏人心, 立崇禎後裔, 以鼓舞忠義。 ”吳三桂把他的話向心腹方光琛和胡國柱徵求意見,
他們堅決反對, 說:"當年項羽立義帝為帝, 後來把他殺了, 反而動了天下之兵, 如今天下都在大王掌握之中, 以後又置崇禎之後於何地呢?"說來說去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一代王朝。 與其以後把崇禎後裔殺了成了篡逆者, 不如現在就不打明朝旗號, 立自己的名號, 這樣才名正言順。 吳三桂在這方面始終無確定性意見, 處於搖擺之中, 方、胡二人是他的重要智囊。 他們這麼一說,直接影響了吳三桂, 他也就無意更改名號, 李長祥一看吳三桂不為他的話所動, 感到心冷, 離開了吳三桂.。 吳三桂無意立明為正朔, 在明朝士大夫中起了非常惡劣的消極影響, 紛紛離他而去。 吳三桂雖然失去了明朝士大夫的支持,
但是軍事優勢仍在, 他如果趁各地起兵的有利形勢, 在清朝一片驚慌, 未做準備, 兵力未集時, 一鼓作氣打過長江, 北度黃河, 則可收全勝之局

吳三桂劇照

吳三桂起兵反清時, 身邊有三類人:死黨, 反清複明者, 牆頭草。 當戰局逐漸不利於吳三桂,

牆頭草最先背叛;稱帝后, 反清複明者恨死了吳三桂的背信棄義, 也不跟他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