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具武俠色彩的宋朝文人,夜入黑店殺賊放火還考中進士!

張詠, 字複之, 號叫乖崖。 山東鄄城人, 是北宋太宗、真宗時代的名臣, 官做到禮部尚書, 詩文都非常不錯, 是大宋朝文官中最具傳奇色彩人物, 不過由於同時代的名人太多了, 比如王安石、寇准等, 所以他的光環被這些大神所遮擋。 不過文官中論武藝他說第二, 沒人敢說第一, 而且張詠為官清廉, 仗義疏財、扶貧濟困、嫉惡如仇, 體察百姓疾苦, 懲貪官汙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是令萬民敬仰的一個人物。

他青年時代俠氣沖天, 學擊劍, 練得十八般武藝在身。 在他未中進士的時候, 曾經到湯陰縣遊歷, 結交湯陰縣令, 湯陰縣令賜給他不少絹帛金銀。 他馬上把這些金銀財物馱到驢背上, 帶上書僮, 趕上毛驢, 一起返回家鄉鄄城。 在臨行時, 有人勸告他們說:“這條路很不太平:“山高路遠, 水深林稠, 人煙稀少, 強人出沒, 特別是夜間住宿, 又有打劫客人的黑店, 所以遊客必須結伴而行。

孤身前往恐遭不測。 ”張詠說:“時已進入深秋, 家中二老雙親還沒備好過冬衣服, 怎好還在外逗留?”於是打好一把短劍, 帶在身上就上路了。 大約走了三十多裡途程, 天色漸晚, 主僕二人投到一家四處不靠的孤零零的一座小店。 店主只是一個老翁領兩個兒子, 見張詠主僕二人來十分高興, 又是獻茶, 又是打水, 異常殷勤好客, 晚餐過後, 父子密謀說:“今晚又是一樁好生意。 ”說者有心, 聽者有意, 原來張詠一路上一直保持高度的警覺, 所以就偷偷地聽了父子的談話。 於是就到外邊砍一根足有碗口粗的柳木棒子放到屋裡, 店老翁問他說:“砍這東西有啥用?”張詠回答說。 “明天起早趕路, 做防身用。

老翁也不介意, 當晚安歇下來。 剛過午夜, 老翁就爬起來, 吩咐他的大兒子叫張詠說:“雞叫了, 秀才該上路了。 ”張詠在屋裡也不作聲。 老翁大兒聽聽沒有動靜就來推門。 張詠事先做好了準備, 用椅子頂住左扇門, 又用右手推著右扇門。 翁子見叫了幾聲裡邊沒反應就三番五次地用勁猛推門扇,

張詠突然往後一躲, 那小子一閃跌進門來, 張詠急忙抽出劍來, 往老翁大兒的胸部猛刺一下, 結果了性命, 然後迅速將屍體拖到屋裡。

過了不一會兒, 老翁的二小子又來了, 張詠又如法泡制。 然後張詠拿著短劍進到老翁屋子, 只見這老東西正光著身子烤火搔癢呢, 張詠手起刀落, 老翁的腦袋砍掉在炕上。 店主父子三人全部死於非命。 這時張詠叫醒書僮, 牽驢出門上路。 走前一把火點著黑店, 只見火焰熊熊騰起, 主僕二人走了二十多裡, 天已大亮。 只聽後來的過客紛紛議論說:“剛才路過一家客店失火了, 全家都被燒光。 ”

張詠雖然豪氣沖天卻也是心細之人, 面對旅行路途的艱險, 自然環境的惡劣, 社會治安不好的險境毅然前往, 面對黑店惡賊臨危不懼, 斬殺賊人還放火燒了黑店, 放在現在最起碼是防衛過當, 擔個刑事責任的罪名是少不了的, 不過在宋朝人家張詠居然沒事。 當然前提他殺的是壞人, 而且當時還成為了一樁奇聞異事。 這還不算完, 張詠不久還中了進士, 然後步步高升,在朝堂繼續做為民除害,行俠仗義的功德。

然後步步高升,在朝堂繼續做為民除害,行俠仗義的功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